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早晨,一缕阳光穿透窗户,照到书桌上。
一眨眼,一个月过去了。这个月我在书桌前酝酿了很多文章题目,没来得及写完,但今天的《法者仁心,冬日暖阳》我决定写完,与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刚过去的11月很特别,我们经历了很多未来载入“律新社发展史册”的故事。我们也深入学习思考了新媒体的法律与合规知识,也请专业人士梳理了相关条款,进一步推进沟通。
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朋友的关怀和问候,大家给予了各种慰问和发展建议。经年累月的知根知底,这些最朴素的信任无惧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倍感温暖和信心。
当我们谈论一些概念边界时,常常会架上很多复杂词汇,但是回归到常识和感受中,其实又很简单:以人为本,以仁为本。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道德境界。“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仁”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中华国学精粹,事实上与我们追求的法治精神内核一致。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误解时,难免愤懑。但是如果直视这些情绪,我们可以发现万事无常,皆有转机。
因此,当我们选择看到“仁”时,我们就会感受到“仁”的力量。
这个月,我作为评委参加了第五届上海市企业法务技能大赛的全程多场评审工作,看了在沪央企、市区两级国企、民企、外企报送的105部视频作品,对法务文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些日常低调的法务人其实也一直在追求价值创造,他们的工作成果也是社会公众法治获得感的重要支持。
12月2日,由市法宣办、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共同主办,上海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法治天地频道承办,律新社、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北京尚公(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五届上海市企业法务技能大赛决赛”在五里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经过大赛组委会组织的专家两轮评审,最终确定了24部作品入围本次决赛。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情有理有法,动情动人动容。最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了公司法务人员的“仁人”思维。在已有的规范和不断变化的人事中,如何找到最佳处置方案,既能坚守法律法规又能让人心安服气,平衡处置方式不仅彰显了法务智慧,更彰显了人文情怀。
荣获一等奖的三个作品更是体现了这种风范: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作品《抉择》讲述了一位员工在出售银行个人信息数据的“诱惑”和家里人生病急需钱款之间“抉择”,最终通过法务同事的普法和温暖帮助,帮他度过了人生两个难关,让人感到法的威严和人的温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扛起一座山》,更有历史画面。讲述了雷神山建设中,法务人员为工地建设者的工伤申请所做的“特别通道”处理,看似“特例”,实则是稳大局之举。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拍摄的《微光—百联集团法务人员的一天》,也是如此,从一个新进法务人员的视角,从为老百姓处理预付费纠纷这些小事上,体会如何真正用法律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让人心安服法。
诚如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盛雷鸣在总点评中所说,这些视频很好地展现了法务技能的价值,而那些让人动情的地方最能彰显法务人的智慧和温度。
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培新更是以“价值高于技术”作为致辞的主题,强调法律人不要为条规所限,从常识中也可以获得判断和勇气,这些思维方法会让法律更彰显价值。
其实,看完这些视频,于我也很受益。事实一再证明,我们根本不必拘泥在某个概念上,只要回归到人和仁中,自然有正道。
回到工作中,这个月我们边处理突发事件,边忙活各类活动:与常年合作伙伴一起组织普法活动,策划新品牌计划(相关文章:一口气办4场公益普法活动!在这个宪法宣传周里,这家律所让法律更有“温度”);策划拍摄一部年终视频大片;完善一份做了9个月的行业报告,深感精英能量与治理潜力;参加一部法律纪录片电影的拍摄;参加行业内运营课程观摩学习……
我们留心观察,其实,周围“法者仁心”甚多,这些活泼泼的生命能量都在积极推进一个更完善的云图,汇集向善向上的力量。
事实上,六年来,律新社已经链接了很多精英专业人士,他们的专业品质和君子之质值得被看见。因此,我们也深受启发,酝酿构建一个联合出圈计划,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真正的“法者仁心”,感受人文与逻辑之美,共建一个美好生活圈,共同富足。这个计划的目标是,更有效地让法律价值惠及美好生活,让更多人能自在怡然。
12月6日(周一)上午,我们将参与一场开庭,亲历名人诉讼与“新媒体知识产权”热点话题,敬请期待,后续专题探讨; 12月8日(周三)下午,律新社将推出“律新社精品社友汇首期私董会”,探讨律新社精选首批“千名法律精英”出圈计划; 12月10日(周五)下午,华政律师学院、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和律新社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这是宪法宣传周,律新社的部分活动安排。
年前更多活动安排,正在排期中,敬请期待!
回归本质
法者仁心
共享共建
没法不爱!
关注律新v品,继续寻找走散的好友!
END
作者 | 王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