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段永基、郁亮、段国圣、桂松蕾、刘光超、刘志硕、平凡、王小兰、张毅、朱德贞、张志洲、周远志,特邀嘉宾祁斌、杨健、魏少军出席会议。
以下为发言内容。
“十四五规划”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
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律师界,虽然主要从事金融和资本市场方面的业务,但不是处在经济的第一线,很难有企业家关于经济的直接理解。今天机会很难得,我选择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尝试着从十九大五中全会党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理解入手,就企业家可能碰到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层面,谈一谈我对十九大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粗浅解读。整个规划建议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是我们接下来五年乃至更更长时间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方针。细细读来,我认为有明显的六个特点:
(1)自主性。这体现在科技强国战略突显重要性,自主科技力量建设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内循环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提到经济的基础作用地位等方面,这也代表着中国发展将会走向更加独立自主,当然也会更加自强,意味着中国正在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2)创新性。这体现在规划建议中多次提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也多次提及新生态、新业态、新阶段等,还有数字化等提法,充满着对未来变化的新期待和创新的引领;
(3)平衡性。这体现在强调内外双循环,公共服务均等化,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结构性发展,城乡的平衡和谐发展,基础经济和创新发展的结合等方面,也体现在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包括雄安,海南的发展定位等等;
(4)发展性。这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行动和城市更新行动两个方面,包括把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提到很重要位置,强调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要,城镇化成为下一个五年经济重要支撑。还有文化和教育产业迎来进一步发展和和提升的契机等等;
(5)绿色(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调生态的稳定性、高效利用资源等方面。这也预示着十四五期间将迎来环保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机遇;
(6)安全性。这主要体现在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等。
第二层面,我尝试着谈一谈企业家在十四五这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能迎来的新发展机遇。我觉得,企业家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代,在六个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发展机遇:
(1)新技术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这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还包括数字经济领域,国家下一步必将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等;
(2)大消费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特别是在强调内循环的前提下,关注消费领域是绝佳的市场机遇;
(3)大投资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规划强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等;
(4)一些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规划建议指出,要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这里面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5)乡村建设行动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参与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参与乡村建设行动,等等,都存在巨大空间;
(6)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规划明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参与城市新一轮建设,改变原有的粗旷发展和简单介入的经济模式,又是另外一大机遇。
第三层面,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新的挑战。报告指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无疑是对企业家们最好的保护和鼓励。但是,因为我们仍然处在发展期,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且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必然还会有一些挑战和困难存在。
也包括六个方面:
①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科学配套的挑战; ② 要素市场不够健康有序充分的挑战; ③ 监管尺度不一边界模糊原则不明的挑战; ④ 税费成本运行成本过高并且不合理的挑战; ⑤ 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增加不可预测性的挑战; ⑥ 安全角度包括财产安全交易安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