我眼中的建领城达:“重视感”与“挑战感”并存

作者 | 靳李玲

扫码分享

作者丨靳李玲(本文系投稿)


编者按

后起之秀,冉冉升起!作为上海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建领城达”)新晋实习律师代表,年轻的靳李玲加盟仅一年多,便以其扎实的法学功底、清晰的逻辑和表达,在参与的数起疑难复杂案件中作出显著贡献,赢得了同事的一致认可。


律新社观察到,在拥有良好机制的人才培养平台上,新人律师的业务水平不仅能得到极快的提高,更会让新人律师们重视团队协作,那么“如何选择平台”成为新人律师首先需要掌握的“技能”。本文是由靳李玲撰写的新人律师成长笔记,既有心得,也有反思。文中还总结了一些适用于新人律师的工作方法,以及面对一些常见问题时的对策,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青年律师有启发。


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靳李玲


这是一个

“重视感”与“挑战感”并存的平台


犹记得初到建领城达面试时,我问律所主任周吉高律师:“从年轻律师的培养角度而言,建领城达相比其他律所有何优势?”


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周吉高


周律师答:“在建领城达,初级律师不会因为资历欠缺而被轻视,反而有更多机会去承担重要的工作。只要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就能被委以重任,而不是刻板地按部就班。”他以一同面试我的李瑞升律师为例,“毕业后的李律师加入建领城达不到一年,就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而晋升为PPP业务部部长”,这句话让我立刻感受到,建领城达非常重视年轻人,且晋升机制也非常通畅灵活。


后来我发现,建领城达还大胆设置了诸多激励制度:优秀人才只需三年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对新律师不划块区分,有案子就可以全程参与;年轻人进所就可以直接从大案子、大业务中学习;奖金持续上涨……而在这一发展理念下,建领城达吸引、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北大、中政大、华政、复旦及外国大学知名法学院本科、硕士优秀毕业生的不断加盟,携手与建领城达共同发展。


在加入建领城达后,我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这种“重视”:


在工作内容方面,入职不到一周,周律师就带我一起会见客户、讨论重大案件,鼓励我多多发言;入职不到一个月,我便开始相对独立地撰写法律意见书;加入建领城达至今已有一年多,我已经参与了多个核心诉讼案件及非诉项目,主要工作均为核心工作:包括出具诉讼方案、准备起诉材料、撰写代理词、出具法律分析意见、会见客户以及接受客户日常咨询等。由此,我的实务能力迅速、有质量地不断提升。


除了深度参与实务工作外,建领城达也非常注重新人律师对专业知识的研习,并鼓励大家将知识转化为文章等成果进行输出。例如,近期最高院出台的《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建领城达便以新人律师为“主力军”,组织展开了专题研究:前期围绕相关问题,对各地高院的相关指导意见进行梳理归纳;然后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情况,对《解释二》中的条款进行解读,并对其中未明确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专题系列文章,进行发表刊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层次地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在建领城达提供的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步打造个人品牌。


在工作指导方面,由于新人律师都由主任或合伙人直接带教办案,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与他们直接接触。在建领城达,无论是主任、合伙人还是资深律师,都非常乐意向我们传授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办案技巧。在百般忙碌的工作中,他们通常还会抽空对我们的工作成果进行反馈,甚至对我们写的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这些对于新人律师的成长来说,难能可贵!正因为建领城达采用公司制管理模式,新人律师可以在多位前辈的指导下工作,从而体悟不同的办案风格,取各家之长。



当然,受重视也意味着面临更大的压力、承担更重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在源源不断的新任务中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化压力为动力,迎风浪而上,不让这种重视成为巨大的“负担”而将我们压垮,如此才能实现快速成长。




建领城达坚持以“个人发展驱动事务所发展”为理念,践行“专注、专业、拼搏、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其中“拼搏”是建领城达合伙人王敏、周吉高多年带领团队跑步、带领建领城达承办律界马拉松比赛后新增的核心价值观,我非常赞同这种精神,律师办案过程如同跑在马拉松赛道,必须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翻越困难并坚持下去,才能到达成功。


我的工作心得和反思


虽然建领城达刚过9周岁生日,但能成为建设工程法律服务领域的佼佼者是有迹可循的,在工作中我发现,众多难以解决、难以扭转,甚至几近败诉的争议案件,最终都能通过建领城达律师的专业服务而令客户获得满意的调解和裁判结果。主任周吉高律师更是被许多老客户誉为“疑难杂症的终极解决方案专家”。



虽然建领城达给予了新人律师很好的成长平台,但如果想要实现更有效率的成长,则取决于自身。影响成长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及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否则很可能会重复陷入某些“困境”,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或总是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在此,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适用于新人律师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1  紧扣工作目标,区分任务主次


在工作中,首先应当明确客户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从而紧扣工作目标展开工作。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时常提醒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对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帮助,避免偏离工作轨道。


制定工作目标后,根据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级,区分关键任务与次要任务,相应地进行时间分配,避免投入大量时间在次要任务上,导致偏离工作重心、事倍功半。


此前,我会“钻牛角尖”,过于专注于研究某个细节问题,未发现其对于整体问题解决没什么帮助,以致于所投入的时间与工作成果不成正比,使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上两点作为工作原则,改进工作方法,以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与客户的沟通效率,跟进反馈意见


在与客户进行案件接洽时,对于客户所提供的文件以及反映的情况,应当进行完整全面的梳理,再整理相关问题,开具补充文件清单,将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及所需补充文件一次性向客户反馈,尽量避免遗漏,以防止多次反复沟通。



在撰写分析方案或意见时,应将具有实际操作性、客户能够理解作为目标。因而,不能仅局限于分析问题或风险,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实际操作步骤。必要时,可以当面与客户进行风险交底,使客户更好地理解我们分析的内容,达到服务效果。


在出具意见或方案之后,应当及时向客户寻求反馈,了解客户是否落实了意见或方案,如果未落实,则进一步了解未落实的具体原因,进行总结、反思,累积服务经验。


 3  主动与上级律师沟通工作进度


如果某项工作费时较长,则最好定期地主动向上级律师汇报工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以便于上级律师更好地把控工作进度,或者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4  注重团队分工与协作


一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有限,在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或者遇到较为复杂的工作时,难以单独完成。俗话说得好:“独行者快,众行者远。”合理的团队协作能使各自专注于某一个任务,发挥所长,缩短任务完成时间,提高整体效率。


在此前的工作中,我更多习惯于“单干”,未重视团队分工、协作;同时,由于尚不能合理地安排分工,有时反而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结合工作任务分解、分级,逐步探索团队分工与协作的合理方式。


 5  调整心态,控制情绪


人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自主地放大任务难度,产生“畏难心理”,同时伴随着焦虑及浮躁情绪,这些情绪一旦产生,工作效率与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在此前的工作中,面对较为棘手的问题时,我也会被这些情绪所困扰。日后,我将尝试把首要的关注重点从工作难度上转移到问题解构、目标制定及寻求解决方案上,不断通过“心理暗示”,转变“情绪先导”的思维惯性。


成为优秀律师事务所

真正的“优秀”一员


转眼间,我加入建领城达已一年有余,建领城达明确的专业方向、良好的培养机制、通畅的晋升机制、平等友好的工作氛围以及无障碍的沟通方式等等,都无一不让我在短时间内就适应了角色,找到归属感。



2019年3月,建领城达律师事务所荣获“2015-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借这个契机,建领城达也提出了新的愿景——立志成为“全球建设工程领域顶级的精品所”,这让我充满斗志,也更明确了自己要成为真正“优秀”一员的坚定目标。



未来,我将继续怀揣热忱,在各位前辈及同事的指教下,在建领城达良好机制的支撑下,努力习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及技巧,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为实现建领城达的发展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