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仲裁好故事讲给世界听!第二届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聚焦变局与新机

作者 | 刘嘉敏 综合报道

扫码分享

这是一场仲裁界的高端盛会。

11月6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第二届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暨上海仲裁周开幕式隆重召开。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仲裁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联合承办。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仲裁组织、仲裁机构代表和仲裁专家学者莅临参会。



开幕式上,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正式揭牌;“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宣布成立,并签署《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合作协议》。来自仲裁界的大咖围绕国际仲裁的变局和新机进行研讨。

律新社了解到,就在本次论坛举办的前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发出了“各国携手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的倡议,强调中国将继续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以优质服务营造更好环境。

本届论坛聚焦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围绕“育新机,享未来”主题进行研讨,对于推进国际仲裁领域共同应对变局挑战、培育发展新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盛会释放了哪些信号?在新形势下,上海如何进一步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中国国际仲裁如何更好地发展?

01


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
探索南北双总部孕育新模式

高峰论坛能够在特殊时期顺利举办,不仅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切愿望,而且建立在我国对疫情全面有效控制的现实基础之上,充分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赵奇

由于疫情的原因,本届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以线上加线下的参加形式开展,围绕国际仲裁的变局与新机开展主旨演讲和专业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奇主持。中国司法部部长唐一军发来贺信。

熊选国

中国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司法部将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要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倡议精神,全面履行职能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涉外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仲裁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此,熊选国副部长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大力支持和培育国际仲裁中心,努力打造最受欢迎仲裁地和国际仲裁新目的地。

第二,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积极打造仲裁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对外讲好中国仲裁故事。
第三,加强资源统筹,积极打造有利于仲裁发展的法律服务生态圈。

于邵良

上海市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邵良代表中共上海市委政府,对与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仲裁制度历经淬炼,在全球经贸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讲法治、重契约、守规则是根植于城市深处的商业文化基因,在培育发展仲裁法律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推动仲裁对外开放合作为着力点,强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强化环境营造、强化人才支撑、强化科技赋能,为仲裁法律服务业在上海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更丰沃的土壤。

张慎峰

此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慎峰到会并致开幕词,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主席露西·里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秘书长安娜·乔宾·布莱特通过视频致开幕词。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的揭牌仪式,正式宣布“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并签署《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合作协议》。“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是由上海市司法局、江苏省司法厅、浙江省司法厅、安徽省司法厅倡议和指导,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南京仲裁委员会、苏州仲裁委员会、杭州仲裁委员会、宁波仲裁委员会、合肥仲裁委员会、马鞍山仲裁委员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建立和完善长三角地区仲裁机构的协同机制,引导和规范长三角地区仲裁机构健康发展,探索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的合作路径,提升长三角仲裁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提高仲裁行业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

未来,上海总部将成为中国海仲海事海商仲裁业务核心、品牌中心、宣传窗口和创新平台,与北京总部呼应,形成中国海仲“北京+上海”南北双总部发展格局,在国内率先探索国际仲裁机构双总部发展管理新模式。在合作内容上,长三角仲裁联盟成员将在制度改革创新、信心技术互助等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具体表现为:
一、建立仲裁制度改革创新协同机制。
二、建立仲裁信息技术共享互助机制。
三、建立仲裁与诉讼、调解衔接互鉴机制。
四、建立仲裁员选聘管理协助交流机制。
五、建立仲裁机构人才培养协作机制。
六、建立仲裁宣传推广共同支持机制。

陆卫东

上海市司法局局长陆卫东宣布上海市仲裁周开幕。他强调应加强行业国际交流合作,以更高水平的建设促进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建设,营造更优质的法律服务环境。未来一周,八个分论坛将陆续开展。

02


忆四十载峥嵘岁月稠
行国家战略发展仲裁路

俞卫锋

开幕式后的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主持。

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主席赵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知识产权争议和对外关系司司长伊戈纳松•卡斯特罗,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二级高级法官马东旭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改革开放的42年,于中国而言是第二次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包括经济、社会、国际仲裁等多方面领域。1993年,国家通过修改宪法方式确立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4年,中国颁布了首部仲裁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之前的15年间,从中央到地方,法律和法律性文件修改高达1500多部。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铺陈了极为广阔的道路。

周汉民

对此,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就中国发展国际仲裁的条件和意义发表了演讲。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中国的改革和开放为中国国际仲裁的发轫和发展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第二、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了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伟大实践;第三、坚持不断改革开放的步伐倒逼中国国际商事仲裁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三个意义意味深远,第一,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营商环境的提高;第二,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协同创新不断增强,意味着中国在世界治理体系的发言权不断提升;第三,推动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应沿着国家重大战略一路前行。

赵宏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主席赵宏在演讲中分析了当前国际法治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的挑战,指出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当下,国际商事仲裁事业仍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仲裁制度和规则处于创新和改革的活跃期,在疫情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国际仲裁将日益成为国际商事仲裁事业广阔的蓝海。

马东旭

“支持监督并重,创新司法审查切实提高我国仲裁公信力”是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二级高级法官马东旭的演讲主题,他介绍了有关仲裁的司法解释的出台、仲裁司法审查理念的发展,强调了中国法院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双向并行,不断加大支持仲裁的力度、维护提升仲裁公信力,共同推进仲裁法治建设。中国司法机关将继续落实仲裁制度改革的相关部署,不断支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仲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03


变局时代探索国际合作
法制与技术赋能仲裁未来

本次专题研讨会环节分为两个阶段,围绕“国际仲裁的变局与新机”开展专题研讨。由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仲裁和替代性争议解决委员会副主席刘晓红主持。

第一阶段为海外机构负责人的线上发言,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主席袁国强、国际商会仲裁院主席Alexis MOURRE、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主席Gary BORN、韩国商事仲裁院院长Ho-Won LEE、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副秘书长Kristin CAMPBELL-WILSON,参与该环节,实时隔空发表了讲话。

Alexis MOURR

国际商会仲裁院主席Alexis MOURR表示虽然当今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但是国际仲裁活动并未因此中断。国际商会仲裁院通过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内部组织架构重组、发出指南通知、举行线上庭审等措施,保持庭审顺畅、及时做出裁决,降低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主席袁国强深入剖析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国际仲裁形势变化中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深刻分析面对变化所必须采取的积极态度。

Ho-Won LE

韩国商事仲裁院院长Ho-Won LE提出通过采用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提高国际仲裁的灵活性,大大缩短仲裁程序时间,迅速解决争端,使仲裁更负有经济性,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提供了帮助。

Kristin CAMPBELL-WILSON

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副秘书长Kristin CAMPBELL-WILSON指出,仲裁行业也越来越需要国际合作,以更积极的态度探索、发挥仲裁机构的价值与作用。

第二阶段国内几大仲裁机构的负责人分享观点和想法,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陆春玮、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参与该环节并分别发表了讲话。

马屹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在研讨中指出,中国商事仲裁发展迎来顶层设计方向更加明确、上海打造国际仲裁中心城市目标更加清晰的重大发展机遇,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要主动融入和顺应变局,有效应对,在变局中坚守自身品牌和特色,积极利用变局带来的机遇谋求创新发展。

陆春玮

上海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陆春玮在研讨中回顾了我国商事仲裁制度近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仲裁法律制度总体规划已经明确,涉外仲裁法律配套逐步跟进,仲裁共同体趋于融合协作。对此,他提出了四个举措:一是法律制度层面,加快推进《仲裁法》的修订与完善;二是机制体制层面,逐步明确机构属性、改革管理制度以及完善内部机制;三是机构自身层面,在仲裁程序的架构上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仲裁服务需求;四是区域协作层面,借助“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等平台加强仲裁机构之间在仲裁员互认、培训、远程庭审等方面的合作。

李虎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在研讨中分享了当下国际仲裁看好中国市场及中国仲裁市场大而不强的机遇与挑战,建议完善仲裁法制、优化司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规范行业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国国际仲裁发展完善。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周敏浩为闭幕式致辞,他殷切地期望全球法律仲裁人在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和空前挑战中,携手共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翘首企盼中国仲裁从跟随世界仲裁的脚步,逐步开拓创新,直至引领未来。集世界之智慧,扬中国之责任,树上海之品牌,建亚太之中心,行仲裁之意义!
责任编辑:Susan  |  版面编辑:田
综合报道来源:上海市司法局、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全部留言 共0条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