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 | 黄佟舟
近年来,上海法律服务类社会组织迅速崛起,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中一个有序群体。十五家社会组织,一年就能平息、化解社会矛盾上万起,而类似这样的社会组织,仅在上海就有数百家。
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案例征集、网络评选,11月12日, “‘爱我中华’2018上海法治行风采系列活动之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秀”评选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律师协会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文汇报社、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主办,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与律新社协办。
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秀
征集活动于自10月12日启动后,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律新社收到数百家法治类社会组织的近千份社会治理案例投稿。经主办方初步筛选,16家社会组织的30个经典案例进入网投评选资格。经相关数据显示,共有12万多人参与投票。结合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审,社会治理经典案例TOP10和优秀社会组织TOP15名单新鲜出炉!
本次主题研讨会有哪些亮点? 上海市民心中最优秀的社会组织和 社会治理法治化好案例都有哪些? 一起来看看律新社现场带来的报道。
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秀”专题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发掘上海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典型,研究和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成果,推动案例库数据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研究。
由文汇报社、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主办,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与律新社协办的“‘爱我中华’2018上海法治行风采系列活动 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秀”征集活动于自10月12日全面启动后,引起业内积极关注,沪上数百家法治类社会组织投送了近千份精彩的社会治理案例。
经过初步筛选,主办方选出了16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的30个经典社会治理案例参与网上投票评选活动,这些组织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服务手段,解决了社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经统计,线上评选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支持,共计12万多人参与投票。
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秀
在线投票得到热烈支持
本次社会治理经典案例评选活动中,在专家们的共同商讨下,结合线上投票结果,共遴选出10件“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经典案例”和15家“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优秀组织”。研讨会上,社会治理方面的多位专家学者、沪上十余家社会组织的代表齐集一堂,分享点评社会治理精彩案例,探讨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常务副主任童潇、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方士雄、上海市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徐礼强、律新社总编、CEO王凤梅及文汇报经管办副主任毛依栋分别向获得荣誉称号的社会组织代表颁发了证书,用这样的方式向他们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
中国金话筒主持人钟姝主持研讨会
律新社总编、CEO王凤梅女士作开场致辞
律新社总编、CEO王凤梅女士在开场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活动背景,她表示,作为法律服务行业的新媒体,长期以来律新社在采访和调研中发现,社会组织正在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助力“平安上海”的建设。
本次活动旨在为法治化社会组织搭建展现平台,总结广大社会组织工作中的优秀案例和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更好地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未来的发展。
➤ 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陆立明介绍了他们抓住社区治理关键痛点、补足“三驾马车”短板,在杨浦区创造性地建立“业委会朋友圈”,解决小区管理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
➤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葛海英讲述了该中心在杨浦区首开“法治专员”先河,运用法治专员的专业服务助力街道居委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帮助居民自治建章立制,把垃圾堆一般脏乱的老旧小区整治成崭新的“谊居清情楼”的故事。
➤ “家和家家和、社会必和”,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维情社工服务中心首席“维情专家”明丽用这样的开场白,展示了维情社工中心立足社会最小细胞——家庭的稳定和谐,开展一系列工作,挽救婚姻25万余对,劝阻婚外情31万余起,劝退“第三者”1万余名,干预因情自杀7万余人的骄人业绩。
➤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秘书长甘妮娜介绍了浦东女律联多年来借助自身平台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浦东妇联妇儿维权工作、浦东各社区法治治理工作,通过“律师进校园”“公益遗嘱进社区”,打造“家门口妇儿维权驿站”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创新举措。
上海市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包志勤作专家点评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上海市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包志勤表示,法律类社会组织近年来正在成为社会治理工作的新主体,法律专业化、居民自治化开始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新方式,居委会、业委会等主体变成了社会治理、法律服务的新对象,在线化、智能化是目前社会组织经常运用的新技术。这“四个新”为未来的社会治理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 上海先行法治调解中心是由律师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发展成为以党员、专职律师为核心的法治类社会组织。该中心主任张劼阐述了该中心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员的核心骨干作用,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服务宗旨,实现社会柔性治理、有序解决争议的工作成效。
➤ 上海新闵调解事务所董事长江净则详细介绍了“全主体” “全配套” “全流程” “全方位” “全过程”的律师信访ADR五全机制。这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和信访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的一次全面创新,充分发挥了律师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程坚作专家点评
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程坚在点评中表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一方面可以体现法律的刚性规范,另一方面又在利用很多柔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关注人情人性、关注社会关系。程坚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四化”要求,在上海各家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效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 上海尚佳法律服务中心由尚佳律师事务所建立,中心公益律师何贤斌着重介绍了律师担任社区“法治专员”时体现出的专业性、中立性、合法性。据介绍,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由律师身份的“法治专员”向居民阐释法律问题时,更容易让居民接受,获得他们的理解,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 上海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行政主管夏沁维在案例分享中,从一起亡人事故的矛盾化解实例出发,详细阐述了福民团队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政社合力”,把矛盾调解的关口前移,创新调解手法,体现精准专业的法律素养等工作成果。
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米玲玲作专家点评
上海市律师协会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米玲玲在点评中向工作和奋斗在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第一线的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社会治理是社会矛盾化解业务研究委员会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米玲玲对尚佳和福民两家法律服务中心分享的案例也非常有感触。她表示参与社会治理、矛盾化解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毅力,做好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共情”,通过换位思考取得矛盾双方的信任。
➤ 上海杨浦区正诚律师调解中心秘书处秘书长包方主要分享了团队在律师参与调解,构成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现状方面的探索和思考。据悉,律师调解目前正处于新生和发展初期阶段,关于律师调解概念和模式的推广、法院对律师调解结果的司法确认程序、律师调解的收费模式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 上海杨浦区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主任张善美律师分享了社会组织工作中的理念。她认为,律师做社会组织首先要坚持“非盈利性”,要坚持以市民诉求为导向,通过律师的专业服务,在“政府——居民”的二元关系中构建“律师”第三元,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社会的各种矛盾纠纷。
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徐中振作专家点评
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徐中振点评道,杨浦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成果为我们带来了启示,国家正在为人民建设“高品质生活”,高品质生活除了物质生活、文化娱乐以外,更重要的是矛盾冲突的妥善化解。人民群众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这样的需求由谁来满足?今天的会议上找到了答案——法治化社会组织是担任这一使命的绝佳人选。
➤ 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哲在发言中描述了复恩中心针对所在社区外籍人士密集的特点,以外籍人士的法律需求为导向,有效处理外籍居民的法律咨询,提升人民调解员处理涉外咨询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境外社群的积极性,提高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的质量,实现了工作的可持续性,满足了地方政府的治理需求。
➤ 上海市黄浦区工商联(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秘书罗梦璇介绍,他们为会员企业建立了框架式的法律服务体系,把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法治化轨道,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并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失,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并持续、稳健发展。
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方士雄作专家点评
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方士雄点评时表示,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且领域广泛,可以大有所为。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求日益增多,需要有更多的实践创新,让法治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方式。社会治理要体现以人为本,好的治理在于拉近了与服务对象的距离,通过有效服务,最大限度地让更多民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 上海东方调解中心调解员曹丹、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屠新象、常青藤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许月义分别来自于几家人民调解组织,他们从各自的工作领域出发,分别介绍了人民调解在社区矛盾化解,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徐礼强作专家点评
在随后的专家点评中,上海市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徐礼强高度肯定了与会的各家社会组织的工作成果。他指出,社会组织长期战斗在社会基层治理的第一线,用自己的专业水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念服务广大社区居民群众,作出了很多贡献。
上海是一座超大型城市,社区基层是整个社会的细胞和神经末梢,城市的发展改革,离不开基层的稳定。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需要多元力量的参与。目前上海每年调解的案件有30余万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了93%,极大地缓解了司法机关“案多人少”的现状。这些鲜活的案例、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模式足以证明社会组织在未来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将大有可为。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常务副主任
童潇作总结发言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常务副主任童潇在总结发言中向百忙之中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和社会组织表达了谢意。他表示,通过案例秀评选活动,我们发现一大批法律类社会组织成为了目前解决社会矛盾的主体,服务的内容和覆盖的群体非常广泛。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运用了法治化和智慧化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把社会治理工作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
很多社会组织注重线上和线下协同化解矛盾,体现了社会治理“智慧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上海担负着改革开放先行者,创新发展排头兵的重任,需要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经验。上海未来要发展为“全球卓越城市”,社会组织的法治化、智慧化建设,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种“上海模式”“上海品牌”。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看到一道全新的社会治理网络正在形成,社会组织正逐渐成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主体。由此可见,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主体之一,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律新社会持续关注社会治理组织的发展!
部分社会组织代表作案例分享
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常务副主任
童潇为优秀社会组织颁发证书
文汇报经管办副主任
毛依栋为优秀社会组织颁发证书
律新社总编、CEO
王凤梅为优秀社会组织颁发证书
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
方士雄为社会治理经典案例颁发证书
上海市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
徐礼强为社会治理经典案例颁发证书
附录1
获得 “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
经典案例”称号的名单
1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法治专员辅佐小区居民自治 “垃圾堆”变身“谊居清情楼”
2 【上海杨浦区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专注征收法律服务及信访矛盾化解
3 【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建“业委会朋友圈”
4 【上海市浦东东方调解中心】交通事故纠纷赔偿 “讲法讲理讲情,尽全力保障矛盾双方权益。”
5 【上海新闵调解事务所】新闵模式: 律师信访ADR的“五全机制”
6 【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维情社工服务中心】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化解社会基本矛盾
7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专业让公益更完美 助力妇儿维权及社区法治治理
8 【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古北社区涉外法律服务 “专注‘老外’的特色法律服务模式”
9 【上海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亡人事件影响不断发酵 专业调解迅速平息波澜
10 【上海市黄浦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为民企依法经营保护产权提供智囊
附录2
获得“社会治理‘智慧化+法治化’
优秀组织”称号的名单
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律师联谊会 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维情社工服务中心 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 上海先行法治调解中心 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 上海尚佳法律服务中心 上海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 上海杨浦区天一市民诉求调解中心 上海新闵调解事务所 上海杨浦区正诚律师调解中心 上海东方调解中心 上海市黄浦区工商联(总商会)法律服务中心 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 常青藤人民调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