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鸿程:恩师蒋勇千古丨忆·蒋勇

作者 | 廖鸿程

扫码分享

图片


我的恩师,中国律师界的巨匠、中国新生代律师的楷模、中国法律服务科技创新的杰出开拓者、天同律师事务所缔造者、无讼网络科技的创始人蒋勇律师,于6月22日下午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

我23日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即刻到蒋老师家中拜望了师母,征得她同意,24日上午到八宝山叩拜祭奠恩师,虽嚎啕大哭、痛心疾首,但时至此时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与老师认识至今已19年,我每一步的成长,都是在老师的指导、帮助和影响下完成的,老师之于我如兄如父,他的音容相貌和各种往事历历在目。





# 01

初识老师时是2002年,那时我刚20岁出头,只是一个从福建武夷山里走出来,未曾经受丰富职业训练、尚未毕业的孩子。即便如此,老师依然收留了我,让我作为实习学生在老师身边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

图片
我成为了天同004号员工

我有幸跟随蒋老师参与了天同筹建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过他的行政助手、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律师、主办律师、主管律师、合伙人,几乎干完了一家律所的全部岗位……他手把手带着我设计天同第一版LOGO、第一版名片、第一版信封、第一版宣传册、第一版内刊天同法律资讯;他手把手教会我写第一份律师函、第一份律师工作报告、第一份代理词、第一份答辩状、第一份法律意见书……

在天同,他现身说法告诉我“画图说案”的奥秘,让我体验到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工具在传统法律服务作业中发挥的神奇功效,让初出茅庐的我体验到了最高法院开庭的紧张与激动,让我感慨于“败诉后收到客户感谢信”的、交织着遗憾和欣慰的复杂心情,让我知道了死刑辩护直击灵魂的深刻意义。




在天同,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共同加班、共同出差的日夜,他在凌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和我讨论“德法相融、天下大同”“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力争做到最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




他培育了我全部的、生而为律师的人格。




图片
蒋律为我庆祝取得律师证

# 02

2007年,蒋律支持我到更广阔的市场中去锻炼。

图片
先后伴随我们师徒二人的台灯

他支持我加入兰台,临走时我向他要了他桌上的一盏台灯,希望他的光,能一直指引我。

当年我27岁,遭遇了执业生涯中第一个如今回想起来无比凶险的案件:康佳集团和盘古氏之间的工程纠纷案。正当我因为客户的重托、外部压力而犹豫时……蒋老师出现在兰台,我的办公室里。他刚下飞机,风尘仆仆,时光仿佛突然回到了天同那些静谧、从容的岁月,我和老师,我们俩分析案情、讨论焦点、制定计划……我的心,也在他亲和但坚定的声音中逐渐平稳下来。这个案件的此后四年,在老师指点的路上,虽然我屡遇难题,但从未动摇过,于是我们完胜盘古氏,最终保护了国有资产,实现了目标。

在那些“独当一面“的工作中,每当遇到难题,他都“正好在”。

# 03

2011年,老师支持我开办乾成,在向他汇报乾成的计划时,他表扬我“思路清晰、定位准确、乾成一定会发展好的……”让我好好干,有困难就找他。

在“乾成开业汇报茶会”时,他带领天同几乎所有合伙人一起来给我们加油。活动现场,蒋律带来了两幅他亲笔书写的对联:

一是,鸿程初展天同能制众厄,兰台蕴华乾成元亨利贞,总结了我的执业经历,并鼓励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是,鸿墐为正气程法半抔清水,乾坤生公义成始一片冰心,以此指点我们做律师、开律所要“有正气”和“有公义心”。

图片
蒋律为乾成开业现场加油

丁姐后来和我说,“蒋老师为了给你写这两副对联,想了许久……最终满意后成为现在的作品,并大幅装帧出来,亲自给你送到了乾成……”。




我满心感恩,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暗暗发誓,绝不负他的信任与期许。

就这样,乾成与天同成了“亲戚”,常常有各种协作。记得钟先生的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案件,记得与亚洲博鳌论坛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蒋先生的海南项目,都是他亲自对接、深入指导的,类似的协作已经多得无法统计了。

转眼间,乾成十岁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启动。我们始终跟随着老师的步伐,“相信信任创造价值”“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科技会改变我们”。

老师的执业风格、律所管理理念,至今且将持续深远地影响着乾成及乾成所有的新生代律师们。

图片
蒋律说:“管理律所是艺术,也是苦力活” 

# 04

2015年左右,我一直在思考法律服务如何与科技结合。而此时,老师刚刚创办了无讼,旨在为律师及客户提供协作平台,借助科技的力量为法律服务降本增效。

无讼的成立,深深地启发了我,随后我向老师专门请教了很多。我决定从“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又打不起官司的老百姓提供资金”这个角度切入,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争议解决作业和律师选聘标准化,创造本土化的“诉讼融资模式”。

他听完我的想法后,非常支持我,他认为这种模式,对当事人、律师、社会纠纷解决都有益处。他认为,既然技术已经改变了信息的创造和分享的方式,那么也必将改变法律服务的行为状态和市场逻辑,法律服务行业必将迎来一场技术革命,一些基础的、程序性的工作,是可以被机器取代的,但与此同时,技术应用将为律师工作降本增效、加深个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技术进步将在行业中催生出令人期待的新专业、新工种,每个人都可以在未来法律服务市场中找到新形态、新位置。老师鼓励我放手去干,同时又提醒我反思国外已有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还是那句话,有困难就找他。

我大受鼓舞,随即创始成立了帮瀛纠纷解决机构,并在成立一年后就获得了主流资本认可,随后获得司法判决的确认,直到今日“帮瀛纠纷解决数字平台”一直稳步成长,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指点和具体帮助。

图片
蒋律说“让我们携手开创法律服务新未来” 

去年,我得知老师身体抱恙,不敢再像往常那般打扰,只是偶有进展时找机会向他汇报。

每一次,他仍然都会用期待且积极的态度回应我们,并坚定地认为我们正在做一件于己、于人、于社会皆是有益的事情,始终让我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图片
蒋律说“相信技术的力量,遵循变革的逻辑” 

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没有今天的乾成和帮瀛。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师,中国法律服务科技发展方面还要晚好些年。

# 05

蒋老师您带领我经历的“第一次”太多了,给我的照顾和关怀太美好了,给我的启蒙教诲对我一生的影响太大了。

我已习惯在遇到挫折、困惑和成果的时候第一时间向您报告,我已经习惯了当自己有所懈怠时,马上看您的朋友圈去获得力量,您是我前进的灯塔!

遇到您,我何其幸运,是您给了一个大山孩子的重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对我的恩情重如山海。

如此大恩,我却已来不及报答。

您的生命弹簧就此静止了,但您所拉出的力量将继续伴随着我们前行。

就如同那盏灯一般,您的理念与愿景,定会薪火相传。

愿您在新的世界与先贤畅谈,并笑看人间。

愿您安息,也愿您拥有一场无梦的酣眠。

图片

天下先勇无畏让华夏有声
同心成蒋有爱为神州无讼


 


学生廖鸿程 致哀
2021年6月28日凌晨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