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诚”二字是上海市理诚律师事务所全所上下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坚持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的精神支撑。多年来,上海市理诚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理诚所)始终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外向型”的办所方针,诉讼和执行成为其王牌业务,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理诚所党支部还曾获评上海市“两新”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日前,理诚所迎来乔迁之喜。从虹口区黄浦路99号上海滩国际大厦15楼搬至6楼,理诚所的办公室装修一新,承载着梦想和全新发展理念的理诚所开启了新征程。
辞旧迎新之际,理诚所召开“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律所发展与定位”研讨会,与会嘉宾们坐在温馨宽敞的会议室,欣赏着黄浦江的美景,共话理诚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理诚所今后的发展描绘蓝图。走进理诚所新址,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前台接待区、简洁温馨的会客区、完备的党建活动室、可容纳近六十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在办公区域一隅还修建了自助型吧台,提供咖啡和茶水,为律所员工制造出家一般温馨的体验……所有这些都让来宾们眼前一亮。律新社注意到,作为一家规范化的律所,在总体布置上,理诚所将办公区域、客户接待区域和会议区域等分隔开来,互不干扰。

“由于原来的办公场所经过吸收合并他所后,已无法满足律所新的发展需求,我们合伙人经商讨后,决定对办公室进行‘升级’搬移,实现焕然一新的面貌。”理诚所主任李慈玲,副主任、管理合伙人李镔和管理合伙人汤红兵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介绍了理诚所的发展史和搬迁史。2000年5月理诚所成立最初从柏树大厦的两三间办公室,到之后迁移到上海滩国际大厦3楼、15楼,再到现在的6楼,历经数次搬迁,也印证了理诚所从初创、发展到再上新台阶的三个阶段。
从选址到装修,李慈玲主任和多位创始合伙人以及行政主管事无巨细,全程参与,体现了理诚所管理层为律师打造更坚实的发展平台的决心。办公条件的改善提升了工作舒适度,使律师更有归属感,能心无旁骛地在专业化道路上深耕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法律服务。
好的办公场所有利于招待客户,吸引更多的优秀合伙人和律师加盟。搬迁后,理诚所新办公室面积比原来翻了两倍多,员工人数增多,租金、硬件、软件和管理费等支出均有大幅增加,但创始合伙人表示,其他律师的原有收入不会因此受到丝毫影响,这样大大减轻了年轻律师的思想压力和经济压力。
理诚所稳健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哪里?在理诚所日前召开的“律所发展与定位”研讨会上,已经担任党支部书记10年的理诚所合伙人罗文瑩律师介绍,2016年理诚所党支部荣获上海市“两新”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当时上海只有两家律所获评,理诚所就是其中一家。回忆起理诚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罗文瑩律师深有感触:“理诚所最大的特点是讲正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动力。对于布置的工作,律师们总能畅通无阻地落实下去,并结合专业回馈社会。”
律所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在理诚所合伙人、党支部副书记葛文昱律师看来,“天时”即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地利”为上海滩国际大厦的繁华地段优势,“人和”则为团队的高效协作。“办公场地和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律师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有助于律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
理诚所合伙人周蕾蕾代表青年律师表态,青年律师要树立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匠心意识,虚心向前辈、同行请教,并在日常工作中端正态度,增强职业道德修养,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
胡娟萍等青年律师对律所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们表示,创始合伙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青年律师更加努力地开拓进取。2020年,律所发展会更上一层楼,也会吸引更多优秀律师加盟,理诚所会越办越好。
律新社了解到,近20年来,理诚所始终坚持走规范化、专业化、团队化发展道路,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维护正义,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法律圈流传着一句话:律师业务是皇冠,而诉讼业务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些年来,理诚所在诉讼和执行业务领域持续深耕,拥有房地产建设、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等12个法律服务团队和业务研究委员会,将诉讼和执行打造成理诚所的两项王牌业务。
对此,在理诚所工作10余年的原理诚所律师夏海波很有发言权。“理诚所有近20年的专业积累,在诉讼、执行业务等方面有强大的优势,合伙人均是办理诉讼、执行案件的能手,在案件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齐头并进。”

在案件处理上,理诚所坚持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团队工作模式,根据案情需要随时调集,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律师组成专门工作小组,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对案情复杂的案件指派多名律师组成团队参加代理,由律师团队共同分析案情,制定预案,群策群力,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打造更大的律师服务平台,理诚所先后于2016年、2018年吸收合并了上海市一之律师事务所、上海伟聚律师事务所,推进了理诚所的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之路。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律师个人水平提升上,理诚所注重律师的知识学习和更新,扎实掌握法律服务本领,每月组织法律业务学习活动,由管理合伙人、合伙人分别主讲办案经验、思路,学习当下最新的法律和政策法规。
理诚所副主任、管理合伙人李镔介绍,对待疑难案件,理诚所律师有一股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理诚所专门设立了疑难复杂诉讼和执行案件法律服务团队,律师们凭籍着对法律法规的认真研读、办案技巧和丰富的办案经验,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令理诚所引以自豪的是,把原本一审、二审均已败诉且已被执行的案件通过再审程序赢得了胜诉,执行又回转。类似二审被改判或发回重审的案件在理诚所还真不少。另外,在执行案件方面,理诚所的表现也赢得了当事人的交口称赞。原本无望执行的案件,通过理诚所律师的努力,多次力挽狂澜。然而,理诚所并不止步于此,其他业务坚持与时俱进,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和创新。研讨会上,执业十多年的理诚所合伙人陈荣律师用“传承”“开拓”“发展”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理诚所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创造机遇,迎接挑战。他坦言,从最初上海大热的房地产业务,到现在的金融、环保新能源、资本市场等业务,理诚所合伙人团队一直深耕,并在新兴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为更好地为外资企业和外籍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理诚所组织团队在投资、贸易等领域参与中外客户的商务谈判,并引进在涉外案件领域拥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涉外律师和外籍顾问,为外籍人士全程提供英语、日语、韩语服务。如宋征宇律师现担任日本M3C株式会社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全益(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顾问兼职监事;韩海燕律师曾供职于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了解企业实务运作,具有丰富的民商法律业务处理经验,可提供日韩文服务。
“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是客户对理诚所的印象。凭借着雄厚的专业实力、优秀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口碑,理诚所成为政府单位、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等多家法律服务专业机构库的入库机构和法律顾问单位,这其中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银行、上海烟草集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虹口区人民政府、虹口区国资委和虹口区工会等。司法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范围的律师事务所中,律师10人以下的律所1.9万多家,占62.37%;律师30人(含)至50人的律所1200多家,占4.16%;律师100人(含)以上的律所260多家,占0.88%。从人数来看,目前理诚所处于中型所行列。很多中型所面临着总体规模小、缺乏对青年才俊的吸引力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在李慈玲主任看来,青年律师是律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青年律师强则律所强,律所“后继有人”才能成就“百年老店”。“没有辛勤的付出、刻苦的钻研、认真的揣摩,青年律师就无法实现自我发展。相应地,律所要不断拓展律师队伍,抓好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高素质律师队伍,提高律师业务水准。”
广纳天下英才,理诚所凝聚了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优良职业操守、丰富执业经验和精深法律背景知识的优秀青年骨干律师队伍。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上海律协第十一届业务研究委员会换届名单中,理诚所李镔、王海虹、葛文昱、焦玉同、杨维一、曹世伟律师等入选各业务研究委员会。原理诚所律师刘雨修和夏海波“回娘家” 与理诚所同仁共话律所发展大计律新社了解到,理诚所非常重视经验的传承,延长合伙人带教时间,规定青年律师最长3年后方可在合伙人关心下独立办案。期间,青年律师和律师助理可参与到案件代理的全过程,为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创始合伙人无私让渡自己的利益,将自己手头的案源交给青年律师,让他们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律所开展定期的培训活动,创始合伙人定期与青年律师深入交流、相互学习,从接待当事人到阅卷,从写辩护词到庭审发问,发挥传帮带作用,帮扶青年律师成长;创始合伙人也鼓励青年律师积极投身于律所建设,为律所建言献策,让青年律师“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眼前有前途”,和律所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优秀的律师和优质的平台一定是相互吸引的。越来越多的青年律师选择理诚所,是因为理诚所的环境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广阔的上升空间。”原理诚所律师刘雨修虽然离开了理诚,但一直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会上,他寄语青年律师要在锻炼、磨砺中成长,实现个人发展和律所发展的双赢。
理诚所名字的取意于“言之高下在于理,行之真伪观其诚”。评价一个人言论的好与不好,不在于声音高低而在于说的是否有理(道理、情理、法理),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真是假看其是否真诚。“理”“诚”二字浸透在理诚所全员的心中,这不仅体现在服务客户上,也体现在律所同事之间的相处之中,包括李慈玲主任在内的5位创始合伙人更是率先垂范。
理诚所成立之初,3位合伙人因共同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从原国办律师事务所走出来聚在一起,没多久,两位新合伙人加入。多年来,5位创始合伙人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也从未离开,他们以团队合作的精神,形成整体合力和强大的向心力,为律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创始合伙人的倡议下,律所定期组织沙龙、冷餐会、聚餐和团建活动,还会集合律师们一起包馄饨、水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拉近距离,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律所大家庭的温暖。文化是组织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采访中,理诚所的律师纷纷反映,志同道合、文化一致是律所团结一致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理诚所的执业律师们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包含日本籍顾问和朝鲜族律师,虽然他们接受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但在理诚所这个大家庭中,所有员工都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实现资源、知识的共享。

理诚所党支部副书记王海虹在研讨会上动情地说:“加入理诚所就像融入了一个大家庭,同事之间真诚相待,配合默契,彼此互为良师益友,齐头并进、协同发展,这份温暖会让人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对此,曹世伟律师深有体会。2012年夏天,他进入理诚所,并于次月喜添千金。律所管理层得知这一消息后,冒着酷暑集体前往曹世伟松江的家中看望慰问,这份沉甸甸的关爱也激励着曹世伟在工作上更加精进。
在“家文化”的熏陶下,理诚所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将服务社会、公益为民放在重要的位置,秉持以“法律业务专长回馈社会”的优良传统,不但做好手头的专业,还勇于挑起肩上的担子。在理诚所律师的坚守下,“律师”不仅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更是一份让人尊重的职业。
李慈玲主任兼任虹口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多年,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带动和帮助更多女性企业家投身到虹口经济建设中;康勇律师受聘为司法部首批法律援助案件(刑事)质量评估律师,并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王海虹律师牵头虹口区女律联参与妇女维权专项法律服务,并带动律所其他女律师投入到相关工作中,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越来越多的理诚所律师为社会发展贡献出专业力量。
理诚所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理诚所律师经常会在节假曰进行公益咨询、普法宣传活动,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水准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理诚所在历次值班活动中均要求值班律师做好咨询记录工作,总结出涉及较多的业务领域,对典型法律问题进行汇总。
从2018年起的每周六、周日的早晨,理诚所律师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播990”节目中担任嘉宾,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一同关注民生,探讨社会治理热点及案例,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虹口区总工会党组书记袁忠民将理诚所的“不忘初心”解读为做好本职工作、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虹口区妇联挂职副主席黄晓怡、虹口区司法局副局长胡晓红皆对理诚所为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理诚所在新的一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从左至右为:虹口区总工会党组书记袁忠民、虹口区司法局副局长胡晓红、虹口区妇联挂职副主席黄晓怡
研讨会前,虹口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高香,虹口区司法局局长王浩、副局长胡晓红专程来到理诚所,对理诚所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激励理诚所全体同仁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新环境,新起点,新征程!带着梦想与执着,理诚所将不断通过自身的壮大、提高、示范和引领,未来和更多律所实现强强联合,朝大型律所行列迈进。在全体理诚人的共同努力下,理诚所的征程已再次扬帆启航,也必将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Jessica | 版面编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