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律师业已有1926人通过“先上岗再考证”实现就业!这项措施为啥有人不看好?丨律新社观察

作者 | 律新社 | 王思雨

扫码分享


没有通过法考也能进入律所实习?

8月7日,全国律协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全国律师行业已有1926人通过该阶段性措施顺利实现就业。




为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4月21日,人社部、司法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明确尚未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申请律师执业实习其他条件的,可先申请实习登记,在律师事务所实习。5月19日,全国律协印发了相关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该措施的适用对象、适用时限、实习登记条件等问题。




律新社观察到,此前“先上岗、再考证”措施引发了业内人士广泛热议,有律师认为 “新措施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门槛降低”、“无资格证实习律师就是比实习律师更廉价的劳动力”,也有律师认为“新措施不会影响行业质量,要想成为律师还是得看后期能不能拿到证书”......事实上,众多律所的招聘信息中明确写道“要求过法考”或“通过法考者优先”,通过法考似乎已成为进入律所工作的第一道门槛。那么,实习律师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先上岗、再考证”措施是否有可持续性?该措施对于律师行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01


法学应届生的求职路有多难?

在全国律协印发的通知基础上,各地律师协会第一时间内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并作出细化安排。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1926位没有通过法考的高校毕业生成功进入律所实习。

据律新社了解,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了800余万人,再创新高。而法学专业本身已经连续多年被列为红牌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类专业。受疫情影响,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张明(化名)是华东政法大学2020届毕业生,他参加了2019年法考,却遗憾地没有通过主观题考试。4月21日,“实习律师不需要通过法考”的消息一出,他便激动地转发至朋友圈,同学们也纷纷在评论区表示支持。张明告诉律新社,他认为“先上岗、再考证”措施的初衷很好,但现实中却有些“水土不服”。

最近几个月,张明试图在上海寻找一份正式工作,辗转面试了数家律所却屡次“碰壁”。最终,他选择进入一家公司的法务部门工作,这里的薪水更有可能负担起他与女朋友在魔都的生活。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张明有些无奈地感慨道:“大部分律所在招聘时还是会以是否通过法考作为标准,所以实际求职过程中,我们这种没有过法考的毕业生还是很难找到心仪的律所工作。”

律新社采编人员以华政应届生的身份咨询了一家正在招聘律师助理的小型律所,电话那头的女律师以极快的语速回答道:“我们愿意招收未通过法考的毕业生,只是工资没那么高。”但当询问是否可以通过“先上岗、再考证”措施先申请实习登记时,对方律师稍有犹豫,后表示名额有限,已通过法考的助理都在排队等候申请,未通过法考的就“不要想了”。随后,她迅速挂断了电话。

在对“先上岗、再考证”措施的讨论中,有律师提出这一规定对“前辈”来说是不公平的。对此,律新社采访了一位今年刚开始执业的律师,他表示没感觉有不公平的地方,最后还是要通过法考才能正式执业。但他也提到,律所可能不太愿意接收没通过法考的学生,这些人员上岗后还要花时间去准备考试,会影响工作。这样的观点被另一位实习律师王轩(化名)否认。王轩已经在律所工作多年,去年才通过法考。他告诉律新社,没有证书的律师助理也能做很多工作,比如收集案件材料、撰写各类文书草稿等。他们只不过不能做立案、出具正式文书等工作。

02


资深律师如何看待“先上岗、再考证”?

站在资深律师的角度,“先上岗、再考证”措施的落实有何意义?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影响吗?




王栋

上海律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大成(上海)办公室合伙人




上海律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大成(上海)办公室合伙人王栋律师在接受律新社的采访时表示:不仅要从宏观的层面评价政策的效果,更需要进一步观察真正有可能应用这个政策的群体,分析他们的决策是否发生变化。

一个没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上海很难进入好的律所,这是一直存在的客观现实。对于律所来说,没有这个新规定的时候,也同样会遇到是否要招收一个没有通过法考的人员的问题。王栋律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上岗、再考证”当然是一个好制度,它给招聘者和应聘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律所看中了一个没有通过法考的人员,在当前的规定下,他便可以直接开始实习,等到实习期满,只要通过法考,就可以正式执业。

法考只是一门考试,并不能全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法律知识水平,更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而律所在面试、笔试的过程中,可以更为全面的评价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王栋律师告诉律新社,对于做非诉讼业务的从业者来说,资格证书并不是必须要有的东西。通过“先上岗、再考证”政策进入律所工作的毕业生,还需要面对如何平衡工作与备考学习的问题。对此,王栋律师表示:“只要招进来的毕业生觉得学习跟工作没有冲突,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就可以。律师愿意招聘一个新人,是看中他是人才,是可以培养的人。”




03


各地落实“先上岗、再考证”的情况如何?

一线、二线城市的法律行业规模大,律师数量众多,长久以来一直是外界观察法律行业的首选目标。律新社行业观察的目光不仅落于曝光率高的地区,更应密切关注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律师行业的发展,全面透视行业生态。(相关链接:◆ 县域律师的幸福,你有勇气追求吗?丨律新社观察 ◆ 全国县域律所发展的标杆!江苏省这家个人所为何能引起司法部关注?| 律新社专访 ◆ 近300位专家共话未来!首届全国县域律师事务所创新发展论坛在宜兴召开 

为了了解各地律协在落实政策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律新社分别采访了洛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振龙,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遵义市律师协会会长令狐兴中,湖北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胡迎法。




张振

洛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律新社了解到,洛阳市通过“先上岗、再考证”措施顺利就业的人数并不多。洛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振龙律师告诉律新社,有两个原因导致该政策很难落地。

 一  律所不愿意承担风险接收未通过法考人员。法考复习与实习工作很难同时兼顾,临近考试前实习律师需要大量时间备考,这段时间里他们根本无法正常实习。律所培养人才所投入的大量精力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  能够且愿意带实习律师的“老律师”人数不足,已经通过法考的实习律师还需要排队。近几年全国律师人数的迅猛增长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大量刚入行的律师处于“放养式发展”的状态。

在洛阳,绝大多数律所都是需要通过法考的毕业生。在一二线城市的大所、大团队中,即使有人员没有过法考,也不影响团队协作效率。但小城市的律所团队则更需要“多功能”的人才。即使是以非诉业务为主的律所,也还是希望能让律师能够同时办一些诉讼业务。

遵义市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共有执业律师1500多人。据律新社的观察,在落实“先上岗、再考证”措施上,贵州省行动的时间较早。今年五月初,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律协即下发了相关通知。收到通知后,遵义市律协积极动员,目前通过“先上岗、再考证”措施顺利就业的有28人,该数字占今年年初至今遵义市实习律师申请总量的1/4

令狐兴

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遵义市律师协会会长


贵州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遵义市律师协会令狐兴中会长告诉律新社,落实“先上岗、再考证”是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与担当,对于服务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意义重大。今年2月份,遵义市律协印发了《遵义市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办法》,对律师事务所接收实习人员进行严格的规定:律所必须办理社保且每个月提供不低于2000元的生活费。

“由于我们有硬性规定,落实政策就遇到了一定困难。”令狐兴中会长坦言,“我们在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一例。一个县域律所主任提出,律所受到疫情影响收入减少,是否可以暂时不为‘先岗再证’人员办社保、不提供生活费。”对此,遵义市律师协会并没有批准,而是通过给合伙人做思想工作的方式,说服其按照规定接受“先上岗、再考证”人员。

胡迎法

湖北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


截至目前,武汉市已经有11名实习律师上岗,27人签订了实习协议。湖北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律师协会会长胡迎法告诉律新社,预计到本月底,武汉市“先上岗、再考证”的人员还将会有所增加。

湖北律协在5月20日就印发了相关通知,武汉市律师协会及时转发了全国律协和省律协的相关文件通知,并专门制定了一份关于落实“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工作指引。

胡迎法会长告诉律新社,武汉曾处于新冠疫情的“暴风眼”,因此武汉市律协格外重视法学应届生的就业问题。在行业党委的统领下,从今年5月初起,武汉律协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7所高校合作,建立了一个网上就业平台,并举办了5场招聘会。

谈到为何武汉有如此多的人员能通过“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顺利就业,胡迎法会长告诉律新社:“武汉启动招聘会的时间比较早,主要面对武汉高校的法学院毕业生,且每场招聘会围观的人数有3万多人,起到了一些宣传和推动作用。再加上武汉的400多家律所今年也在大量招聘法学毕业生,所以武汉通过‘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顺利就业的人数可能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律新社注意到,“先上岗、再考证”措施引发了法律行业从业人员的热议,有观点认为,该措施增加了竞争压力、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不利于行业发展。对此,三位受访者均持反对意见。令狐兴中会长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先上岗、再考证”只是一个阶段性措施,并没有规定未通过法考的人员就能直接成为律师。这一措施只是对于律师申请执业的程序顺序做了调整。按照原来的规定,只有通过法考的人员才能申请律师实习,一年的实习期后通过考核才能正式执业。

对于该措施是否增加竞争压力的问题,令狐兴中会长告诉律新社,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律师数量趋于饱和,竞争压力增加的现象可能确实存在。但在西部地区并不存在这个问题,“通过法考的法科生,目前来说在西部基本上都能找到律所的工作。”




在律新社与三位律协会长、副会长的对话过程中,青年律师的生存困境与缺乏充足带教律师的问题反复被提及。对此,三位受访者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律新社将在之后的文章中就“青年律师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观察与讨论。


“先上岗、再考证”措施的有效期暂定至2021年4月20日止。受疫情影响,应届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可见,规定的出台是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的。虽然“先上岗、再考证”只是暂时性的措施,但行业对人才的选择标准却是较为稳定的。通过法考与否,只是毕业生们在进入法律行业的初期所要面对的筛选条件,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才是能否走好职业路的关键因素。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