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风雨同舟
张鹏峰主任在中夏全所复工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中夏同仁: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影响巨大而深远。
上海自开埠以来,首次出现全城静默,长达两月之久。“一马之奔,无一毛而不动;一舟之覆,无一物而不沉。”两千多万市民,包括你我他,均被围囿于城,足不出户。起初,我和大家一样,以为如此状态不过10余天尔尔,于是闲庭信步,安享“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但数日后,感染者数与日俱增,由百而千,由千而万,我顿感不妙,心情不禁有些沉重起来。于是改变应对方法,每日按时起床,然后正襟危坐,一方面“为稻粱谋”——为亲朋好友裹腹而谋划,另一方面“为法治计”——为党委政府依法抗疫而履行法律顾问职责。
长时间的居家封控,于我而言,虽然艰难,却又达观和充实。历经两个多月甚至两年多来的魔幻般灾难,真有一些“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的顿悟。
如今,大雨滂沱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但天空依然晴雨不定,即便今日复工,这座城市仍然细雨绵绵,大家今天依然掩口遮鼻。我们明白,疫情之影响,不仅仅只是禁足的那两个多月,还有后疫情时期的动态防控,更有艰难的恢复重建。面对于斯,于我个人来说,并不忧心自身。所忧心的,是对律师这个行业,尤其我们中夏的80多位同事。
行业之艰难,多个层面皆有显现。首先,从上海整体经济恢复来看,前车可鉴如武汉。当初武汉和今日上海的全域封控时间都是两个月有余,但武汉直到2021年,经济才从最初的疫情和随后两个多月的封城所造成的损害中恢复过来,因此上海恢复如初,恐怕也需要相同时间。其次,从产业领域来看,律师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范畴,而上海已公布的经济复苏计划和支持政策,实际上主要偏重于企业和经济的生产侧,重心仍放在恢复生产和供应链上。因此,对于律师行业而言,复苏形势将更加严峻,想要恢复到今年三月以前的状态,乐观估计,至少要到明年。最后,对于律师个体而言,扛过了两个多月奥密克戎的全面袭击和久在樊笼的自由受限,每个人又必然面临新的巨大困难——艰难的自身恢复重建工作。其中,恢复重建难度最大的,必然是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律师们。
我们该怎么办?
卢梭曾说: “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的确,人生前行,经常会面临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中。回想两年前新冠疫情首次爆发,迅速从武汉席卷我中华大地,前路尚不可测之下,上海就有首批136名医护人员毅然援助武汉,英勇“逆行者”的背影,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夏人。我们中夏在几天内便集资捐款136万元,第一时间转入了这些陌生勇敢者的账户。是的,万物皆有裂痕,但那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那次捐资,我个人捐了100万元。今天,疫情再次袭击上海,我们中夏自己尤其是青年律师遭遇了困境,我这个主任当然不能做灯下黑,不能只看到远方的洪水,而忽视了身边的风雨飘摇。
今天的复工大会上,事务所公布了针对本次疫情的扶持政策,所里将给每位事业刚起步的青年律师减免2000元的费用。另外,虽然我所已“走向共和”,但内心召唤仍然促使我个人推出了三项帮扶政策:
(一)出资30万元设立“中夏青年律师帮扶基金”,给每位事业刚起步的独立青年律师现金补助1万元; (二)再出资10万元设立“中夏关爱基金”,并使用该项基金给所里老律师和行政后勤人员每人补助5000元; (三)事务所4月份和5月份的30余万元房租,全部由我个人承担,并最终让全体中夏人都能够分享到。
虽然说扶持力度并不算小,但我清楚,这些扶持仍然不能完全纾困,只能解一些燃眉之急,缓一下急难之事吧。
这里,我想说的是,本次我个人解囊纾困,并不是因为自己上半年的创收有多好,事实上我今年前五个月的创收,处于赤字状态,也就仅能支付团队助理的工资,就连合作律师的分配,也尚没有着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扶持,除了有同事们调侃的“地主家尚有些余粮”的因素外,主要还是有着与中夏难以割舍的情义,也与这次疫情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个感悟相关:有时候,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就让我们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吧。
本次大会之前,管委会主任华琪让我给大家提一些要求,我想这次发言的主题既然是“守望相助 风雨同舟”,那么这个主题内容应该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最好不要去强求别人做什么,但却很有必要做一些倡导。我注意到,助理群体虽然是我们中夏的有机组成部分,却是本次扶持政策阳光所没有普照到的地方。原因在于,助理们依理应归各合伙人自己来照顾。我们都希望在大雨滂沱的时候,能够让每个中夏人都能躲进中夏的大屋檐之下,既然因体制原因他们只能躲在各合伙人的雨伞之下,那就请各合伙人在雨中照顾好他们。如果雨伞太小,就让我们合伙人多淋一些雨,毕竟,我们合伙人的体魄更能经风雨一些。具体如我,今年我的8位助理待遇将不低于去年。我想说的是,世界那么大,能遇见就是缘分,善待我们身边遇见的每一个人,也许下辈子不一定再能遇见。
哲人曾吟诵: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如今,面对疫情这一“痛吻”,我们恰要“报之以歌”,以达观的心态面对之,以必胜的信念战胜之。或者,于律师而言,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重大疑难案件去办理,那样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一句话,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同时,每个中夏人都要坚定信心,要明白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会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这,就是我对前面“我们该怎么办?”这一问题的回答。
今天的复工大会,恰逢“芒种”节气。“芒种”也称“忙种”,民间就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意思是说这个时节已是较晚的播种期,必须抢时播种,再晚一点播种就没有用了。我想在今天这个节气来开复工大会,冥冥之中也算是一种巧合吧。我也坚信,当这场大雨过后,我们回首向来就会发现,那萧瑟之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与全体中夏人共勉!
2022年6月6日
张鹏峰 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全国律协宪法和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上海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东方大律师,全国优秀律师,全国优秀法律顾问,上海市领军人才,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