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多部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反家庭暴力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上海市婚姻家庭类纠纷涉家暴类纠纷的占比显著下降。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涉家暴类纠纷48906件,占婚姻家庭纠纷总数的26.7%;全市法院裁定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157件,占申请件数的58.80%;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成立了25个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具《家庭暴力告诫书》1149份,有效实现对弱势当事人的合法保护。 01 多方共同干预 助力闭环管理 公安机关是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负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吴泾派出所副所长陈立豪介绍道,去年以来,闵行区公安分局与区妇联联手,在妇联牵头下,以吴泾镇为试点,成立了由妇联、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社区办、辖区各居委共同参与的反家庭暴力联合调处小组。 联调小组制定了《吴泾镇反家暴工作调处规范》,明晰了各部门在反家庭暴力工作中的职责,并在“平安吴泾”APP上借助“钉钉”平台,设计了反家庭暴力调处工作流程。 在流程中,除了公安机关的处罚、调解之外,还加入了心理辅导、社会救助、社会帮扶、司法援助的介入,联调小组各部门处于流程中的不同环节,案件处置信息全程网上流转,自动生成工作台账,这大大提高了家庭暴力处置的工作效率,明确了反家庭暴力处置的权责分配,真正形成了工作合力,实现了涉家暴案件的闭环管理。 02 开展庇护救助 共建温暖港湾 在家庭暴力的漩涡中,家庭暴力临时庇护所就像一个避风港,能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短期安全的安身之所,帮助受害人脱离暴力侵害或威胁,得到喘息的机会和时间。 上海市杨浦区妇联权益保障部部长傅勖文表示,早在《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以前,上海市就已经建立了两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杨浦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庇护所是在杨浦区妇儿工委的牵头协调下,由区妇联、区民政、区公安、区司法、区法院、区卫健委、区教育、区综治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成立的。 在后续的工作中,庇护所逐渐形成了妇联牵头、民政主管、救助运行、公安与司法等部门综合联动的反家庭暴力工作模式,为当事人提供医疗救助、临时庇护、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综合服务,特别是对于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都可以为受害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无需审查经济情况。在妇联安抚、民政托底、心理疏导与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完整架构中,各部门齐心协力,为弱势群体建起了最温暖的港湾。 除此之外,上海市妇联权益保障部部长陆荣根还推荐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他表示,“12338”是由全国妇联设立的全国统一号码、统一规范的妇女维权热线,主要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婚姻、家庭、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并受理有关妇女儿童侵权案件的投诉,是广大妇女儿童的“娘家人”,只要有困难、有需要,都可以拨打“12338”寻求帮助。 03 律师专业参与 帮你依法维权 在整个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流程当中,法律援助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一环。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援助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 遇到家庭暴力时,专业的律师能够为受害人提供更大的帮助。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是一家专注于婚姻家事领域的律师事务所,其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桂芳芳律师有着丰富的法律援助及涉家暴案件办理经验。 未来,上海还会继续加大对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妇女人身安全。将进一步依据《反家庭暴力法》,落实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政府责任,建立健全反家庭暴力多部门合作机制,常态化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不断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惩处、救助一体化工作体系。建立家庭暴力警情分性别数据平台,使家庭暴力案件处置率保持在100%;加强对司法机关、民政部门以及妇联干部、医务人员、学校教师、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的作用;加大对侵害妇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包括在网络和新媒体中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整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建立相应案件的有效识别、处置和防控机制;加大对性骚扰和性侵人员的惩处力度,健全工作场所和校园的暴力和性骚扰的防治体系,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心理援助。 家庭暴力是复杂的社会问题,预防家庭暴力仅靠受害人自身乃至单个组织或分散的力量,都很难实现。由妇联牵头,多部门联动,向社会力量借智,共同构筑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社会预防网络,才是可行之策。相信经过多方合力,可以不断激发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家庭暴力受害者自我维权的能力,筑牢反家庭暴力安全防线,助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和谐文明幸福家园提供正能量。 END 来源丨海上妇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