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师的十年公益路 | 律新社公益访谈

作者 | 谢珊娟

扫码分享

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这个日子在今天的解读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当我们把视角转向律师这个精英群体时,发现已经有许多律师早已加入到公益队伍中,回馈社会、捐资助学已经成为了不少有社会责任感律师的习惯之举。

2015年末,“东方大律师”、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鹏峰律师就和夫人刘启敏一起获得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的“希望工程2015杰出贡献奖”,在一同受表彰的名单中,还有成龙、濮存昕等社会名人。

张鹏峰夫妇2015年一次性向家乡宁夏希望工程捐款33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为母校中学宁夏中卫市兴仁中学援建学校图书馆(当地政府匹配投资200万元),另30万元用于中卫市海原县一中设立两个“宏志班”,资助100名学生贫困优秀学生完成高中三年学业。这是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15年度收到的单笔额度最大的教育捐款。据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之所以颁发张鹏峰夫妇“希望工程2015杰出贡献奖”,原因有二:一是对于一位律师而言,单笔捐助金额330万元不算小数额;二是张鹏峰夫妇捐资助学已经坚持了十年。

宁夏青基会的秘书长刘升祥就说自身经济实力决定了捐款能力,一个成功企业家一次性捐出三百多万元并不稀奇,但一个律师一次性捐出三百多万元则着实不容易。另外,律新社还了解到,张鹏峰、刘启敏夫妇自2006年开始,就开始在家乡通过与学校合作、小型教育基金会、直接结对捐助等多种方式资助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至今已逾十载,受助学生近230名。2013年6月至今,张鹏峰、刘启敏夫妇又在第二故乡上海展开了捐资助学活动,并与闵行区江川街道结对,关爱和资助8名父母为服刑人员的优秀学生。

当问及这位东方大律师为什么会十年坚持不懈做公益,张鹏峰笑言:“有人说我们律师是‘三无’人员,‘无情、无趣、无聊’。我也觉得自己的确属于‘三无’:不是太擅长社交,经常在家,要么研究案件,要么就呆在书房里,的确有些无聊;我女儿也曾对她妈妈说‘妈妈当年怎么就看上爸爸这样无趣的人’!无聊和无趣的本性改变不了,那我就做点公益,让自己不要再显得那么‘无情’。”我则点出这公益可是夫妇二人共同行为,不是“三无律师”一人所为,可不能把太太也列入“三无”行列!

这时张鹏峰收起笑容,认真地说:“我是‘三无’人员,我太太倒是‘三有’太太,实际上我家公益工作主要是我太太来做。我们夫妇不穷不达,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能够捐这些,说明我们夫妇有这个能力。我夫妇俩也有个共同心愿,就是要让公益成为我们夫妇的一种习惯,也让我们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

因张鹏峰工作非常繁忙,慈善工作便主要由夫人刘启敏女士负责。学生开学前几天,便是夫人刘启敏最忙碌的几天,联系直接结对捐助的近二十余个学生,将学费直接打到资助学生银行卡里,就成了这几天她的主要工作。善良而细心的夫人刘启敏,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受助孩子们脆弱的自尊心。

2008年,夫人刘启敏还专门把母校中学近八十岁的功勋老校长接到上海,陪同参观上海的巨大变化。次年,夫妇二人还组织母校部分退休老教师团聚和出外旅游。正如中卫市市长万新恒所言:“家庭搞慈善,妻子最关键!”

张鹏峰说,只要他们夫妇有能力,就会把慈善工作一直坚持下去。

事实上,律师做公益不仅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律师职业生涯的必备要素。在国外,律所和律师提供公益服务或者参加社会公益已经成为考核律师重要综合评分之一,律师履历当中一定要有公益内容。世界上最赚钱的律所——美国世达律师事务所,2014年收入突破24亿美元,在律所文化中强烈推出公益文化,要求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每年投入在公益活动上的时间不少于30小时。

近年来,律师行业协会都在陆续推出律师社会责任报告,推动律师参与社会公益,援助弱势群体。2015年8月《法制日报》刊文:十八大以来我国律师事业取得新发展新成就,27万余律师年均公益法律服务超230万件。

上海律师除了在法律援助公益支持之外,还积极参与了助学等各类公益活动。律新社了解到,上海已有不少律所和律师援建了希望小学,资助了困难学生,同时还参加了各类支教活动,成为社会上一道暖暖的爱心风景线。

张鹏峰

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律师协会理事,上海市“东方大律师”称号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上海市领军人才。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