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年,短视频成为媒体主流形式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很多律师都很想知道:律师到底要不要大力进军短视频赛道呢?有一位新媒体人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各位律师,我是伍小仙,一个关注法律圈的新媒体人。我是学法的,在公众号最红火的时候开始做法律新媒体,后期进入MCN机构,参与短视频制作和线上课程制作。
2021年8月,我决定在业余时间做一个自己的法律类短视频账号,定位是:了解律师的新媒体人。2021年11月,我决定放弃。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律师在纠结要不要大力进军短视频,我认为我的经历对大家来说比较有价值所以来分享一下。
我以前虽然参与制作短视频,但我的工作是写文案/脚本,我不负责出镜。我们的视频拍剪,后期制作是由另外的同事完成。
高配:编剧,导演,道具,运营,演员,化妆师,配音,美工,剪辑,摄影。
中配:内容运营,演员,视频制作。
低配: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超级小编。
当我要做自己的账号,我必须一个人负责脚本,出镜,拍剪/后期和账号客服工作,我必须成为上面截图中的超级小编。
我一直掐着时间做短视频,然后我发现:一个1分钟的视频,从确定选题到撰写文案,再到拍摄,剪辑,上传到各个平台,我每次至少要花4、5个小时。有的视频留言特别多,我要去互动,那更是忙到无心搞正职工作。
另外,如果我想要视频有好的呈现效果,我必须追热点。如果我想要账号有好的互动效果,我最好日更。这对我来说非常耗费精力。
我知道很多律师上阵搞短视频,基本也是光杆司令。所以建议各位想一想,前期,至少三个月,你能接受这样的时间支出吗?
可能有的律师会想:精力不够,请人来凑行不行?我能不能让助理上,或者我去雇新媒体人搞兼职?
为了加快我制作视频的速度,我试着在网上找能帮我拍剪视频的摄影师。
我在一天内联系了几十个摄影师。一开始,我没拍摄场地。如果对方提供拍摄场地,那得加钱。如果我找好场地让对方来拍,我得付场地租用费,还得报销摄影师的路费。一个1分钟的视频,3、400块钱搞定都不错了。
摄影师通常可以把视频后期剪辑包了。问题是,水平好一点的摄影师,纯剪1个1分钟的视频要收150-200块。收费几十的也有……剪得还没我好。
最糟心的是,本来我拍好视频之后自己剪辑自己上传,一气呵成。多了一个伙伴之后我必须通过网盘跟对方共享视频,我需要把剪辑意见整理好发给对方。这个交互过程很费时间。
有一次我和一个摄影师来回传视频,沟通意见用了几个小时。最后意见全部确定了,对方说自己到点了要休息,视频要第二天才能发我。就这样,原本4、5个小时可以发出的视频,愣是用了30多个小时。
所以,找兼职合作的小伙伴,你必须要熟悉对方,了解对方水平,花时间跟对方磨合。没这种心理准备,不要轻易尝试。
那招个全职呢?如果你资金充足,确实可以招全职新媒体人来干活。不过,实话说,在一线城市,现在新媒体刚入行工资就7、8000起跳,律师圈里给出的薪资对技术娴熟的新媒体人实在没啥吸引力。入门级人员没有总监级视野,没法系统规划账号。这一点长期危害比较大。
除了前面这两点,还有一点特别让我心寒:点击量最高的视频最容易被和谐。
比如,紧追热点,讲大案,要案。我蹭过吴亦凡、劳荣枝、吴谢宇的热点,然后视频播放量到一定量级就被和谐了。对抖音和小红书来说,这样的视频负面情绪重,容易涉黄、涉暴,容易出现耸动画面,不够正能量,从一开始就不太受欢迎。
这种内容本身也容易触及社会敏感问题,甚至触碰政Z红线,更适合官媒播报。这是最麻烦的。
也有流量,确实会有人来咨询。不过,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一般是来做简单咨询的,特点就是案子杂,人没钱。几百块一小时的咨询费,他们基本不会付;他们可能就欠别人几千、万把块钱,不大可能再高价请律师;成案子了呢,异地弄起来很麻烦。

除此之外,他们一般是同时问好几个律师,只要有人免费回,你就挣不到钱。如果你愿意免费做咨询,你倒是可以从早做到晚,然后……颗粒无收。
那讲点冷门法律知识呢?比如,讲讲中国律师为什么不戴假发。这种内容也有流量,但用户可看可不看,很难转化,当成兴趣做倒是可以。
但你应该不知道,抖音粉丝排名前几的法律博主“小华说法”“何伟律师”都是他们孵化的。他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孵化法律博主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员工告诉我,即使到了这样的体量,他们依然存在盈利难的问题。他们还说,一个博主只要打上法律的标签,后面接广告就会难很多。
◆ 抖音顶流法律博主李叔凡律师最近在狂卖冲牙器。
◆ 微博知名法律博主法山叔有近400万粉丝,他也是知乎头部法律博主,但他做新媒体的年营收只有几十万。
◆ 老牌法律博主——法律先生是最早开始做法律新媒体的人之一,但他之前的盈利项目涉及出海,受疫情影响挺大。并且,他做新媒体更像是用律师的收入砸钱做品宣。
说实话,了解完这些信息,我基本不幻想自己能在短期内成为知名法律博主了,我只想把这当成兴趣和副业来做。
当网红,你的能力就需要偏向传播。当律师,你就需要精于专业知识。
我知道很多律师想要成为斜杠青年,但我个人的社会经验告诉我,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并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内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新媒体永远像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理性却总是在洪流中占上风。
我试用过几个平台的付费咨询。我认为很多咨询比较简单,付费20元左右1小时成交率会很高。律师每天回答10个问题,一天收入200块,一个月收入至少6000……空闲时间做做也还可以。
我在新媒体账号上被问的都是一些基础问题,比如:①我想要离婚,第一步应该怎么办?②孩子还在吃奶,我是收入比较低的妈妈,孩子会归我吗?
我之前会把咨询导流给律师,但我感觉这种问题还收几百块的咨询费实在太贵,有上来就宰客的嫌疑。
我最近在做一些调研。结果一堆90后告诉我,他们特别希望看到一些贴合实际的普法课程。比如,他们希望律师能做个课,系统回答他们在婚姻方面的困惑。
他们有人想知道:我是女孩子,男方全款买了房,房子写我名字,这房到底算不算我的?他们有人问:我是女孩,男朋友买了房,我买了家电,后来两人闹崩了没结婚,但是家电已经损耗了,我可以要男方赔偿吗?他们还有人想知道:现在大家都是“负翁”,那结婚之后我需要负担对方的债务吗……
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策划形成很有个性的线上课程,然后低价走量。
最后,希望大家抱有合理期待,不要把新媒体当成魔术。作者丨伍小仙(微信:18823679460)
原标题:《连发20余条法律短视频,最高播放500万+......我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