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梦想起航助力行稳致远 法律讲座走进师生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校园是一代代“主力军”掌握本领、萌芽人格的地方,也是他们航向未来广阔天地的“总码头”。如何做好学生与学生身边人的法治教育,让未来的“主力军”们行稳致远,一直是灏思瑞在社会普法公益实践当中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上海政法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灏思瑞特邀本所律师、上海政法学院王建民教授走入校园,为高境三中的师生们带来一场“梦想起航,从行为规范开始”的法律讲座,拉开了本次宪法宣传周的帷幕。
王建民在事前就如何组织这场讲座做了认真思考,在他眼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从懵懂的少年时代逐渐成熟、最终走入社会的过程。在社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些“成长的烦恼”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逐步化解,有些“行为的困惑”却超出了一般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专业机构的介入。学生在校园内每天接受学科教育,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当中,却甚少有机会能够得到系统、健全的法律知识培训,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要性。
基于这样的想法,王建民当天的宣讲抛开枯燥繁难的抽象概念和逻辑辨义,从“知法”“懂法”“守法”三个角度出发,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专业易懂的法律盛宴。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王建民每次进校园必讲的法律条文,他利用熟稔的法律知识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向一百多名在座师生重点讲解了“家庭暴力”“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校的管理、保护义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谈到近年来社会热议、家长担心的“校园霸凌”现象时,他透过生动真实的场景代入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学会“主动避险”——区分什么是正常的同学矛盾、什么是越界的校园霸凌,并且如何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此外,他还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法律条例告知学生们何为不良行为,如何做到明辨是非、控制冲动,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范和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在这场双向普法的讲座现场,师生认真听讲,时而笔记、时而讨论,在王建民的带领下,学习以法治思维来思考自身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规范。
02 落实公益普法无边界 打开军地交流新视野
灏思瑞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7年,今年刚满“四周岁”,作为一家立志服务基层社区的年轻律所,自带触觉敏锐、充满干劲的基因。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灏思瑞做公益的视野甚至比不少老牌律所还要开阔。
过去不少律所参与公益普法实践活动,大多面向一般社会群众,程序也较为固定,很容易变成“跑马灯”“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对于一些具有特殊社会属性或封闭性较强的单位的法律需求,更不甚了解。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健不这么看,他认为既然要扎根社区,就要扎根整个社区,法律服务是这样,社会实践也是这样,不能有服务的“视野盲区”,更不能有公益的“编外群体”。
在本届宪法宣传周当中,张健律师便跟随着高境镇司法所的宪法进军营主题活动,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2501部队,送上法律讲座和民事咨询。
在活动现场,张健律师不但对军婚保护和英烈保护等主题进行了法律知识分享,更就部队官兵所关心的身边问题给予了专业解答。战士们挺拔的身姿、认真的眼神更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张健说,部队军人保家卫国,为百姓的安居乐业付出青春与汗水,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原本也是普通的老百姓。有些军人的老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接触的律师不多,对于老家宅基地如何维权、父母各类抚恤如何发放等问题,没有法律渠道去了解。在军营的大家庭中能够得到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战士们都倍加珍惜。今后他们可以集中问题,我们可以按照约定时间免费去给军人做法律问题解答,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应该找什么人、如何解决问题。只有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才能让战士们更加安心地服役,为巩固祖国国防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并不是灏思瑞第一次走进军营,在过去的四年当中,他们已经有了数次经验。多年来,中央及地市各级政府倡导拥军拥属,出台了不少好政策、实意见,部队军人作为“军”的角色有国家力量作担保,而作为“民”的需求更期盼着专业社会力量的关注,公益普法作为新时代军地交流的一座新平台,让这种需求和力量找到了一次对接的契机,打开了军地交流的新视野。
03 人民调解队伍由点及面 优秀经验有传承有发展
自律所创建以来,灏思瑞以社区型律所的形象扎根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律所提供传统法律案件援助以及开展创新型特色公益法律项目的做法更是荣获第五届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的“公益创新组织奖”。
能有这样的定位、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今天,律所这一行在公众的印象中,商法、税法、知识产权方向的律师高大上、效益好,而从事家庭调解、社区调解的律师很辛苦、很吃力。
但是,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一块地砖,更是一面镜子,地砖缺不得,镜子要常照。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大幅提高了对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自身机构改革、树立以最大便利服务百姓的意识的同时,也在纷纷引入优秀社会经验共同出谋划策。
事实上,六十年前我们就已经有了好经验!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强调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其基本做法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枫桥经验”推向全国已经六十载,在各地基层生根发芽。本届宪法宣传周期间,优秀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揭牌仪式的举行就是高境镇继承“枫桥经验”的一个优良成果。
此次成立的优秀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是在朱志仁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发起的。朱志仁同志是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完成了上千批次的法律咨询与矛盾调解,是地区民情的“活地图”。成立以朱志仁工作室为基础的优秀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以“集训+实战”的方式以老带新,锻造一批“通政策、懂基层、有办法”的高素质乡镇调解员队伍,标志着高境镇人民调解队伍由点及面的良好发展势头。
灏思瑞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作为扎根宝山的本地律所,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见证并参与了高境基层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并深刻地体会到,在从一元治理转为多元治理的基层法治建设格局中,时代在制造机遇,政府在促成机遇,而以律所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力量正在把握机遇。从进门入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到分担社区民事调解,灏思瑞与司法机关、居委会、人民调解员密切合作、互通有无,妥善排解了一大批基础矛盾,为高境成功打造基层法治建设的金名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收获了官方和群众的认可。
揭牌仪式后,作为基地指导老师的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健律师为与会群众进行了宪法知识宣讲,包括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地位、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指导意义及其对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聆听了张律师的讲座之后,与会群众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更在接下来的宪法知识竞赛问答中,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形成了热烈而良好的互动氛围。
04 “志”愿同行,“趣”享文明高境 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引人流
在基层普法宣传的整体格局当中,志愿者服务是其中重要的一块拼图。近年来,灏思瑞在做好自身业务、为基层分忧解难的同时,更一直致力于打破社区边界、面向整体居民的志愿者公益实践。
本届宪法宣传周期间,灏思瑞还参加了由镇文明办发起的“文明实践在社区”主题实践活动。
俗话讲:“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和文明生活的习惯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养成,遵守交规、安全出行、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文明倡议要天天讲、天天做,本次社区主题实践通过宪法图文展加趣味游戏的形式吸引了周边居民的踊跃参与。
作为共建志愿者单位的灏思瑞在活动现场接待了大批群众的法律咨询。他们都是高境周边的“老”居民,却是咨询业务的“新”朋友。有不少是随着人流来到这里,看到有法律咨询的席位便坐下来问一问,灏思瑞的志愿团队以案释法、以法论事,一一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其中有低保申请困难的老人让人心生动容,志愿者律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抚恤规范,不厌其烦地为其想办法、出点子。“能帮上一个是一个,能解决一个是一个,我们在这里能做的就是为不熟悉相关规定、不知道怎么查阅资料的他们指一条路。”身处活动现场的志愿者律师这样说。
本次主题实践将宪法日教育、文明生活宣传、公益志愿服务三者相结合,以社区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推向基层,灏思瑞作为共建志愿者单位,深切感受到居民们想要学法、知法的热情,以及懂法、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渴求,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中,法律咨询这一“窗口”还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本届宪法宣传周——法治社会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由基层政府单位与本地律所共同发起、精心策划,在多个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密切配合下,有效利用较为集约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了一次创新而有益的合作。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面对面接触”,进一步夯实了高境镇辖内多样化人群学法、普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巩固了高境镇继续成为宝山法治社会教育好模范的角色,也为未来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作为立志扎根基层、为社区提供专业、高效、优质法律服务的一家律所,灏思瑞将一如既往地承担公共责任,参与法治社会教育公益实践,在实践中集新思、谋新划、出新招!
END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