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引擎。自去年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大企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合同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载体,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抓手。
今年以来,有多个行业的标杆企业将秀合同作为IT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企业数字化建设中,如:零售行业的可口可乐、三只松鼠,制造行业的天山铝业,高科技行业的衫欣集团、微海管理咨询,金融行业的南方基金等。
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合规风控”是企业智慧法务建设和合规体系建设中非常需要解决方案的痛点。其中,合同管理赛道持续受资本市场的青睐,走出了一条昂扬曲线。
秀合同表示,在国外,CLM市场走向成熟,行业公认的领导者Icertis在今年3月获F轮融资8000万美元,估值已超28亿美金;同赛道的Ironclad获得D轮融资1亿美金,估值超9.5亿美元。全球合同管理服务可寻址总市场规模(TAM)达200亿美元,且每年还在以35%的增长率快速增长。
已上市的合同管理类行业巨头也未曾停止技术进化的脚步。曾经主要以电子签名作为合同管理入口的DocuSign,上市后的一项重要举措就包括了对主打AI深度理解的合同分析软件Seal Software的收购,并随即在2020年发布了合同分析新产品DocuSign Analyzerr,将其合同管理业务引入AI智能时代。此外,2021年10月,DocuSign Ventures成立,将致力于对泛文本与合同科技领域中能提供互补性技术细节和方案的公司进行并购整合。

作为国内对标Icertis的合同管理企业,秀合同对CLM领域有着深度的理解和判断,提供合同从拟定、审批、签署、履行、变更到数据分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对合同进行抽取、比对、纠错、审核,实现了集“智审、智控、数智化”于一体的CLM2.0解决方案,满足了企业降本增效、合规风控、辅助经营的需求。
红杉(中国)资本合伙人郑庆生表示:“近年来,红杉非常关注企业级市场的潜力,海外CLM赛道已经到了规模扩张的成熟阶段,国内市场尚处于初期,潜力巨大。”
真格基金合伙人方爱之认为:“受疫情的影响,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合同作为企业经营数据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管理系统必然会进入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我们非常看好秀合同这样兼具技术与丰富行业经验的团队。”

秀合同创始人、CEO林开辉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合同管理方式还较为粗放,多为线下的管理方式,即使有信息化的系统,合同数据也是分散的,这就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风险;同时,国内又相对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产品软件公司,对企业的合同管理缺乏经验与洞察。秀合同则不仅将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合同管理相结合,还将先进的合同管理理念带入产品,让合同管理更专业,让合同价值呈现更优秀。”
而秀合同的合同管理智能中台(CLM2.0)正是对林开辉上述讲话的现实注脚。秀合同的合同管理智能中台智能版,提供智能比对、智能抽取、智能纠错、智能履约监控等AI深度分析功能,并对多样的功能模块提供可按需选择的灵活订阅方案,已将中国在智能合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提升至与美国同水平的层次。
本次秀合同A轮融资后,资金将继续用于产品研发和销售团队的扩建,以加速推进合同管理智能中台更多服务落地。
02
2021年,法律科技类行业的合同管理和文件处理赛道融资活跃。
同时,全球范围内合同科技领域近两年资本市场也保持了很高的热度,这将是对头部企业登录二级市场的预热。可以预见,在很近的未来,中国也将产生合同管理类上市公司,而其中e签宝是最具条件率先上市的同类企业。然而,合同管理领域的竞争远不会结束,随着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持续进化和深度应用,合同管理和文书处理将不断与合规自动化等其它领域产生横向融合。在企业管理数字化时代,上市与并购或许将成为常态。
1月 | Juro在A轮融资500万美元 |
airSlate在B轮融资4000万美元 | |
秀合同在天使轮融资2000万人民币 | |
第四范式在D轮融资7亿美元 | |
2月 | Evisort在B轮融资3500万美元 |
3月 | 幂律智能在A轮融资6000万人民币 |
法大大在D轮融资9亿人民币 | |
Icertis在F轮融资8000万美元 | |
DocJuris在种子轮融资300万美元 | |
4月 | 秘塔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未公布) |
5月 | Contractbook在B轮融资3000万美元 |
6月 | Yousign在A轮融资3000万美元 |
Lexion在A轮融资1100万美元 | |
7月 | 契约锁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未公布) |
9月 | e签宝在E轮融资12亿人民币 |
10月 | 秀合同在A轮融资6000万人民币 |
▲ 以上为今年合同和文件赛道一级市场融资情况的不完全统计
秀合同创始人CEO林开辉是国内知名电子签名服务商法大大的联合创始人,拥有数十年的企业服务经验,秀合同是其基于合同管理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开启的第二次创业。秀合同的联合创始人陈立清为法大大前CTO,拥有资深的产品技术经验,能针对企业合同管理现状给出全面的解决方案。
今年3月,法大大宣布完成D轮9亿元融资,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众为资本、大钲资本跟投。法大大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合同模板、合同编辑、智能审核、合同签署等,并同时整合提供线上司法鉴定及律师服务,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的线上闭环。
电子签名服务商另外一个实力选手e签宝今年也融资顺利。9月13日,e签宝宣布完成12亿元E轮融资,距离其完成10亿余元D轮融资仅相隔10个月。e签宝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原本需要耗费数日之久的文件签署环节压缩到只需几十秒。

目前,区块链也正进入合同审核领域,正在彻底改变签约、存证方式。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性、可靠数据库等特点受到法律界的青睐。
“区块链+法律”的一个天然应用场景是合同签约,国内也已经做了很多方式的尝试。相较于传统的纸质签约,区块链的运用是一个跃迁式的变化,而相较于电子签约来说,存证取证更加便利、签约成本更低。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在法律领域的运用是以在线化、智能化方式实现了数字正义。
去年5月,e签宝与蚂蚁链共同打造的区块链合同正式亮相。相比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区块链合同优势显著,蚂蚁链与e签宝打造的区块链合同,更安全、签约效率更强、签约方式更丰富。据初步统计,该区块链合同比市场上90%的区块链合同安全性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签名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其早已不仅仅是把纸质合同变为电子合同这么简单。电子签名作为新基建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已成为组织运营和管理效率智能升级的核心科技。这正是当前电子签名行业快速发展、资金砸向行业龙头e签宝的重要原因。

合同审核市场广阔,不断有新手入圈。
去年6月,“电子合同+云端法务”提供商律大大正式发布了集合同制作、审核、签署、管理与云端法务为一体的全流程电子合同SaaS系统,它以电子签名为基础、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将法律风控融入到成熟规范的合同流转过程,通过电子合同SaaS系统搭建起商务、法务和律师之间的协同工作平台,致力于实现合同制作、审核、签署、管理和法律服务全生命周期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降本提效,为商务交易保驾护航。
今年4月,专注法律领域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幂律智能(PowerLaw AI)宣布完成近6000万元A轮融资。幂律的核心产品 MeCheck,是一套AI与法律知识共同驱动的智能合同辅助审查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法务团队和其他有合同管控需求的部门进行智能合同审查和管理。幂律的核心能力是算法、知识、数据共同驱动的法律文本分析处理能力,通过解决合同“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两个环节的问题,提升合同质量、降低合同风险。
今年5月,法律AI办公工具秘塔科技对外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秘塔科技专门为法律从业者及其他文字工作者研发了包括翻译功能在内的各类AI办公工具,如今正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AI算法+专业知识”结合的行业护城河,团队正将技术积累和造血能力注入下一代产品MetaGO当中。作为一款文档自动化系统,MetaGO赋予了用户自主高效地生成个性化文档的能力,一键可生成多达上百份的专业文件。这样直线提升的文件交付速度,为各行业从业者大幅减少了无效工作时间。
03
从今年法律科技的融资信息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数据”“AI技术”“区块链”等当前热门的科技关键字频频出现,“法律+大数据”“法律+AI技术”“法律+区块链”等多项关键技术已开始出现、成熟并正走向市场。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法律科技发展的三大趋势:
当前,大数据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已经出现了诸如针对案例、法规、律师、企业等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估的技术与服务。相对于传统的法律信息的汇总、整理和检索,法律大数据更为核心的作用还在于可以帮助法律人对法律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法律行业存在众多法律法规、案例、裁判文书等数据,且多以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为主,符合Volume(海量)、Variety(多样)、Value(高价值)、Velocity(高速)的特征,因此非常适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法律数据的提取、存储、检索、共享、分析和处理,从而帮助公检法司、律师、企业等用户提升检索效率,并进一步挖掘法律数据背后的价值。

虽然法律服务一贯具有较强的技术免疫力,但是经过近几年法律科技发展的验证表明,倚重信息检索和逻辑推理的部分法律事务确实是AI发挥“聪明才智”的绝佳领域。AI法律服务已经在法律检索、文件审阅、案件预测、咨询服务等四大领域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为国内法律服务市场带来了重大结构性变革。
一是为律师提供智能化的工具,代替律师助理和法务秘书的部分工作,提高律师工作效率;
二是为法律消费者提供智能化分析工具,通过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智能化分析,为法律消费者精准选定律师;
三是直接提供智能化的法律服务,代替律师的部分工作,比如智能问答和智能文本,通过对海量法律数据的训练和学习,法律机器人能够自动回答常规法律问题,也能自动生成标准化程度高的合同文本。
例如,找大状创新性采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律师”的平台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法律产品和服务。2018年,找大状签约表演艺术家高明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成立之初,找大状就深耕互联网技术,获得在线服务、运营管理、AI法律机器人等方面的二十余项软著,智能合同审查等多项专利,先后完成天使轮、A轮达晨创投近亿元投资。发展至今,找大状累计服务30000家企业会员,成为规模最大的企业服务B端服务商,目前在职员工超1000名,其中法务服务人员就有近200名,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成立超过300家运营中心,年收入3亿,成为法务科技头部公司。

一直以来,法律是一个高度垂直的市场,知识壁垒高、从业人员少,是一个很难进行科技创新的小众领域。不过,在当前席卷全行业的“数字化”“分享经济”的风潮下,法律行业也已开始了数字化进程,火热的创投资金涌入、各类数字化工具和产品纷纷面世就是最好的例证。
科技的进步将改变每个行业,法律行业也不例外。法律科技化、数字化意味着法律将与科技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AI技术、电子签名技术等新技术将直接作用于法律服务的核心部分,解决现有法律服务模式中的难题,在法律服务行业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全新的科技法律服务行业就此产生!
第六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即将来袭
本届论坛将延续传统,发布《2021年度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聚焦企业法务治理数字化、律所治理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以及品牌数字化,共同探讨产业互联网发展新趋势。
今年11月28日,广邀八方来宾,继续上海论道!
此外,从11月28日-12月28日,律新社将联合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联盟共同推出 “2021法律服务产业品牌月活动”,将组织各类品牌沙龙活动以及直播活动,走访律所、法律科技公司等,共同推动行业交流、法律服务行业品牌化,共同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数字治理。
庄子《逍遥游》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已成趋势。顺势而动,御风而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