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赔1080万元!”4月16日,上海浦东法院,新百伦(New Balance,国际知名运动品牌)诉纽巴伦(NEW•BARLUN)侵权案一审胜诉。法院判决纽巴伦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消除影响,赔偿新百伦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80万元。当法官宣布判决后,作为原告主要出庭律师的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成员、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剑林律师心里给自己击了一掌,没白辛苦,又一个千万赔偿,这是继2017年他为外资企业New Balance在中国获得最高额判赔1000万元的又一胜诉案例。黄律师在路盛律所时曾为该案代理人之一。
中国司法为知识产权的“洋维权”撑腰,并非孤例,此前就有Michael Jordan赢下与乔丹体育长达四年的商标权一案,这些无不彰显了中国法律的平等对等保护原则,也是呵护外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实施近12年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持续加码、企业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增长迅猛。
4月21日,最高法院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最高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504件,审结1976件,比2018年分别上升174.26%和260.07%。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99031件,审结394521件,分别比2018年上升40.79%和44.02%。作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见证者、维护者,知产律师如何才能大有可为?今天(4月26日)正值世界知识产权日,律新社采访了三位深耕知产领域的资深律师,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成员、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剑林律师,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丁华律师,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星级专利代理人王函律师,听他们畅谈行业变迁,共话疫情当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两个”一千万
判赔额案件的诞生
黄剑林律师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成员、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和不断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近42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了从无到有、由被动到主动的“质”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我国法制建设重新起步,初步建立起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主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继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历多年来的不断调整,我国目前已经建起了一个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加入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维护者、参与者、建设者。
2008年被称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元年。这一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开启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市场欣欣向荣,越来越多的律所、律师加入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列。
4年后,从复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黄剑林律师,当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最后选择了一份父母喜欢的稳定工作——上海一家国有制银行,结果发现做的是和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事,非常痛苦。最终经过一个多月的海投及面试,被一家上海本土的知识产权精品所录用。“不是我选择了知识产权,而是知识产权选择了我。”黄剑林律师告诉律新社,热爱,是最好的驱动力。和银行的稳定相比,他更享受律所的忙碌和加班,虽然经常面临各种疑难杂症,但每次成功解决后,都会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成就感。他还曾在外资所的中国办公室工作过,是罗思中国争议解决部门的核心诉讼律师。
在黄剑林律师的执业生涯中,代理过不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但令他印象最深刻、也是付出最大精力的案件,是帮助NEW BALANCE在中国处理的系列维权诉讼。因为历史原因,NEW BALANCE在国内的知识产权维权一直步履维艰,国内各种山寨N字鞋横行。经过研究及探讨,黄剑林律师作为主要代理人,坚定的选择以“鞋两侧大写字母N这一知名商品特有装潢权”作为切入口,经过连续多年的奋战,帮助NEW BALANCE拿到了两个超1000万元赔偿的判决,一个是苏州中院在2017年判决的NEW BOOM赔偿NEW BALANCE 1000万的案子,这在当时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获得的最高额判赔。
苏州中院NEW BOOM案件庭审现场(大量证据)
更多精彩内容,也可点击音频收听~
黄剑林律师认为,好案子之于知识产权律师,就是最好的名片。知识产权业务门槛相对较高,但客户的眼睛是雪亮的,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已经远去,成熟客户逐渐开始找知识产权细分领域中最专业的律师处理特定的知识产权案件,而在这些潜在案件确定由哪个律师代理时,之前其代理过的经典案例就显得尤为重要。
“(1+3+20)”的
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在黄剑林律师看来,我国对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经历了之前的无保护,到后来的弱保护,到目前逐步体现出来的强保护阶段,呈现“两高一轻”的特点。
1 赔偿金额逐渐走高。从之前高额判赔没有外资企业的份,到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获得高额判赔,体现了中国平等保护中外知识产权的决心。
2 修法频率高、效率高。中美贸易纠纷的焦点之一是美国指控中国侵犯知识产权,虽然这些指责大多无凭无据,但也显示出我国知识产权法相关条例中的个别条款可能存在漏洞。由此,“倒逼”国内各种涉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在间隔较短的时间,新法就出现了,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去年已完成商标法修改并开始施行,完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今年还将继续推进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著作权法的修订等。从紧锣密鼓的修法中,可以看到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信心。
3 从业群体偏年轻化。整个知识产权法律职业共同体越来越专业化,除了北上广三家知产法院,跨区管辖的知识产权法庭,如苏州、南京、杭州等知识产权法庭,越来越多的省份实行由专业的知识产权庭法官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及行政案件,而且这个群体越来越年轻,且多是名校硕士及博士以上的学历,这群优秀的年轻法官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很多疑难复杂的案件及高额判赔都是出自于这些年轻的优秀裁判者。知识产权律师这个群体也呈现出这种年轻化的趋势。
律新社注意到,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发布起,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的步伐一直在进行,并形成了“(1+3+20)”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即除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全国各地还分别设有3个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上海、广州),以及20个知识产权法庭(南京、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宁波、合肥、福州、济南、青岛、深圳、天津、郑州、长沙、西安、南昌、兰州、长春、乌鲁木齐、海口),统一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案件,努力实现技术类案件的审理及时有效、标准统一。
从发展趋势来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可谓是朝阳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必然会吸引更多专业的人才、律师事务所和机构进入,将法律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如此一来,律师、律所之间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让律师、律所必须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黄剑林律师所在的海华永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效应显现。“专家牵头、资源共享、团队作业”,这是海华永泰知识产权业务一直秉承的优良服务模式。海华永泰汇集了一批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和专家教授,承办了大量在业内以及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诉讼案件及非诉项目。海华永泰的知识产权领域在ALB排名为前15强,荣登2018亚洲法律杂志(ALB)排名,其中商标及著作权排名第二序列,专利排名第四序列。“知产律师是香饽饽,近几年来很多人开始做IP了。”虽然疫情当下,知产律师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黄剑林律师依然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今年以索赔为目的的案件有增多趋势,且外资客户在维权时更注重赔偿额是否能执行到位,所以我们在收费上采取了更为灵活的基本费用加风险代理的方式推进案件。”“做律师没有奇迹,唯有勤奋!”采访中,黄剑林律师反复提及的这句话,谨以此,与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共勉。
做每一个案件
都是在解题
丁华律师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成为一位优秀律师需要勇气,这种勇气不是出自盲目和莽撞,而是来自对事实的尊重和对法律的坚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专业首届优秀毕业生,丁华师从知识产权专家陈乃蔚教授,得益于陈老师的引领和教导,他和知识产权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于1999年成为锦天城的执业律师。在近21年的执业生涯中,令丁华印象深刻的案件有很多,其中就包括 “阿凡提”美术作品著作权权属争议案和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滨江的公共艺术作品知识产权项目。
律新社了解到,长期以来,在著作权颁布之前特殊历史时期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存在模糊地带。在“葫芦娃”美术形象著作权权属争议案被评为2012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十大典型案例,成为特殊历史时期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标杆案例后,美影厂与“阿凡提”美术形象创作者曲建方先生之间关于 “阿凡提”美术形象著作权归属争议也进入了民事诉讼。虽然当时主流的观点都认为应当将“葫芦娃”案的裁判规则简单适用于“阿凡提”案,但丁华和律师团队成员仔细分析案情后认为两案存在较大差别,应当实事求是区分处理。(相关链接:锦天城律师代理的“阿凡提”著作权案入选上海知产法院2015年十大典型案例)
“当时我们做了大量的事实调查和证据收集工作,向法庭提交了六百多页、近百份跨越近30年的重要证据,说明两案差别。”丁华向律新社回忆道,“‘阿凡提’著作权案前后历时5年,2013年开始诉讼,2015年徐汇法院和上海知产法院先后进行了一二审审理。在听取了我们的代理意见后,一二审法官综合衡量历史、现状等因素,根据‘历史、公平和现实’的处理原则,发展和突破了葫芦娃案的裁判规则,根据阿凡提案具体情况,做出了平衡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判决,该案入选2015年上海知产法院的十大典型案例。”此后,案件又历经再审争议,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争议得到妥善解决,案件裁判也在2018年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对特殊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裁判规则做出了新发展。
至于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滨江的公共艺术作品项目,丁华直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知产律师可以通过非诉的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美化城市空间,促进中外艺术交流,贡献法律人的智识。”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滨江的公共艺术作品项目,系上海市规划局和杨浦区规划局打造的重点项目,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城市空间”既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展场,也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重要展品。该项目邀请来自中国、日本、瑞士、英国等地的世界顶级艺术家,设计制作了2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永久定位并放置在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
丁华律师告诉律新社,“这20多件公共艺术作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引进和保护、艺术品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相互限制,户外艺术品同周围环境关系,户外艺术品合理使用限制等很多理论和实务问题。项目在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的协助下得以顺利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丁华擅长知识产权领域的争端解决,成功代理了大量疑难、复杂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知识产权争议案件,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曾上榜亚洲法律杂志(ALB)2017中国15佳知识产权律师,英国The Legal 500 Asia Pacific 2019、2020中国知识产权法推荐律师,英国The Legal 500 Asia Pacific 2019、2020中国反垄断和竞争法推荐律师。
在锦天城,集结了很多像丁华一样的杰出律师,他们因提供全面的、专业的法律服务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锦天城代理的知识产权案例曾多次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最高人民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并数次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经典案件”、“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从起跑、跟跑到领跑作为行业老兵,丁华认为,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经‘起步、跟跑、领跑’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尚处于‘跟跑’阶段!
同时,他指出,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涉知识产权类的经济活动越活跃,相关纠纷解决的法律需求也越多。这也和最高法公布的数据不谋而合:2019年,从案件分布区域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共计309063件,占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收案数量的64.15%。“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保护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在全球发展业务,这是大势所趋。”丁华律师告诉律新社,在此背景下,走向国际化成了众多杰出知识产权律师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另外,行业亟需更多复合型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拓展法律边界,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标准必要专利、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知识产权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具备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技术知识,而且根据所从事的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行业背景知识。
有人说,知识产权律师其实是“德先生”(法律制度)和“赛先生”(科技创新)的结合,丁华律师深以为然。在变化和不确定之中蓬勃成长、发展,这或许是其专注于知识产权,痴心不改的源头。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
“双证律师”
王函律师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星级专利代理人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同时也非常感谢2003年非典的那段时光。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星级专利代理人王函律师从事知识法律工作目前已有15年。其本科是理工科专业,但一直对法律很感兴趣,后来考上了华政法律硕士。2003年非典时期,学校所有的课都停了,只能一心一意准备司法考试,“我每天除了看书就是看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备考司法考试就顺利通过。
”通过司考后,她看到有同学准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当时我对专利代理人完全没有概念,但听说理工科背景可以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备考。没想到的是,同学没有通过专利代理人考试,我却通过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2004年,通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司法考试的,也就是持有“双证”(专利代理证和律师证)的人员在整个上海不超过10位。
知识产权中,门槛最高的当属专利。很多法科生对专利十分畏惧,绝大部分也都被挡在门外。尽管专利以外的其他知识产权业务,与理工科背景并无多大关联。但是,在一般人眼里,尤其是律师业内,理工科背景几乎知识产权的代名词。“从进入知识产权法律这个行业之初,我是从专利撰写开始的”。王函律师至今仍记得第一位带教老师的话——“真正要从事专利法律工作必须从基本功练起,而专利撰写就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正是由于对基本功的扎实磨练,让我了解了一项专利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专利申请中可能碰到的每一个问题,才能在后续的专利运营、专利无效以及专利诉讼中得心应手。”这十几年来,王函律师曾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答复审查意见数千件,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申请布局、研发合作和知识产权运营、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管理、专利侵权风险分析(FTO)、专利无效和复审、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连续多年荣获中国专利代理行业综合实力评价“全国星级专利代理人”称号。近年来,每年大概办理100多件相关的专利申请、专利无效及专利诉讼案件。
为企业提前在全球布局
知识产权
令王函律师印象最深的是代理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卡迪)CAR-T相关核心技术的全球专利布局。2015年,优卡迪成立,2016年,受企业委托,王函律师即参与到该公司的研发核心团队,提前介入,有效的知识产权布局帮助优卡迪完成超亿元的融资,在融资过程中还为客户提供了FTO尽职调查、知识产权合规等法律工作,助力客户快速发展。
正是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研发人员规划专利,该项目后续申请了几十项中国专利以及十几项PCT专利(国际专利),PCT专利申请进入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区。目前这几十项中国专利申请已全部获得授权,PCT专利申请进入国外也陆续收到授权通知。根据CAR-T全球专利分布数据统计,优卡迪位列全球第4,王函律师及团队的工作帮助优卡迪在全球激烈竞争的CAR-T领域维持并扩大技术领先优势。“陪伴客户成长,见证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再到世界领先,这是一件十分有价值并很有意义的事情。”言语间,王函律师难掩自豪之情。更多精彩内容,也可点击音频收听~
在王函律师看来,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首先要具备严谨认真的态度;快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一心一意、精益求精,把每个案子办好,对自己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对客户负责。
上海持“双证”事务所
奇货可居
令王函律师感到更为自豪的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长足进步,企业越来越重视知产保护,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知识产权发展最重要的力量。自2011年以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到5.899万件,超过美国(5.784万件)跃升至,跃居世界第一位。
2019年中国PCT专利申请跃居世界第一
身处律师行业,王函律师深深体会到了知识产权对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前,很多综合性律所没有“双证”资质,也不设知识产权部门,承接不了知识产权案件,而今,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律所都在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建立知识产权部门。通过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律新社发现,截至2020年4月26日,上海有专利代理机构182家,“双证”律师事务所(有专利代理资质的律所)44家,汇业即是其中之一。王函律师向律新社介绍到,汇业知产委员会现有55人,从业经验平均在10年以上,其中13人持有“双证”,服务领域涉及生物医药、化学、材料、通信、计算机和机械等。搭乘着知识产权事业飞速发展的“高铁”,王函律师带领团队根据企业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受到客户广泛好评。
律新社观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中国诉讼,如高通和苹果专利之争。以前全世界几乎所有重要专利诉讼、大公司的专利诉讼全部跑到美国去打,因为美国审判的赔偿额高。现在跑到中国来打,说明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这体现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中国司法审判的信心,第二是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以后中国会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诉讼战场,这对专利律师、专利代理人无疑是利好消息。
探索新模式
开拓知产领域新蓝海
知识产权领域前景广阔,知产律师大有可为,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行业的竞争白热化,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业务以及知识产权诉讼业务已经是红海。如何开拓新的业务模式,或在传统业务上做精做深?
王函律师认为,交叉型的业务领域也许是未来的蓝海,如知识产权金融法律服务,创新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引入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贷款贴息、保险费资助、中介服务费资助和专利评估费资助等政策,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缓解中小企业短期内现金流不足的难题;以及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等新型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分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知识产权律师在知识产权保险法律服务中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侵权风险,并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知识产权律师还能帮助保险公司进行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的风险控制等。未来知识产权律师在知识产权金融法律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疫情影响是把双刃剑。对企业来说,很多技术人员隔离在家,能集中更多注意力研发,申请专利。疫情也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如生物医疗健康行业、互联网、在线教育等行业都会带来新的知产业务,律师可趁此机会养精蓄锐、修炼内功。疫情期间,汇业知识产权团队发表了多篇与疫情相关的知识产权专业文章,“汇业知识产权”公众号全新改版运营,通过公众号线上交流推广模式,扩大团队的口碑和影响力。为实现汇业“专业+行业”双轮驱动的战略,近期,汇业还和相关行业协会携手举办“2020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系列论坛”,围绕“贸易战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新基建"风口下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文化娱乐行业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应对、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机遇和风险等主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疫情期间,还推出“助力复工复产,知识产权保险最新政策和产品解读”的线上公益讲座,探索企业、保险业、知产界、律师行业相结合,实现多方共赢,协同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险生态体系的构建。
结 语
中国正在经历大国崛起和社会经济变革和升级,模式创新、资本驱动和法治规范成为商业运营的主轴。中国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而律师,则是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安宁中潜伏着危机,动荡中蕴藏着机遇。知产蓝海,期待更多领跑者!
知识产权是一面镜子,照出过去,照向未来。随着知识产权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并成为国际交往和国际商务的“流通货币”,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必将成为法律领域中最重要的板块。当我们遇到知识产权被侵犯时应该怎么做?找律师!律新社整理了ALB、LEGALBAND、钱伯斯等著名法律评级机构关于中国优秀知识产权律师评选榜单的结果,为您的维权路铺垫基石!(以下排名不代表律新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