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蒸发6.6万亿美元?关税战下中国大所支招出海七大风控热点丨律新观察

作者 | zoe

扫码分享

图片
作者丨zoe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关税之战来袭,律师如何备战?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华实施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20%关税等措施,部分中国出口至美国商品综合税率最高可达79%,后续甚至将对华关税进一步提高至125%。对此,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而非直接加征125%关税,同时对部分美企采取暂停输华资质等措施及实施稀土出口管制等。在中国公布反制措施后,美股全线下跌,美国股市市值两日蒸发约6.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06万亿元。1


如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全球贸易规则迎来新一轮洗牌。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关税博弈,不仅冲击企业供应链,更将法律行业推向合规服务的前沿,即从国际贸易法冲突到跨境合规风险,从企业应对策略到政策趋势预判,律师的专业价值也随之在此轮变局中凸显。


近期,律新社研究中心通过对30家规模所的应对策略和律师前沿动态进行整合分析,涉外服务研究围绕“政策解读—风险评估—业务调整—客户维护”全流程建立应对框架,“对等关税”背景下合同履行、海关合规、数据跨境、知识产权、贸易救济、出口管制及供应链中断等七类主要风险最受关注。




图片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来解决其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并试图以此重塑国际贸易规则。根据“对等关税”政策,美国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额外的“对等关税”额外关税的计算方式是将该国与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再乘以一定系数得出。根据美国按“贸易逆差÷该国对美出口额×调节系数”计算附加税,例如中国对美出口2万亿美元时,若美认定逆差6800亿,附加税率即6800亿÷2万亿×1.0=34%也即叠加后的综合关税税率最高可达34%这也意味着中国商品进入美国时,每1美元货值需额外缴纳34美分关税,叠加原10%基础税后,实际到岸成本则飙升至44%。


图片


对等关税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单边主义行径,以所谓的“公平与对等”为借口,试图通过关税手段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特朗普政府声称美国的贸易逆差源于其他国家对美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及设置非关税壁垒,而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相对较低,最终导致贸易不平衡。可见,对等关税目标借助关税杠杆保护美国工人与制造商的利益同时通过减少贸易逆差,重振美国经济。


然而,从国际法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面临诸多挑战。“对等关税”不仅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惠国待遇原则2额外关税更是超出了其在WTO框架下承诺的税率水平,违反了关税约束义务。尽管美国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为其关税政策辩护,但专家认为这种解释过于宽泛,缺乏国际共识支持威拉德•托普(Willaed L.Thorp梳理了二战美国贸易政策中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内容案例,指出早期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只用于限制石油及其衍生产品的贸易,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贸易限制对发展自由贸易不利,应谨慎使用。托马斯•威利特(Thomas D.Willett)和梅尔达德•贾拉利格哈耶尔(Mehrdad Jalalighajar探讨了贸易政策与国家安全目标间的逻辑关系,认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贸易政策,实质都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或不明智的外交策略。3


从美国国内法角度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虽基于IEEPA等法律,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有观点认为IEEPA原用于冷战、反恐、金融制裁等情境,适用于贸易战是否越权及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紧急状态”,仍是法律界和美国国会质疑的问题4从中也可以看出,尽管对等关税试图以法律为依据,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受到广泛质疑。



图片


律新社研究中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对等关税”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按“最热”排序,在阅读量前30的文章中,不乏来自律所的专业视角,其中“中伦视界”“金杜研究院”“国浩律师事务所”三家律所的公众号推文阅读量分别为2.1万+、1万+、1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众多律所组织专业的律师团队,针对美国实施“对等关税”这一现象,从多个维度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法律剖析。自“对等关税”政策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4月22日,律新社研究中心对中国规模前305的律所进行监控,发现共有21家律所发布47篇相关主题的研究稿件


图片

21家规模所“对等关税”研究动态汇总

(据律新社不完全统计)

律所名称

相关文章点击查看

盈科律师事务所

美国对等加征关税:最大的赢家与最大输家!

如何应对关税战对国际贸易及国际物流企业带来的合同风险?

盈科原创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分析及应对建议

大成律师事务所

大成研究 | 美国对等关税之豁免和排除

大成研究 | 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跨境法律视角的专业分析

大成研究 | 展国红等:美国关税大棒下,中国企业谨慎寻找出路

大成研究 | 周瑶等:中美关税博弈对公务机产业的影响分析

京师律师事务所

海关总署公告2025年第58号原产于美国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中国进口商应对指引

德恒律师事务所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局之若干思考 德恒研究

德恒研究 | 美国关税豁免实务指引:301关税及对等关税

跨境贸易合规风控系列(一):应对美国加征关税,上市公司涉外合同关税条款起草须知丨德恒研究

研究 | 关税博弈下“原产地规避”风险与合规

德恒研究 | 美国关税剧震下中国企业申请中美关税豁免实务指引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研究美国加征对华关税给中国出口企业的十大应对建议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的中企出海墨西哥:法律影响与应对策略

国浩律师事务所

国浩视点 | 美国“对等关税”与我国反制措施企业常见问题解读

国浩视点 |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对等关税”引发的合同风险

国浩视点 | 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与应对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泰和泰研析 | 美国新关税风暴下中国法律事务的困境与破局

泰和泰研析丨美国对特殊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中国制造何去何从

泰和泰研析 | 美国关税筹划——首次销售规则的合理利用

泰和泰研析丨纳斯达克上市新规生效,中概股企业赴美上市的权衡与抉择

泰和泰研析 | “国家安全”措施成为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新兴工具

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视点 | 林倩、孙怡:对美加征关税背景下我国海关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解读

华商律师事务所

专业文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危局下的企业出海破局之道

隆安律师事务所

隆安研究丨美国、欧盟、越南的关税政策变革,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如何破解关税困局?

面对美国近期实施的关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应如何破局?

浩天律师事务所

浩天解读 | 贸易战背景下的走私犯罪方式解读

康达律师事务所

2025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解读与中国企业可能的应对之策

原创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解读与企业应对之策

中伦律师事务所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三大谜思和一个建议

当前贸易形势下中美贸易从业者的困境与出路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

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及其常见问题参考答复

观点 | 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战略和战术建议

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段和段杭州视点中美关税战下售美货物转卖的知识产权风险警示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段和段·日系企业法律服务中心Q&A

涉外法治专刊丨多视角透视中美关税调整:法律定性与商事主体应对策略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

法评 | 姚正旺等:关于美国301调查报告对银行金融机构海运船舶相关业务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金杜律师事务所

美国对华一系列关税新政影响及应对初探

60秒速读——美国实施对等关税

快问快答——美国对等关税及中国反制措施对我国民航产业的影响

汇业律师事务所

汇业评论 | 关税战中,企业如何用好“不可抗力”条款阻却违约风险?

汇业热评丨关税战的法律审视:立法革新、合规争议与多边博弈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海华视点 | 美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及其对中国与东南亚企业的影响

海华视点 | 中美贸易博弈下的出海之路在何方——中企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十大锦囊

恒都律师事务所

恒都动态| 浅析“边民互市”贸易中涉嫌走私犯罪,法律应该如何认定?

广和律师事务所

广和动态 | 125%关税来袭!企业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化危为机?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众多律所不仅积极产出相关研究文章,而且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与专项法律服务。例如,华商针对中美贸易壁垒推出关税壁垒、反垄断、反制裁、337与301调查等专项法律服务产品。6上海数科律师事务所联合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于2025年4月16日特邀四位法律领域专家,开展“特朗普2.0对等关税政策的挑战与应对沙龙”,共同分析讨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企业如何未雨绸缪、化危为机。4月19日,上海隽宜律师事务所的两位涉外律师通过直播分享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合理分配关税责任、优选地建厂以及跨国投资稳健业态布局等内容,为企业跨境商业提供合规实战指南。深圳国际商会联合环球律师事务所则和普华永道国际贸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于4月23日(周三)举办“关税壁垒下的破局之道——中美博弈下企业的策略与应对”专题讲座,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政策影响,制定前瞻性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
“数科虹桥律所”“隽宜律师事务所”小红书官方账号


此外,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由上海市司法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上海市律师协会、市工商联(总商会)国际合作委员会、静安区司法局主办,上海律协特邀会员工作委员会、静安律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无问西东·中外商会”海上沙龙活动中,专家建议双重上市与跨境合作成企业出海“护身符”,同时18家中资律所与11家外资律所达成战略合作,聚焦跨境合规与国际仲裁,探索联合服务模式7


各大律所活跃于公众号平台时,律师也察觉到“对等关税”事件中潜藏的法律价值,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网络趋势的把握,在小红书上对相关法律风险进行深度解读,展现出较高的网络敏感性部分律师分享观点时提到,过去侧重欧美市场,如今更看好“一带一路”。但“一带一路”市场的业务逻辑不同于欧美成熟市场,传统法律服务在这些新兴区域价值有限。在此过程中,律师需精准定位中等规模或增长期的初创企业客户,协助其在非洲、南美等区域对接资源方,推动规模化销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

小红书“对等关税”搜索结果中的律师观点部分截图



图片


律新社研究中心注意到,中国律所的涉外研究中梳理出当前“对等关税”背景下的七类主要风险,包括合同履行、海关合规、数据跨境、知识产权、贸易救济、出口管制及供应链中断等方面,并依据具体场景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图片


“对等关税”背景下当前企业面临从合同履行僵化、海关合规争议到数据跨境审查的七大核心风险,每个维度均存在如原产地认定争议、供应链数据出境要求高概率触发点。应对策略需“技术性防御”与“体系化重构”并重在合同层面嵌入关税浮动条款与交货缓冲机制,海关环节建立成分价值证明档案,数据流通过第三方托管实现合规切割,知识产权布局替代性专利包打破技术封锁。值得关注的是,高风险场景高度集中于关税豁免申请、反规避调查、出口管制法律规则博弈领域,这要求专业律师需帮助企业将法律合规深度嵌入供应链管理全流程,通过动态化条款设计、证据链固化、技术方案替代的三维策略,构建起抵御贸易政策冲击的“韧性系统”。



图片


“对等关税”撕裂传统贸易秩序,法律行业正站在重构规则的前沿,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计合规生态,从个案服务到推动国际法治进程。这场关税风暴中的律师专业价值突围,或将定义下一代涉外法律服务的全新范式。


注释


【1】参见成孟琦:《关税战升级,美股市值两日蒸发超48万亿》,载《财经杂志》。

【2】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成员国给予一个国家的优惠待遇应自动给予所有其他成员国。而美国对不同国家征收不同税率的关税,显然违反了这一基本原则。

【3】张丽娟、郭若楠:《国际贸易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探析》,载《国际论坛》 。

【4】朱政宇:《美国观察|全球贸易“解放日”?特朗普对等关税如何冲击全球经济地图》,载复旦发展研究院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5】参见新则公众号,《独家:中国规模最大100家律所排名(2025.04)》,载https://mp.weixin.qq.com/s/7B8cICN6PEpdpmhWGw7img。

【6】参见华商律师事务所公众号,《中美贸易壁垒应对专项法律服务产品——关税壁垒、反垄断、反制裁、337与301调查等》,载https://mp.weixin.qq.com/s/xY8RWV3zciQtrMVXsvru3g。

【7】参见陈颖婷:《中美关税战下企业如何破局?》,载《上海法治报》2025年04月22日。


注:调研文章中出现的所有数据皆为公开信息查询所得,如有引用已标注出处来源,若读者发现错误或遗漏,请联系律新社研究中心进行更正。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