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初体验丨“海华杯”优秀作品展

作者 | 杨星晨

扫码分享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律新社、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主办,海华学院承办,赢火虫和威科集团支持的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共计收到符合投稿要求作品159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1篇,二等奖作品3篇,三等奖作品7篇,优秀奖作品15篇。


12月15日起,“律新V品”公众号将陆续刊出优秀作品。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等奖作品——《法官助理初体验》。


作者丨杨星晨


对于一个刚从学校迈入社会的新人来说,既怀念学校的快乐时光,尤其是有美景与“良人”陪伴的读书时光,同时又对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充满好奇,有些期待与彷徨。尽管之前有在法院实习的经历,但内心依旧有些不安,深怕自己输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于是,我开始间接进行“法律人物专访”。在这个新的旅程上,一方面,我会去积极迎接我的工作生活,耐心观察学习法官以及法官助理岗位的精髓,感悟我法官助理的新生活;另一方面,我会通过书籍、网页文章去了解其他法官或法官助理的工作体验,例如郭彦明学长编写的《法官日记》、《法律与生活》杂志上的推送等。同时,也想通过本篇的写作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观,也与将要或已经迈入法官职场的同行进行一次文字上的交流。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我将法官助理之初体验概括为三点来阐述:工作常态、强大心理、平衡生活。

01


工作常态


提及法官,有人认为它是神圣而值得敬畏的,它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也有人认为它是融入百姓生活中的,可以“断家务事”。对于法官助理,没有很多评论,而我认为,无论案件大小,法官助理都必须“时刻准备着”:前期准备梳理好“明天”法官要看的案卷、罗列“明天”团队的任务;中期时刻准备着从法官师傅那里学习工作经验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后期时刻记着反思总结,以便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作出更大的贡献,担当起新时代青年肩上的重任。所以对于法官助理的工作常态,可以归结为:忙、法、压。


说到“忙”,圈内的人通常认为,相对来说,法官应该是最忙碌的。对此,我并不否定,但同样,法官助理的工作也很忙碌,尤其是派出法庭的“老道”法官助理,貌似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每一个案件从最初的立案到最终的结案是一个完整的流程线,而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包括法官助理各个时期“时刻准备着”的任务。倘若法官助理的前期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影响法官后续办案的进度,法官助理后期工作没有做好,自己也不会有很大的成长与进步。可以说,法官的“忙”更多的是来自于结案率带来的压力,发挥着一个“团长”的作用。而法官助理的“忙”更多的像是一个“秘书”,起着相应的辅助作用——当法官忙于个案时,在没有其他紧急任务的前提下,会跟着法官“打下手”,同时也须默默学习,争取为这个团队承担起更多,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当法官有冲突的案件需要解决时,法官助理必须有能力去担起其中一个案件。除此之外,法官助理也会有调研文章,案例分析等任务;作为公务人员,也会融入服务百姓的其他岗位中,如疫情期间,配合地方卫检委做好某些小区的防疫工作。



同时法官助理的工作也要讲“法”。法官助理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到守法,处理案件做到依法,更重要的是注重方法。定纷止争不仅在于公正地结案,还须考虑尽可能的有人情味地化解矛盾,那就离不开调解。虽说这是一个“新人”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但这是法官助理身在其位必须学习的,并且也是需要参入其中的,需要跟着师傅去学习调解中的方法。说到调解,案件的难易也是相对的,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全看“缘分”,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些程式。尤其是对于具有亲情性质的家庭纠纷的案件,更要用心讲法儿。从法官师傅那里,我学到了一些“法儿”:一是要找到当事人的亮点,卓越之处,先去理解肯定当事人的一部分;二是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讲道理,阐述其做法的利弊。总之,要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之以法融入到整个交流过程当中。


当然,法官助理的工作更不开“学”。“活到老学到老”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经验。首先是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规定本就处于不断完善中,需要我们法律人不断地关注法律动态,不断地学习,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其次是经验的学习与变通,学习办案的经验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一个案件不仅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做调解,而且要与其他干预案件的“第三人”进行沟通,让案件能够尽可能的公正。变通是指要学会创新,习总书记曾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法官助理在学习办案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特征、不同背景而创新探索办案方式,以在最大范围内保护双方当事人以及整个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最后是要向当事人的经历学习,案件的办理过程可以看作是间接经历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明白了其背后的弊处,我们要从案件中积累生活的教训,并尽可能告诉身边的人,在根源上减少纠纷的发生。如家庭纠纷案中,让我们明白父母的不易与初心;彩礼案中,让我们知晓法律会与中国某些传统思想发生碰撞,需要加强此方面的普法力度,让我们总结出“谈恋爱就像打麻将,不认真没有乐趣,太认真伤心伤身伤财”;调解案中,让我们再次感悟“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真理。

02


强大心理


时代的快速发展,疫情的突袭,无形中将我们推向内卷时代,压力常伴。法官的工作压力通常来自于“办案指标”——每月每年度的结案率、调解率;“终身负责制”——案件可能面临着上诉、再审,当事人信访、自媒体随意夸大等;“领导督办”。而法官助理的压力可来自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理去迎接、去挑战。



来自过去的压力。过去的经历、与生俱来的性格无形中给我们某类人贴下了一些标签,如内向,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我们固有的意识,不爱交际。而交际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因为重要所以害怕“败”在此处,因而感受到压力。的确,不只律师需要有一张“巧舌如簧”的嘴,法官助理的工作也需要合法、合情、合理地输出。面对此压力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内向性格并不能在交际上被否定,此类性格并不代表你不爱说话,而是说话谨慎稳重、不随便乱说话(此处也没有否定其他性格之意,而是明确剖析解释各有各的好)。其实,在我们过去的经历中,“不爱说话”最开始通常是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也是我们很在意的看法,从而渐渐地造成了我们的自卑。但我们需要过自己的人生,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阿德勒的观点:“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而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做的是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同样,我也从阿德勒学说中明白,现在并不是由过去所决定的。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不爱说话”,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我们只是害怕面对而找了个借口罢了。所以,我们要有强大的心理去面对过去,因为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来自现在的压力。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忙”,忙中一定带有“压力”的味道。就拿案件本身来说,判决书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就会带来很多“麻烦”。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法官的“终身责任制”,但我们不能否认法官助理也会参入其中,尤其是在有能力完成判决文书初稿的阶段,如裁判文书日期的失误。再比如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案件,对文书中“接济亲友”四个字解释不清,经再审驳回、抗诉判决来回总计六次,人民法院的最后判决结果虽说没有错,但因对一词的说理不清,导致当事人都有所不服,认为受到了冤屈,让亲情走向冰冷状态。所以说,判决书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微不足道的证据,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支点,不能不慎重。另外是职位上的压力,“熬上几年”何时才能“熬出头”,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也许是金钱或是权势的诱惑,也许是来自他人或自己内心深处的压力,但我认为这是上进心的表现,正所谓“不想当班长的兵不是好兵”。所以,无论是案卷本身还是职位变动带来的压力,都需要化压力为蜕变,都需要我们在不倦的生活中不内卷,平凡的人生不躺平,相信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有毅力做到韬光养晦。正如鲁迅所言:“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来自未来的压力。未来的某一天,之前的法官助理也成为了一名法官,肩上也会背着法官的重担,就会有上文中所提到的法官压力。此外,还有未来的束缚,让我们不敢前行,生怕犯错,或是习惯了之前有法官师傅兜底,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其实,我们在法律允许、单位规则范围之内行事则可。因为,根本没有满分的人,人也不可能毫无缺点,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需要做的是自我接纳,接纳自己被给予的、无法改变的,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而不是自我肯定,深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拿到人生的满分,倘若如此,每跌倒一次就会更加忌惮未来带来的压力。当然,面对司法智能化的未来,面对我们人工司法难以企及其精度与密度的压力,我们也需要强大的心理,有与之面对的勇气。


总之,无论面对何种压力、何种突发事件,都需要我们拥有强大的心理。心理的强大不仅在于承受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当然,平凡并不等于无能,也不是活在“在路上”,而是有活在“此时此刻”的勇气。



03


平衡生活


除了工作,我们还有生活,还有自己的家庭,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因为忙于工作,所以无暇顾及家庭”,这通常是一个事业型的人的说辞。我曾了解到有这样一名法官,法官的工作方式无形中让她形成了一种习惯,同时也让她的孩子在小学就学会了独立,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晚间的办公室里,法官在写判决书,孩子一人在写作业。我佩服这位法官的兢兢业业、对职业的敬畏与尽责,但同时也对孩子有些心疼。孩子晚饭吃得好吗?今天孩子的学校生活过得好吗?是否发生哪些愉快和不高兴的事情?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去关心一下?这位法官也许也做到了,我没有深入了解,但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应当做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上文提到的法官、法官助理工作的“忙”是无法逃避的,但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则是错误的。用阿德勒的观点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敢正视人生课题的生活方式。“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都是“工作”,只考虑事业型的工作,那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此外,“家是最小国”,倘若我们都不能平衡工作与家庭,无法为家人做好榜样,无法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氛围,无法“齐家”,又何谈调解社会公众的纠纷,何谈事业上的“治国平天下”?当然,这里的平衡不是说在时间上的让步,而是不要以工作忙作为反驳家人埋怨的理由,而应发去瞬间的问候,如在我们的用餐时间,让家人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关爱,赢得他们的理解。


另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面对此等工作强度,尽力尽责之外,要注意身体健康,养成热爱运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多想办法,改变思路,培养积极健康的高雅情趣,品悟进退、陶冶身心。


此刻,我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我的新征程,去迎接我“此时此刻”的法官助理身份。在这无数个“此时此刻”中,我,一名法官助理,在负责、勇敢、睿智之外,不仅要提高工作技能,扎实理论基础,提高纠纷化解能力,沉住气,静下心,多些思考,少些废话;还要有强大心理,有足够的勇气去活在“此时此刻”,“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更要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养自身正气,获得幸福生活。

END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