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青春,淬炼成才。
7月14日下午,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在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灏思瑞)举行,双方将通过搭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培养高素质的法律服务人才。上海市宝山区司法局高境镇司法所四级调研员康胜华、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陆小平、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王建民、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健、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敏文出席此次授牌仪式。

▲从左到右:陆小平、张健、王建民、康胜华、王敏文
上海政法学院向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授予“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牌匾,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篇章。

授牌仪式上,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张健主任介绍了灏思瑞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的工作成效。他表示,自律所创建以来,灏思瑞以社区型律所的形象扎根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律所提供传统法律援助案件以及开展创新型特色公益法律项目更是荣获第五届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的“公益创新组织奖”。针对此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事宜,张健提到,毕业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灏思瑞会积极为上海政法学院的学子们提供更加务实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并从“产、学、研”三方面全面培养法学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能力。
在现场,康胜华、王建民、王敏文均表示灏思瑞将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为上海政法学院的莘莘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为他们在未来法律工作中奠定扎实的基础。
陆小平充分肯定了灏思瑞的工作成效,并表示会积极支持上海政法学院与灏思瑞的合作交流,同时对宝山区司法局及高境镇司法所党委高度重视和支持高校在律师事务所开设教学实践基地表示感谢。陆小平提到,学院领导对大学生就职问题十分重视,学院学生70%来自外省市,高考成绩都十分优异,与上海本土学生学习能力各有特色。

目前,上海政法学院设有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六个法学类学院,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必须结合律所实践,学生们才能真正成熟地走向社会,做一名合格的法律从业人员。
会议结束时,与会人员进行了揭牌仪式与挂牌仪式,这也标志着正式上海政法学院与灏思瑞的合作正式开启。
据了解,上海政法学院是上海市属的一所以法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政法类高等院校,在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之外,还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各类诉讼或非诉案件的实践能力,并为此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近200个,其中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此次,上海政法学院向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授予“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牌匾,既是上海政法学院实践基地的区域拓展,也是对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的认可与挑战。

作为以“家事”为主的社区型律所,灏思瑞成立于2017年,至今还不满“四周岁”,而律所与其年轻有为的主任一样,带有活力而创新的基因,通过创新服务解决委托人的需求、化解委托人的焦虑,把律师的价值和社会治理的需求相结合;灏思瑞明确运营思路,在扎根社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女性视角,仅2020年就推出了“锦绣丽品”现代女红坊、新手爸妈营(新手爸妈育儿培训)、女性创新创业服务计划等多项思路清晰的特色服务项目。
而在开拓专业服务之外,灏思瑞也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本次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既是灏思瑞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也为灏思瑞自身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以法律职业化为导向推进学生法律实验和实践的应用化,能够引导学生以法律职业技能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应用能力,而法学生法学实习基地的不断建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如今,把灏思瑞的实战经验与上海政法学院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式相结合,共同推动法学基地的建设,是促进人才培养共赢、理论实践共促、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也将打造“校企+律所”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 灏思瑞:创新家事公益法律服务 普惠能顶“半边天”丨2017-2020中国律界公益优秀案例
◆ 用产品思维设计公益服务产品!灏思瑞所的“半边天”思路丨律新社专访
◆ 未来15年黄金赛道:律师专业公益参与社会治理乘风破浪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