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群律师点赞!援藏接力棒,每棒都很棒!| 律新社律界公益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前,江苏第三批援藏律师团成员,来自镇江的万洪亮律师,顺利完成为期3个月的公益援藏工作,告别青藏高原辗转回到家乡。至此,镇江法律服务团队圆满完成为期1年的法律援藏任务。

自2016年10月以来,沈忱、王熙、沈世鉴、万洪亮4位镇江优秀青年律师,以接力方式先后奔赴西藏无律师县——山南市贡嘎县,为藏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用律师特有的坚韧、坚守和专业,让边疆百姓享受到高水平的法律服务,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这4位援藏律师都来自同一家律师事务所——江苏南昆仑律师事务所。”京口区司法局局长陈琳介绍说,我市接到法律援藏任务后,该所唯一一家报名,在零动员情况下,5分钟内就完成服务团队组建。这4位律师放下繁忙的业务,远离繁华的都市,舍弃优厚的收入,告别挚爱的亲人,远赴祖国边陲,为镇江律师参与社会公益、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援藏期间,他们各施所能,亮点纷呈——

01

第一棒  “法律进寺庙”全覆盖

2016年10月,4人中最年轻的党员律师沈忱,告别新婚妻子,打起法援贡嘎的头阵。沈忱是2016年市首届青年律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京口公安分局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

作为探路人,沈忱面临的环境最为艰苦。尤其到了12月份,当地气温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宿舍没有空调,没有取暖器,夜间要忍受的寒冷与孤独令人难以想象。

但沈忱没有被困难吓倒,仍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开展“法律进寺庙”活动是当地“法律七进”工作的重要一环,沈忱在县司法局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后花了6天时间,跑遍达龙寺、顿布曲果寺等12个寺庙,分别宣讲宪法、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7部法律法规,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学法、用法、敬法、守法,在宗教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每个寺庙用时半天,大的寺庙听众有四五十人,小的有20多人。为做到精准普法,我事先还进行了需求调研。”沈忱说。

达瓦、阿旺九美等十余户藏民因涉入土地转包纠纷,面临着土地被收回的窘境。为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沈忱花了半个多月时间,跑国土、农委等部门以及当事人家中调查取证。随后,他以相关法律为准绳,经过大力协调妥善解决了这一纠纷,藏民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而沈忱为此瘦了2公斤多。

02

第二棒  儿子这样喂她喝酸奶

接过沈忱接力棒的是王熙律师,团队中唯一一名女律师。王熙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2016年江苏省青年律师辩论大赛冠军。

王熙说,援藏期间,她最放不下的是自己30个月大的儿子,没事的时候,她就会拿出儿子的照片,仔细端详。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丈夫胡奥朋从幼儿园接回了儿子。母子俩通过手机视频聊天,刚聊一会,儿子突然把手里喝了一半的酸奶凑到手机屏里妈妈的嘴边……说到这,王熙有些哽咽。

王熙的丈夫胡奥朋也是一名优秀的80后青年律师。去年,他被省律师协会选派赴澳洲进修两个月,刚刚学成归来不久,王熙又踏上了援藏之路。

30岁不到的离婚妇女曲珍,由于家庭贫困实施盗窃,被判缓刑3年。王熙上门时看到曲珍带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其母也没有工作,便对其重点关照,利用集中教育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做好心理疏导。今年藏历新年,王熙带着价值500多元的食品、日用品上门慰问,帮助她们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此后,王熙又多方奔走,帮她找到了一份宾馆服务员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重燃了其生活的信心。根据当地反馈情况,截至目前,曲珍一直积极配合社区矫正,认真改造自己。

镇江律师协会副会长、江苏王学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学剑评价王熙“有人间大爱”,是绽放在雪域高原最美的格桑花。

03

第三棒  促成雪域高原送爱心

援藏第三棒沈世鉴律师,是南昆仑律师事务所最年轻的高级合伙人,镇江致公党党员。

援藏期间,沈世鉴和前任王熙律师接力,为贡嘎县2017年首个重大产业项目——托嘎高原紫青稞加工厂项目签约全程提供法律支持,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规避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镇江律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受到当地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这一首期投资5800万元的项目已于8月底开工,一年后可望竣工投产,预计投产第一年实现产值8500万元,5年后达到1.3亿元~1.8亿元,完成精准脱贫任务300人。

发现部分藏民特别贫困后,沈世鉴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联系致公党镇江市委组织部门、京口支部、丹阳支部、润州支部,送温暖献爱心。今年6月30日,镇江慰问团队抵达贡嘎县后,上午听取律师援藏工作汇报,下午不顾高原缺氧,马不停蹄驱车前往海拔3800多米的杰德秀镇果吉村,为3户特困家庭分别送上2000元慰问金。加央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没有工作,丈夫离她而去,不到两岁的女儿还抱在怀中。收到慰问金和水果、滋补品后,加央难掩激动心情,连连用藏语道谢。 

04

第四棒  海拔4998米景区普法

刚刚援藏归来的万洪亮律师,是南昆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党支部书记,曾先后获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市“两新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法润江苏”先进个人等荣誉。现为京口区党代表、市政协委员。

“援藏经历让我体验很多,感悟很多。”万洪亮告诉记者,9月30日,应当地旅发委邀请,他们一行4人乘车翻越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走进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景区,向景区的工作人员、游客和过往行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宣讲法律法规,接受法律咨询。在近6个小时里,作为现场唯一一名律师,万洪亮为数十藏民一一答疑解惑,中午吃方便面充饥。“景区海拔4998米,不要说我,连两名旅发委的工作人员都出现不适。”万洪亮说,身体不适时,他就到车里躺一会,待缓解后再度上场。当天,山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方旭对他们进行了慰问。

万洪亮还在贡嘎县司法局负责人陪同下,利用两天时间,走访了全县8个乡镇,其中贡嘎县海拔最高、最偏远的乡——东拉乡,乡政府所在地海拔4446米,开车单程需要2小时。经过不懈努力,与8个乡镇分别签订了聘期1年的法律顾问合同,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免费提供各项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从而使贡嘎县在西藏首家实现了乡镇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已解决法律咨询、提出建议等各类涉法问题近20件,“后期将由其他法援志愿律师接棒服务,我也会通过电话、微信继续提供支持。”万洪亮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