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剑,汇聚六大创新!策扑智能法律科技产品“上网签”首秀颇受企业好评丨律新社在现场

作者 | 赵芳

扫码分享

亲爱的Boss们,你们是否有很多问号——


    孙总

合作沟通时,不了解对方资信状况,征信查询费时又费力,怎么办?



李总   

与客户通过电话、微信语音沟通合同条款,一旦发生纠纷无证可考,怎么办?



   刘总

对合同条款有歧义,发邮件、打电话沟通效率慢,严重耽误项目进度,怎么办?



张总   

与客户签约时,合同权益与风险难界定,而此时我的法务又不在身边,怎么办?



这些让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或许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法律科技平台得到改善……


7月28日,由上海策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策扑智能”)主办的“上网签”产品发布会在上海市长宁区举行,吸引了大量企业与法律精英参与。活动中,策扑智能研发的新产品“上网签”闪亮登场,为法律科技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律新社在现场了解到,“上网签”平台由策扑智能历时5年打造,是一款基于多方视频会议、智能专业服务机器人及CA授权认证的SAAS集成系统,能为B2B/B2C的签约提供视频沟通、背景调查、条款风险预警、在线签约、合同管理全流程解决方案,一站式满足企业网上签约的多维度需求,强力降本增效,规避交易中的诚信幕障和法律风险,是新生代互联网商务平台的典型代表。


疫情中,法律科技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为公司、律所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后疫情时代,不少法律科技公司更是显著加快了运用新技术的步伐,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及安全计算等核心技术,顺势完成了一波弯道超车。作为法律科技产品大家庭新成员的“上网签”,将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01

科技增添动力

“上网签”首秀获誉满满



在数字化时代,法律与科技的融合成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为法律行业的发展、进化开辟了一番新天地。2019年底,《哈佛商业评论》对275家企业展开调研,发现超过39%的企业法务部门正在积极准备部署人工智能驱动的法律科技产品。突如其来的疫情则让人们愈发认识到发展线上服务的必要性。


作为一家智能技术开发、应用科技公司,策扑智能创始团队汇集了全球著名人工智能专家、科研工程师、出身国内著名院校的资深律师及行业专家,进行多年精心研发,形成了独家人工智能服务应用技术,具有全球首发的技术优势。“上网签”是法律科技浪潮下的产物,也是研发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 上海策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姚荣武

发布会上,策扑智能执行董事、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姚荣武特意在欢迎词中对一直关注“上网签”平台发展的领导、专家、研发团队等群体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的发言激情澎湃,引发了台下观众的共鸣。

姚荣武谈到,面临新冠疫情、洪涝灾害的肆虐,身处经济下行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压力,各行各业都渴望转机,策扑智能也在一直在寻求重大突破。“上网签”智能化商务平台极具创新性,其问世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破。今后,策扑智能将继续对客户负责,保持谦逊之心,积极探索,不断打磨更多更好的产品。

▲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谢佑平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谢佑平介绍,由于法律体系庞杂、法律逻辑严密,采用程序化的计算机编程将部门法进行描述概括困难而又艰巨,这也使得法律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之前有很多部门进行尝试,但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谢佑平教授在肯定“上网签”质量的同时,还高度肯定了策扑智能的拼搏精神和坚定信念:“‘上网签’平台融合了互联网技术,为客户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避免了法律风险,获得了良好的用户感受。平台的成功离不开当初艰辛的研发过程,让我们为拼搏精神叫好,为矢志不渝喝彩!”

▲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蒲鹏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蒲鹏也对“上网签”平台给予高度肯定:科技成为时代变革的重要引擎,可以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法律科技行业痛点。“上网签”是技术与法律融合的产物,凝结了合同双方对权利义务的期许,将AI智慧融入其中,为商业行为的履行提供了保障。“上网签”让合同的漏洞风险降到最低,让远在天边的甲乙双方近在咫尺,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高效的体验。

策扑智能执行董事、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姚荣武,策扑智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战志超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谢佑平,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柏霖,复旦长河书院校长朱锡留共同启动策扑智能“上网签”首发启动仪式。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荣誉会长周谷声,策扑智能首席智能数据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Chris博士,上海国际社区学院院长、香港商学院教授李波,通过远程视频方式送上祝福;策扑智能首席科学家谢晓晖为活动发来贺信,祝贺“上网签”平台发布成功。

发布会上,一批著名企业和高校还与策扑智能建立了合作关系。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久强向策扑智能授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齐萌教授向策扑智能授牌,共建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姚荣武与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主任佟文忠签约


产品签约仪式环节,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上海尊源恒律师事务所桑林律师团队牵手“上网签”,体现了用户对策扑科技的认可。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主任佟文忠在发布会上坦言,对“上网签”平台的上线期待已久,并为成为平台第一批合作伙伴感到荣幸。

02

五年坚守百般努力

凝聚六大创新

发布会上,策扑智能专门为企业推出了一项优惠政策:作为首发仪式的特别纪念,发放15份至尊会员的资格,获得会员资格者将获赠价值19999元的积分,可在“上网签”平台无门槛使用。



在不到30秒的时间里,15个名额就被企业家等各界精英一抢而空。“上网签”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而这,要归功于策扑智能的匠人精神。

姚荣武在采访中告诉律新社,2015年,研发小组便准备着手打造一款法律科技产品,但当时的目标并不清晰:“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做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智能机器人,为整理案件资料、整理证据提供便利。伴随着研发的成熟,我们到美国的科研院所和名校走访了很多学者、高端科学家,研发方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技术支持。”


2018年,当研发团队回到祖国准备项目的商业化落地时却发现,伴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国内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参与度降至冰点。姚荣武坦言:“这时,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痛苦的抉择,那就是是否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走,就会出现成本倒挂,项目进展将缺少资金保障,后续工作也将难以为继。”

困境之下,姚荣武带领团队遵循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面向B2B业务,找到了一个能够使所得覆盖成本、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模式。“从法律智能化角度来讲,企业法务是一块拥有无限可能的领域。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要把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线上化,就要考虑到电子签章、多方视频会议、多方文档协同、企业信息背景调查及风险揭示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B2B签约流程的整个环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通各个环节。”

▲ 上海策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战志超博士

▲ AI工程师李玄弘

律所、企业的痛点成为策扑智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上网签”平台着重解决的问题。律新社在现场通过策扑智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战志超博士对“上网签”项目的介绍,以及AI工程师李玄弘进行的现场演示了解到,“上网签”平台拥有多种技术创新:

 第一,AI智能法律机器人把关,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鉴别有法律风险的合同条款,并标识风险等级,供双方探讨,大幅度降低由合同条款引起的司法纠纷风险。

 第二,多人在线同步协同处理指定合同文本,显著提高沟通效率、降低失误概率。

 第三,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识别,标识企业风险,满足了解双方背景信息的需求。

 第四,多方视频沟通会议,合同当事方对指定合同文本同步沟通,提高效率。

 第五,合同签署过程系统可以全程音、视频录像,保留证据;采用法定电子签章(CA)鉴证,对合同的签署产生法律效力,防抵赖、防篡改。

 第六,提供46个大类、323个小类的各种合同模板10万余份,可覆盖各行业绝大部分场景。

用5年的时间精心打磨一件法律科技产品,这在整个法律科技研发领域也实属罕见。“AI是多学科的融合,平台研发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思想火花,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因为我们在做一件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教训可供借鉴,只能自己摸索、研究每一个问题,其间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法律本身是非常严谨的,如果达不到精雕细琢的标准,输出的结果有可能是无效的,是存在重大问题和风险的。”

姚荣武告诉律新社,研发团队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团队运营需要成本,在没有获得投资机构青睐之前,所有成本都需要由我们的团队来承担。由于小团队很难完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我们要不断招收新的工程师参与研发,这方面的成本也是逐步增加的。”
狂风骤雨之下,感同身受;光风霁月之间,与有荣焉。发布会上,姚荣武多次对支持项目开发的领导、客户和同事表示感谢,正是因为团队成员的坚持、坚守,才有了今天“上网签”平台首秀的惊艳。


03

转战AI领域

履行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各大法律科技公司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公益服务,缓解了各行业在疫情期间对于法律问题的困惑和焦虑,对于政府、企业、律师行业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策扑智能积极关注企业在疫情下得“签约难”“复工难”的问题,着力推动企业大数据和法律专业服务的AI赋能,努力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无边界协同、全场景协作的远程办公服务和打造全流程一体化和精准智能化的签约服务。


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法律科技行业也在经历一个寒冬。3月4日,美国明星法律科技创业公司Atrium宣布关闭公司,解雇了近100个员工,并将会把7500万美元资金中的部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姚荣武告诉律新社,法律科技公司往往会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与IT技术相结合。很多公司急于求成,认为把原有业务照搬到互联网上,就能够直接运用,而没有深度考察用户需求,没有考虑行业的特殊性,结果往往不符合用户的体验。二是法律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与行业领域、专业知识相结合,智能产品的落地必须与行业、专业领域深度融合。”

姚荣武认为,就产品研发而言,要想解决以上两方面问题,不仅需要工程师深度理解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对AI领域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将AI深度融入专业领域,否则就做不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姚荣武对法律科技如数家珍,很容易被人打上“IT人员”“科学研发人员”“法律科技公司总经理”的标签,但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姚律师”。姚荣武是法学科班出身,担任律所高级合伙人的他在律师业小有名气,研究科技纯属个人爱好。这几年,他也用自身经历向人们验证了“不会写算法的律师不是好法律科技人”。


姚荣武向律新社介绍,从2015年开始,自己就利用业余时间接触、学习AI算法,了解其功能。浓厚的兴趣和长期的积累也使得他对AI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结合多年的律师执业经验,他比一般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某一模型应用于具体的法律场景时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比律师更懂得法律问题可以通过哪些算法模型得到解决。只有达到这种认知,才能使产品经得起客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上网签”等法律科技产品使签约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使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简单明了,大大降低了企业、事务所的成本。姚荣武举了一个例子:“企业按照传统流程签约一份B2B合同,最终的成本会在2000元左右。但如果用‘上网签’,成本只有几十块钱,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避免了复杂的管理。”


对于未来,姚荣武充满信心:“策扑智能会继续以用户体验为基本方向,帮助企业解决现实中的签约、办公协作问题,降低成本,承担起作为法律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国的法律科技行业有着相当大的空间等待挖掘和开拓,希望越来越多的法律科技公司持续创新,催化法律服务新业态,带动法律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