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方便快捷、合法合规地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有效力的核心证据?
邹晓晨
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互联网业务负责人
一起来看看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业务负责人邹晓晨律师的回答!
01
技术+法律
电子证据是行业所需
电子证据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法律服务业的前行必须适应发展规律。
邹晓晨律师曾办理一起盗版网站网络小说侵权案。作为原告方代理人,他需要把盗版网站上一万本小说的名称、作者、章节名称全部提取出来,作为证据呈交法庭。
通常,律师们会在公证处用录屏或截屏的方式完成取证,但这只限于有一百本小说的情况,邹晓晨面临的是:一万本小说,每本小说两千甚至三千个章节。“这已经不是快和慢的问题了,是能与不能的问题了。”邹晓晨说。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互联网案件办理的“老大难”。曾有律所取证时组织全所律师助理到公证处完成打印、截屏工作,公证书有几百本,堆放起来几乎触碰到天花板,雇车拉到法院才完成了立案。
这样的取证方式,给法官、律师、被告都带来很大困难。
但另一边,部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已经有了电子证据实验室,能够协助实现高效的手机取证、数据恢复、鉴定分析、密码破解以及网络取证。
控辩双方的力量平衡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双方技术力量失衡让律师在与检方的对抗中陷入一定程度的弱势。

邹晓晨本科学计算机,毕业后成为一名程序员,后来因为对法律的热爱,转换赛道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
在盗版网站网络小说侵权案中,他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写了爬虫程序,从小说目录页把小说名称、作者提取出来,再根据目录页扒取小说的章节页,把章节名称提取出来,解决了批量取证的棘手问题。
此后几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发密切,从电子邮件到微信聊天,从图片到音频再到视频……电子证据不再只是软件侵权案件办理的需要,而成为了每一位律师的服务方向都不可或缺的需要,成为了法律证据的基石之一。
法律服务行业期待自己的电子证据基础设施。
电子证据涉及诸多专业技术问题,处理高度复杂,需要专用设备和专门团队支撑,只有让电子证据提取成为独立产品才有可能实现“行业基础设施”的构想。邹晓晨开始搭建技术团队。2020年,天同律师事务所设立上海办公室,邹晓晨携团队加入。
“天同本身就有互联网基因,能够吸引对这个领域有热情的法律和信息技术人才;还具备行业影响力,能够确保将电子证据实验室作为基础设施推向整个法律服务行业;而且电子证据实验室的建设需要高投入,人员加设备的投入起步就是百万量级,很难找到比天同更适合做这件事的律所了。”邹晓晨说。



在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某知名网络平台诉某电商App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完成了以往公司法务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取证工作——爬虫在一天之内,自动把所有涉及该知名网络平台水印的商品名称、型号、价格采集出来,生成Excel表格,提交给了法院。
涉案电商APP里有10万个商品,其中5000个商品应用了带有该知名网络平台水印的博主照片,借平台知名度进行推广。“这是一起在法律上没有太大的争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点在于怎么把10万个商品里的侵权证据抽离出来。”邹晓晨说,“如果靠人工,这将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工作量,但实验室很快就完成了。”
与当年邹晓晨自己编写的爬虫相比,电子证据实验室的成熟爬虫只需定义格式,即可实现文本、图像的处理,解决问题的效率实现了跨越式蜕变。
上海浦东法院表示,这是因电商平台间数据抓取行为引发的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在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的当下,通过司法裁判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间数据有序利用的竞争规则,对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有效实现数据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拟于2022年初对此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
02
打通语境
电子证据实验室直击痛点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着力解决“诉讼案件电子证据的场景还原与分析”“损坏文件的修复”“侵权软件的逆向分析”“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手机、电脑等各类存储介质的无损证据固定”“图像分析与处理”六大场景的电子证据问题。
从打造法律服务行业基础设施的初心出发,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没有贪大求全,而是围绕同行最需要解决的痛点来设计。
如实验室的第一个应用场景“诉讼案件电子证据的场景还原与分析”,就是辩护律师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很多刑事案件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中,几乎完全依靠电子证据定罪量刑。辩护律师从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处拿到的证据包含源代码、各类应用程序与数据等,甚至还包括几百T数据服务器镜像。此种情况下,律师在质证中几乎只能从证据外观的角度进行辩护,如封条没贴好、照片不清晰、日期有出入……难以从证据的实质去分析,效果流于形式,法院基本不会采纳这些抗辩。可如果能够对证据做详细分析,就极有可能发现证据的实体瑕疵。
把这些案件办理的痛点实现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的专业分析工具
信息技术和法律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信息技术问题,或者说电子证据问题,无法被抽象,而法律可以高度抽象,如“犯罪构成四要件”“资本维持三原则”都可以高度抽象,并适用到具体的案件场景中。
因此,“高度抽象的法律原则如何落地到具体的电子证据应用场景中去”是电子证据实验室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核心是要打通法律和信息技术的语境。”邹晓晨说。
如当前越来越多的案件试图在公证里做技术分析,以便让法院接受。但公证的原则是,不能对专门问题发表意见,只能忠实记录过程。因此,如果在公证过程中做了过多繁琐复杂的技术工作,会遭到对方代理人的质疑。
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天同的做法是,每次公证结束时,都将公证所用的所有技术环境,包括软件、硬件,做一个完整的备份并封存。如果将来在法庭上产生了争议,就可以把当时备份和封存的内容拿出来,以供鉴定核查。
这不是一个复杂的转换,但可以解决案件里遇到的很多难题。若只了解技术,或只了解法律,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公证处可能就不做了,当事人则会担心证据效力会受到挑战。天同应用了这一电子证据实验室的技术手段后,案件的公证书效力都获得了法院的认可。
天同的技术团队根植在律所内部,非常注重两个体系语境的打通。

▲ 技术团队

▲ 法律团队
天同会专门给技术团队做法律培训,给法律团队做技术培训,让双方能够听懂对方的“语言”。如法律上,协议是合同,但在信息技术领域,协议指计算机通信用的标准。在天同,技术团队和法律团队互相明白对方的“协议”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在律所内部搭建电子证据实验室的优势之一。团队间信息交流频繁,能够让法律人和技术人在同一个语境下沟通。”邹晓晨说。
目前,法律培训和技术培训是天同的常态化工作,每个月进行1~2次针对高发问题的内部谈论,让所有成员一起做检索分析,法律团队和技术团队分别分享。
天同法律团队在案件办理中有电子证据的取证需求,可以直接与技术团队沟通,由技术团队具体操作,一周左右就能完成一个项目的需求。如果其他律师同行有需求,也只需要签署书面委托后,与技术人员沟通需求即可。
作为法律服务行业内首个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验证的专业机构,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均严格遵循CNAS等相关标准,配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能够确保电子证据的发现、固定、提取、分析、展示等各环节均合法合规,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带来争议和额外成本。
关于CNA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包括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在内的各类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通过CNAS能力验证意味着相关机构具备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03
打造基础设施
天同使命是更加公平正义
随着应用的深入,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带来的改变逐渐清晰。以前无法走诉讼程序的案子,现在可以走了;以前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取证,现在一天就完成了。
“是‘有’和‘无’,‘快’和‘慢’的区别。”邹晓晨说。
天同更加确信自己对案件的判断。
几个月前的一个软件侵权案件中,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经过内部法务和技术团队的判断,认为案件会输。天同用电子证据实验室分析后却发现了漏洞,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双方都很意外,但最终确认天同的发现是正确的,电子证据实验室的价值也得到了确信。
目前,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有限地向行业内提供支持。“手机、电脑等各类存储介质的无损证据固定”“图像分析与处理”两大应用场景免费向全行业开放。
企业运作过程中,常有聊天记录、财务报表等电子数据的备份和分析需要,如离职员工电脑数据的备份和分析,这些数据一旦被损坏或污染就无法还原,会破坏证据的完整性,需要专门设备才能实现“无损”分析。任何律界同行将这一需求委托给天同,天同都会免费提供无损备份,并生成分析报告提交给委托人。
图像往往是找寻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一张模糊的图片,只要像素本身没有问题,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就可以将其恢复成清晰可辨识的状态。
天同还正在开发关于电子证据使用技巧、知识经验分享的小程序,将在2022年3月11日法庭科学与电子证据运用研讨会暨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开业仪式当天上线,同样面向全行业免费分享。(发布会详情见文末)
接下来,天同将在上海电子证据实验室的模式成熟以后,将这一模式发展到每一个天同分所所在的城市,最终实现每一个省的省会城市都有服务于律师的电子证据实验室。
天同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中国律师通向电子证据和法庭科学的“基础设施”。
2020年10月,在天同上海的内部开工仪式上,天同创始合伙人、永久名誉主任蒋勇律师表示,天同的使命,是参与打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律生态圈。参与方式是不断打破自身在技术、能力层面的天花板,成为最复杂疑难法律争议的规则探索者和问题解决者,推动甚至是引领法律技艺的极致发展。上海分所背靠这块沃土,拥有最为全面的业务板块配置,更应成为这一使命的担当者,为天同全国的同仁们树立标杆。
从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出发,天同上海正在一点点实现着蒋勇律师所说的“不断打破自身在技术、能力层面的天花板,推动甚至是引领法律技艺的极致发展。”
天同上海,或者说新一代天同人,正传递着有温度、有力量的天同品格。
过去10年,天同无讼和三大“诉讼法宝”引领律师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变革。相信未来10年,天同还将用电子证据实验室等一系列有益行业发展的产品,继续推动行业变革,打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律生态圈,走向“天下无讼”。
法庭科学与电子证据运用研讨会暨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开业仪式
线下发布会时间及地点
2022年3月11日
8:45-11:45
天同上海迴峰楼
活动即将开始
快来扫码报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