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中国律师:从“投资巨星”看法律行业的“湿雪与长坡”丨律新观察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作者丨李德胜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当中国律师置身于世界投资视角思考时,会有怎样的启示?


2025年5月3日,闻名于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次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盛大召开。这也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身份参加并主持的股东大会。这位94岁高龄的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全程参与了长达5小时的股东大会,并回答了“巴迷”代表的现场提问,给全世界留下了穿越周期的全球投资智慧。


现场数万观众中,有两位特别的与会者——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楠律师上海保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润青律师,他们通过盛景网联、盛景嘉成联合律新社组织的“2025美国人工智能巴菲特股东大会之旅”的活动来到这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相关链接:听巴菲特谈人工智能趋势!律新社友美国8天行早鸟特惠券丨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大福利


5月14日,刚回国不久的两位律师对律新社表示,巴菲特老人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至今仍在胸腔回荡,每每想到股东大会上94岁高龄老人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场景,一种前所未有的职业使命感在心底升腾——真正的专业精神不是抵达某个终点,而是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


巴菲特对中国律师业发展还有哪些启示?律新社与两位律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如何聚焦在“能力圈”内持续发力的“长期主义”?



▾ 点击查看视频 
律新V品,赞12



回顾如何进入巴菲特之旅,杨楠董润青很庆幸在律新社2025年品牌盛典上听到了盛景网联高级合伙人兼AIC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器创始合伙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软件企业eFuture富基控股创始人颜艳春的关于AI的演讲,由此参与了随后启动的美国之行(相关链接:颜艳春:DeepSeek大模型下凡时刻 AI智能体革命丨律新社2025品牌盛典经典演讲



八天的行程中他们先后参观了硅谷创新策源地斯坦福大学亲历Y Combinator造梦工厂探访NVIDIA全球算力中枢深入Google未来实验室亲身感受了美国AI创新前沿,直至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在所见所闻中深刻体会到了行业变革对时代发展的催化。


当巴菲特的“长期主义”哲学穿透金融市场的迷雾,投射于现代法律服务业版图时,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与律师行业的进化轨迹形成共振。

杨 楠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楠是一位涉及公司、金融、刑事民事以及知识产权等多个业务领域的资深律师(相关链接对话杨楠:法律力量,既在法条的字里行间,更在守护人间烟火的温度里丨律新社2024年度标杆案例获奖律师,她认为律师职业的关键,是每一次风险预警、每一份法律服务方案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也自己的信用添砖加瓦就像巴菲特用60投资管理实践守护伯克希尔声誉一样,法律人也要用毕生心血构筑自己的信用长城。当律师客户提供法律解决方案时,本质上是在构建三重价值护城河——既要确保经营符合赚该赚的钱的合规底线,又要通过专业预判帮助客户避开路径偏差的战略风险,更重要的是以持续学习构筑差异化的法律服务能力。律师是终身学习的职业以持续精进的法律智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学习中自我成长,助力客户健康发展


董润青

上海保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当一位九旬老人依然保持着对商业本质的敏锐洞察,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边界。上海保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润青是一位劳动法领域的资深律师巴菲特的能力圈理论及其展现出的专业品质让他印象深刻,专业人士不仅要深耕能力圈,更要持续拓展它的边界,让专业服务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相关链接:对话董润青:“不变中求变”,充分竞争时代专业精品所的优势秘籍丨精品劳动法律师


在谈到服务模式创新董润青提出对行业发展的思考:中国强则律师强,中国富则律师富巴菲特成就于美国经济黄金期的启示在于,律师行业的繁荣本质上是国家竞争力的投影。当中国企业家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疆拓土时,法律服务市场必将涌现结构性机遇。中国律师应建立“与国运共生”的战略思维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ESG标准重构商业伦理的新周期里,劳动法务的合规体系、跨境投资的规则衔接、科技伦理的法律框架等领域,都将成为孕育法律价值投资的新沃土。


▴ 图为杨楠与董润青的合影图片


从服务模式升维角度,长期主义在律师行业具象化为穿透商业周期的陪伴式服务,即在企业合规筑基、跨境布局、数据资产沉淀等战略节点构筑全生命周期护航体系,这与巴菲特持守伟大企业的投资纪律形成镜像。


巴菲特在别人恐惧时贪婪逆向思维对律师行业转型也颇有启发。面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中国律师业需要建立穿越周期的能力,既要在专业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能力圈,也要通过组织革新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反脆弱性正如伯克希尔通过多元布局平滑经济周期影响中国律所的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战略,本质上是在构建法律服务生态的投资组合





当全球法律科技投资突破千亿美元规模,中国律师行业正站在AI赋能与专业坚守的十字路口,而巴菲特的能力圈理论与确定性投资哲学,恰好为这场转型提供借鉴巴菲特对科技产业的态度转变极具启示意义——“只投资自己懂的行业和公司,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是价值投资的一部分


巴菲特老先生AI技术风险的审慎态度,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杨楠表示,巴菲特老先生AI技术产业从观望到接纳的认知演进,恰似律师行业拥抱AI的必经之路AI或可实现类案检索、文书生成等标准化工作,但在短期内很难替代专业律师的核心价值无论是诉讼策略制定还是非诉交易架构,可以参考AI生成的结果,但律师仍应通过对每个案件基础证据材料的分析,整体理解对个案统筹把握找到解决方案。她特别强调,实务中解决法律问题,非单纯的数据输出对个案的细致分析及判断,是融合法理、商业逻辑和人文考量作出综合决策客户诉求的共情式理解法律及商业关系的专业认知、案件策略的创造性构思才是专业法律服务的核心价值律师应当尽可能去创造AI难以替代的价值特性 


▴ 图为杨楠拍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次股东大会现场照片


——从产业变革视角进行推演:巴菲特等待击球区的投资纪律,映射出法律科技应采用积极观察+选择性投入策略。长期关注法律科技的董润青表示,保华已建立HRLC数据库专业版、HRLC计算器、HRLC法律文书库、安雇宝小助手等数智化设施,持续推动律所数智化建设。从法律生态发展视角出发,董润青认为AI赋能法律服务具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推动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创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科技企业跨界渗透,促使传统法律服务边界不断拓展,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将更加多元,如何在开放生态中保持专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律所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命题。


两位律师的共识在于:法律服务的护城河”将因AI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产生更多维度的发展和变化正如伯克希尔通过控股精密铸件公司布局航空产业链,前瞻性布局法律科技或将成为律所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中获得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但永远不变的是巴菲特式的核心准则:技术应服务于长期价值,而不是追逐热点这一根本目的,正是中国律师业在数智化浪潮中保持定力的压舱石。




当伯克希尔通过重仓日本五大商社完成亚洲战略卡位,其背后折射的全球化方法论,正为中国律所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在一带一路项目投资总额突破万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法律服务机构如何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 图为杨楠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次股东大会现场照片


国际化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基于本土企业出海需求的精准服务能力建设。杨楠从实务角度指出,本质上,中国律所的国际化是跟随服务的必然选择。她以跨国企业来华投资首选本国律师为例,强调中国律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我国出海企业护航。中国律师的优势在于既懂中国企业的商业逻辑,又能快速理解投资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真正的机会在于服务中国制造的全球化,而非与海外律所硬碰硬。这一观点同样呼应了巴菲特思维理念——评估自身在产业中的整体竞争能力,寻找加固护城河的战略支撑点,构建结构性的战略优势。


▴ 图为董润青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60次股东大会现场照


巴菲特投资日本商社的本质,是借助本土强者拓展能力圈边界董润青从地缘经济视角解读,认为巴菲特押注日本商社实则是看好亚洲稳定性的代理人策略亚洲的繁荣离不开中国这一稳定器,中国律所的国际化与一带一路企业的全球化天然共生。中国律所可以借鉴伯克希尔的投资智慧,通过布局海外分支机构或联盟网络,成为连接中国企业与国际规则的关键枢纽,正如五大商社为伯克希尔撬动亚洲市场的作用。


两位律师都认为,中国律所的国际化绝非简单的地理扩张,而是将巴菲特的长期主义本土化智慧融入法律服务——以中国企业出海为支点,在专业深耕与跨文化适配中寻找增长极。正如伯克希尔通过代理人策略降低跨境风险,中国律所亦需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服务中国的初心,同时以开放姿态拥抱属地化协作,方能成就新时代的法律护航者




真正的专业价值,永远来自对能力圈的清晰认知与持续深耕。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为法律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思考维度——其历经半个世纪市场考验的职业智慧,恰与法律服务专业化、长期化的本质深度契合。在对话的尾声,两位律师用最凝练的语言,分享他们从巴菲特传奇生涯中汲取的心得体会



选择对的人,做对的事,持之以恒地精雕细琢,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轻易涉足陌生疆界。巴菲特与优秀的人为伍的用人哲学,更揭示了法律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专业深度的赛道上持续积累。


能力圈与滚雪球——专注你熟悉的领域,雪球会越滚越大;而超出认知范围的钱,终究不属于你。巴菲特湿雪与长坡经典理论,对正处在时代转型期的律师业也颇有借鉴意味。两位律师都为能够参加本次股东大会,亲自见到巴菲特先生倍感荣幸与鼓舞。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