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陈培玉
“如果司法部爸爸愿意给我这个机会,我将用毕生捍卫法律的尊严。”这句承诺,终将一生追随。
老人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拥有多个标签的我而言,深知现在正在经历的实习生涯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非法本,座座大山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以后的路还要更加努力地走。在历经多家律所的面试后,我也终成一名实习律师,这其中的期待甚至远远超过了对自身能力不足的担忧和对未知的恐惧,我的实习生活也伴随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气神儿开始了。
刚进入律所的时候,我对什么都比较好奇,无论是帮忙行政事务、端茶倒水,还是跟着带教律师做一些案件辅助,都有很高的工作激情,对一些案件在空余时间也进行研究学习。刚开始的实习生活充实而又快乐,与此同时,在近距离地接触下,我对于律师工作的了解又进一步增多,原来别人眼中看似光鲜亮丽的他们也如此的无可无奈。慢慢地,我也发现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开拓案源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对于青年律师的职业发展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开拓案源、如何提升业务能力、如何让当事人信赖,都成了眼前迫切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也才发现原来律师就像一个小型的公司,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使“整个公司”转起来。如何开拓案源、让当事人选择委托自己、案件接待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处理成本问题、如何进行营销树立自己的品牌、如何确定执业方向……虽然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考虑这些问题为时尚早,但现实又催着我们不得不去考虑,除了无可奈何之外,唯有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随着实习期限的缩短,慢慢地,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迷惘逐渐超过了当初对律师职业的期待,开始考虑未来该何去何从,这才猛然惊觉实习期限已然过半。虽然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对于律师行业的发展已有所了解,但真的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时又发觉自己以前的了解略显浅薄。对我们这种刚入行的青年律师而言,现在的执业环境是困难与机遇并存,机遇确实也有,但未来要经历的挑战却远非当初脑海中想象的那么简单。正所谓新时代下,挑战和机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十分发达、人人都可以打造自己IP的时代,随着信息壁垒的打破,很多人开始改变线下通过熟人或者口碑介绍的传统方式来找寻律师。全球统一的信息化时代下,任何一个行业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下信息传递的高效率以及透明化,极大地提升了各方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可能性。很多青年律师因此开辟了网上渠道,当前的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视频、知乎、百度网页等互联网平台上已经聚集了大批律师,一些当事人也改由线上挑选律师进行委托,足不出户也可以解决问题。这些律师通过相应的网络平台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社群,将关注自己的私域流量逐渐转化为公域流量,促进自身品牌的建立和案源的拓展。
由于疫情的影响,现在包括法院在内的很多机关也都开启线上模式,这对于较早接触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的青年律师来说,更为方便快捷。但在资源爆炸的同时,如何筛选信息?如何让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业务学习、业务提升上?也是我们青年律师需要克服的障碍。但即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给青年律师以机遇的情况下,青年律师所遭遇的挑战也依然不减当年,容易将青年律师阻隔在快速成长的道路上。

首先,律师行业相比于其他职业,对青年人的包容度相对较低。因其往往涉及当事人重大人身财产性利益,当事人聘请律师一定是建立在对拟委托律师的一种高度信任的前提下,而这种信任又依赖于律师的人品和专业性。当事人委托律师的目的是希望其帮助自己解决遇到的棘手的法律问题,但对于青年律师而言,其专业性并不能与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抗衡,很多实务问题需要办理过相当多的案件后才能进行研究判断,而这种经验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很多时候青年律师却并无案件来进行实践,对于欠缺经验的我们而言,在案件和经验之间也就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其次,“二八定律”在法律服务行业中依然存在。发展较好的资深律师和有名律师往往可以获得资质较好的案源,而青年律师由于自身经验以及人脉资源的局限性,很难介入到优质案源的渠道中。在此基础上,很多资深律师只负责接案,接案之后的案件处理实际上都是交给手底下的青年律师在做。简单的案件直接由青年律师负责,相对疑难重大的案件则由资深律师亲自办理,青年律师在其中负责辅助工作,很难独立接触到疑难复杂案件,其业务能力的提升速度相对较慢。在现今的实践中,青年律师独立接受委托并办理的案件大多都是从诸如婚姻家事、人身损害、工伤、劳动争议等门槛较低的领域入手,此类案件的工作量大但涉案标的额相对较低,由此律师的收费不会很高,但付出的劳动时间却不会因此而减少。因其收入不与其付出的劳动时间、劳动成果成正比,也就造成了青年律师整天忙碌但收入不见涨,同时也严重挤压了青年律师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精力。如此恶性循环,只会不断加重青年律师的压力,并且无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及提升,因为最现实的问题是青年律师首先必须养活自己,这是一个无法跨越的现实问题。
再次,律师行业一直以来的惯例是盈亏自负、社保自担,这也加剧了青年律师的压力。虽然对青年律师来说,做授薪律师相对比较稳定,也可以预见到未来会接触到更多的案件、可预期性强,但收入上无法与独立律师相比,且更多的是帮助资深律师做一些简单的案子,无法接触到更深层次的业务。与此同时,授薪律师的学习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小而杂的案子所挤压,对其未来的发展规划而言实属不利。但如果刚执业的青年律师直接去做独立律师、合伙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案源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其收入甚至没有下限,这也经常会使青年律师处在极度的焦虑之下。通俗点说,独立律师类似于个体工商户,一睁眼就有成本,这会更加逼迫独立律师去找寻案源,让自己活下去。
转眼实习时间已然过半,虽然感受到了未来的困难,但既然已经进了这个行业,能做的也唯有不断学习、积攒实践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哪怕前路荆棘也必然勇往直前、努力拼搏,争取不负嘱托、不负青春、不负所望。
END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