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 | 王博
2018年11月7日,作为上海进博会唯一的知识产权主论坛,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发展大会“国际贸易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成功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有一位发言嘉宾在主题演讲中引用了《孙子兵法》的话来说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特别是“兵者,知识产权也”一句引发了参会中外嘉宾的极大关注与热烈掌声!他就是段和段专利法律服务团队负责人郭国中律师。
郭国中律师在国际贸易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
发表主旨演讲
作为上海市为数不多的中国三星级专利代理人之一,郭国中律师曾任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闵行办公室负责人。自2007年进入专利代理行业至今,他已代理了近2万项专利申请、百余项涉外专利申请、千余项商标申请、近百项商标复审案件。同时,作为知识产权律师,他曾经办过多件在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无效及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如苹果手机摄像头驱动装置专利侵权案件、避风塘商标侵权案件、世博会喷雾装置专利纠纷调解案等。近日,律新社特意采访了这位“80后”的年轻演讲人,听他讲述其团队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企业的用“兵”之道。
2005年,郭国中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后回到上海,在闵行区某中学担任了物理老师以及科技指导。业余时间,他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发明创造如机器人等,并多次获得上海市因特尔科技创新大赛奖项,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学校期间他自己还申请了多项机器人相关的专利。
2007年下半年,本着对科技创新及专利的热爱,他进入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成为一名专利代理人助理。在交达工作期间,郭国中师从时任上海市专利代理人行业协会会长、事务所主任的王锡麟教授,受到了专业的专利代理人训练。此外,他还于2007年考取了专利代理人证书,2008年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统计,2008年整个上海市拿到“双证”的不到二十人。
郭国中律师荣获中国三星级专利代理人
“知识产权的价值不在于对外展示获得了多少专利,只有进入专利保护领域、甚至维权成功才是专利价值的最好体现。”在从事专利代理人两年之后,郭国中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2008年底,他离开交达专利事务所,进入上海朱妙春律师事务所。在律所,他师从中国知识产权律师行业的泰斗朱妙春律师,并开始学着从一位埋头写专利文件的专利代理人转变为一名参与相关案件诉讼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律师。朱妙春律师乐于通过与高校、司法单位合办公益论坛进行经验分享的做法也深深影响到了郭国中。正是在朱妙春律师事务所的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加入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埋下了伏笔。
在律师事务所呆了一年之后,郭国中发现所里的专利诉讼案件不是很多,而深究背后的原因是当时国内尚未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维权环境,专利侵权问题比较突出,法院判处的赔偿金额也较低。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以为,与其多处奔波办理维权诉讼案件,不如靠着自身的专利代理人优势基础,侧重帮助企业做好专利挖掘布局和申请注册,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做一些基础的工作。于是他于2009年底离开了律所,进入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重新成为一名专利代理人。没想到,这一做就是8年。
在这8年里,他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动员召集身边的朋友同行组建团队(团队的第一个流程助理就是他在教过的学生),甚至一度在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上散发印着专利申请小知识的单张广告,向参展企业挨个介绍专利申请的重要性。随着李佳俊律师等同事的加入,团队逐渐扩大,业务也逐渐增多。在一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建议下,郭国中及其团队开始在一个科技企业家组成的协会中坚持举办公益的知识产权普法讲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企业在听取多次他的讲座后成为其客户,再经不断介绍,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客户不断增多,发展也逐步走上正轨。
郭国中律师及其团队举办公益知识产权普法讲座
“就这样,公司撤销了专门打电话找客户的市场部们,开始走举办公益培训、讲座来培养客户的路线。随后,公司的各个部门,如流程部、专代部、商标部、项目部也不断建立完善。”提起公司快速发展的那段时间,郭国中显得十分自豪。目前郭国中年均举办讲座超过50场,已成功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师资成员、全国第一期专利信息实务人才。
在服务企业等客户期间,郭国中及其团队不断创新服务形式,逐渐形成了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的服务思路:从企业创新的研发辅助、侵权风险规避,到专利的挖掘、布局,再到专利、商标申请,以及一些基于知识产权的政府科技扶持项目的申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郭国中也深度参与到企业的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中,即帮助企业通过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 29490—2013 ),目前郭国中已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国家注册IPMS审核员。
郭国中律师及其团队参与承建的
徐汇园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架构图
在此过程中,一些大型的专利数据库公司也找上门来要求合作。就这样,郭国中其团队凭借自身在专利挖掘布局上的优势,逐步与企业和数据库公司等三方共同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链。“如今,客户跟我们的粘合度都非常高,真正形成了客户的粉丝效应。”郭国中自豪说道。
“除了通过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提升与客户的粘合度外,我们主要与科技型园区合作,尽量避免点对点地与企业打交道。”提及其服务的主要客户时,郭国中表示。如今,郭国中及其团队已经是上海多家产业园区指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尤其在如863园区、交大慧谷和山谷优帮园区等园区中,极受企业肯定与欢迎。
他将其客户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❶ 2011年,在得知上海交通大学千余项专利申请开始面向社会招标的消息后,郭国中团队全力以赴,凭借自身经验及优势脱颖而出,成功成为上海交通大学专利申请服务机构。由于其耐心和细心的服务,已代理上海交通大学近9000项专利申请。“虽然收费不高,但交大的专利申请数量比较稳定,专利技术含量比较高,为团队在专利申请方面形成突出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郭国中坦言道。在服务上海交通大学过程中,郭国中也被学校聘为知识产权学堂特聘专家、技术转移特聘专家。
郭国中律师及其团队服务中国航天的闵行航天城
❷ 在上海航天集团资深知识产权专家的极力推荐下,包括服务航天产业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等在内的十余家航天研究所的专利申请都交由郭国中团队办理。
❸ 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创业公司等。在谈及为什么坚持做小企业的相关业务时,郭国中表示,一方面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知识产权助力中小企业成长为中大型企业。
在讲述中,郭国中向律新社讲述了一个最令他激动的案例。2017年 11月某日,在上交所大厅,随着一声洪亮的鸣锣声,上海一科技公司正式在A股主板上市。 而敲锣的人中除了该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企业高管之外,郭国中律师也第一次登上了企业上市敲锣的行列中。
一位知识产权律师为什么可以和董事长一起参与企业上市鸣锣呢?原来该公司上市前收到某公司的恶意阻挠,恶意阻挠方式是对该公司的若干项实用新型专利提起无效,并以此作为理由反映至证监会,从而企图影响该科技公司上市。在受客户委托后,郭国中律师及其团队坚持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维持所有实用新型专利有效,助力客户成功主板上市。他表示,看到客户的权利最终得到维护,他十分有成就感。
就这样,在郭国中及其团队的不断努力之下,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2015年被评为中国三星级专利代理机构,郭国中本人也在2016年被评为中国三星级专利代理人。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018年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随后,包括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内容在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8年进博会的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提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早在此之前,郭国中已经看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趋势。
郭国中律师及其团队
在国际贸易规则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的合影
其实,早在2014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MBA之时,郭国中一直在关注和思考专利代理人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知识产权律师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位置等问题。到2017年MBA毕业,他的思想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之前大家一直认为做知识产权律师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与死,因为一涉及到侵权,企业可能就要关门。而在读了MBA之后,我发现之前把自己当成航空母舰是错误的,知识产权律师顶多是一艘护卫舰,只能起到为企业保驾护航的作用。航空母舰还是企业自身的研发、市场和团队。”
“如今国家层面上有一个从强调专利数量,到强调专利质量再到强调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的趋势”,郭国中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大量的高端人才将涌入专利代理人的行业中。在激烈的廉价服务供应者竞争下,汉声的相对优势可能会在未来2—3年中丧失。正如郭国中在其MBA毕业论文《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中所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要由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向知识产权综合法律服务转变。而其论文最终的体现就是郭国中的专利法律服务团队成功成为段和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9月28日夜,在黄浦江一条游轮上,郭国中律师带领其团队加盟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经过8年,郭国中又一次回到了知识产权律师的职业道路上。提起2017年9月28日,那个加入段和段的日子,郭国中有点激动。他表示,当时加盟的欢迎仪式是黄浦江游轮上举行,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团队嫁给了段和段律所。如今,郭国中已成为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专利法律服务团队带头人。
提起段和段专利法律服务团队未来的发展规划时,郭国中表示,除了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分析评议、托管服务等一些基础法律服务业务外,还将加强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如单项维权应对、整体维权战略制定等方面的业务建设,通过开发功能软件,建设平台等方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
郭国中团队研发的“知鸽”专利信息互通系统
郭国中团队聘请软件专家研发的“知鸽”专利信息互通系统(www.ipbird.com)也在2018年11月10日进博会公共开放日当天正式上线。这是中国第一个实现“申请人”“事务所”“专利局”三方信息互通的平台,“知鸽”寓意“知识产权信鸽”,旨在架起“申请人”“事务所”“专利局”之间的桥梁,为专利申请人提供了高效、便利的申请服务。
此外,知识产权团队还将借助段和段这个大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如与各地办公室及其当地产业园区、当地知名高校合作举办专题研讨论坛,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为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如今,郭国中所带领的专利法律服务团队的专利代理数量已超过20000项,专利技术类别涵盖20个大类,其尤其擅长于电子、通信、软件、生化等方向,已服务的客户涵盖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小型企业等近1200家,主要服务地域涵盖上海、北京、广东以及浙江、江苏等28个省市。
2018年12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上,郭国中律师当选法定代表人、秘书长、执行副会长
郭国中目前还身兼较多社会职务,包括: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协会的秘书长、执行副会长,上海市闵行区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闵行区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闵行区科委特聘科技创业导师,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特聘创业导师,通过协会平台全心全意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举办各类公益知识产权培训与论坛,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在推动区域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奋力前行。
《孙子兵法·谋攻》中云“上下同欲者胜”。未来,段和段专利法律服务团队还将团结一致在专利挖掘布局、侵权规避、专利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发力,举办知识产权沙龙、重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诊断走访等活动,努力做好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护卫舰”,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