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应用场景一: 电子证据的场景还原与分析
● 当App的名义运营者与实际运营者不一致,如何确定App背后运营商的真实身份?
案例 在代表某知名游戏公司提起的维权诉讼中,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突破重重障碍,成功确定多款侵权游戏App实际运营商的身份。
在互联网App侵权纠纷中,确定App运营主体即被告身份是案件得以推进的前提。但在实践中,常常存在App的名义运营者与实际运营者不一致的情形,如若缺乏技术手段,则难以确定App背后运营商的真实身份。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所掌握的抓包技术,可通过抓取、分析App向服务器端发送的请求,获得相关App的付款请求对象、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借助该等信息进一步锁定App背后运营者的真实身份。
主要服务于互联网App侵权案件、互联网金融案件、刑事案件。
确定侵权App的实际提供者是电子证据的场景还原与分析的典型应用。律师们都会遇到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无从下手的情形。证据光盘中的数据可能有足足几百T,不仅有服务器镜像、侵权应用程序、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还有病毒与木马。在这样的情形下,律师们既无法对证据进行实质分析,也无法对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提出有效质疑,只能从证据的收集程序、证据外观等角度泛泛地发表意见。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化解了新型数据给刑、民、商、知等各类案件办理带来的挑战。实验室拥有复现和分析电子证据的完整软硬件环境,以及仿真环境搭建、程序黑盒与白盒等测试、电子数据的恢复与勘验等技术,能够帮助法律人士有效甄别各类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02 应用场景二: 损坏文件的修复
● 当Office文件被破坏,如何修复被损坏的文件,有效找回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丢失或被删除的文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刑、民、商、知等各类案件中,以Word、Excel等形式存在的文件成为关键证据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作为电子文件,Office文件极易被破坏。除了因保存不善或电脑崩溃、断电等突发情况引起的损坏,还存在被人为删除、篡改的风险。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掌握的文件修复和找回技术,不仅可以通过修改损坏文件编码等方式,高效修复被损坏的文件,还可有效找回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丢失或被删除的文件,帮助权利人打破因关键电子文件损坏导致的办案僵局。
03 应用场景三: 侵权软件逆向分析
● 当侵权软件源代码无法获取,如何完成源程序相似性比对?
案例 在代表某知名互联网公司针对某iOS软件抄袭行为提起的侵权诉讼中,天同证据实验室运用专业工具和技术,先对被诉侵权软件进行了脱壳处理,还原了其目标代码;然后对权利软件目标代码和被诉侵权软件目标代码进行反编译,并对反编译结果进行了细致地比对,最终成功锁定侵权线索,获得关键证据。
在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涉案软件源代码的相似性比对是证明侵权情节的关键和核心。然而,在实践中,权利人常常会陷入无法进行源代码比对的困境:一方面,被诉侵权软件源代码通常掌握在被告处,权利人难以获取;另一方面,由于App Store等平台的加密处理,获得相关平台上发布软件的目标代码也并非易事。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熟练掌握软件脱壳、反编译等逆向分析技术,能够通过目标程序或可执行文件推导被诉侵权软件的源程序,并借助专业软件高效完成源程序相似性比对工作,帮助权利人破除困境。
主要服务于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互联网金融案件。
● 当侵权游戏不计其数的人物美术设计、游戏关卡设置、角色成长路线等相关元素需要一一截图、整理、比对,如何高效完成工作,且不出差错?
案例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成员参与的多起案件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中有一个案例获评最高院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在游戏侵权案件中,为了全面呈现侵权游戏的人物美术设计、游戏关卡设置、角色成长路线等游戏元素,通常需要依靠人工一关一关地打游戏、一步一步地升级,对相关元素一个个地进行截图、整理、比对,不仅耗时耗力,还极易出现遗漏。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掌握的逆向分析技术,可通过对侵权游戏安装包的解析,直接获得侵权游戏的美术图片、关卡配置等资源。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大幅节省固定、整理侵权证据的时间和成本,还可提高侵权比对的准确性。
主要服务于游戏侵权案件。
04 应用场景四: 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当案件相关电子证据成千上万,其收集、固定、整理几乎不可能靠人工完成时怎么办?
案例 在代表小红书平台就“识季App”在商品宣传图片中大量使用“小红书”标识行为提起的诉讼中,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依托该项技术,对“识季App”相关商品信息和宣传图片进行了自动化的采集和分析,从中准确筛选出含权利人标识的图片及对应商品,并自动生成信息整理表,极大提高了证据收集和整理效率,将过往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在一周之内。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报道,表示:“本案系因电商平台间数据抓取行为引发的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在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的当下,通过司法裁判,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间数据有序利用的竞争规则,对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有效实现数据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上的侵权行为通常规模庞大。如:在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中,被诉盗版网站中往往存在成千上万部侵权作品;在侵犯数据权益的不正当竞争案件中,侵权人常常抓取、盗用了权利人的海量数据;等等。依靠传统的人工对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固定、整理几乎不可能完成。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将数据抓取分析技术与案件办理深度融合,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分析程序,能够自动化、高效、准确地完成海量数据的采集与筛选工作。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天同办理的数起互联网侵权案件中得到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整理的商品图片对应表
05 应用场景五: 手机、电脑等各类存储介质的无损证据固定
● 当员工离职时,如何及时有效地固定相关证据?
未妥善固定、留存离职员工的工作数据,可能会导致公司在后续处理与该员工相关的诉讼时处于不利地位。
例如,在员工涉嫌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情形中,公司往往苦于员工已经离职,相关电脑数据都已删除,无法查明员工是否对外泄露机密文件。但是,如果公司在员工离职时已对其工作电脑的数据进行无损固定,那么通过恢复经过无损固定的数据,可分析该员工是否违反规定拷贝机密文件,或者是否通过邮箱、微信等渠道对外发送文件,从而判断员工是否存在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
再如,在涉及将离职员工邮件作为定案证据的情形下,因员工邮箱已注销,而无法就该邮件真实性提供切实证据。但是,如果该邮件在其离职时经过无损固定,那么借助专业取证软件,可对该邮件和员工电脑系统进行恢复、分析,从而验证该电子邮件的真实性。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所配备的专业工具,可实现对离职人员电脑等各类存储介质的全量无损备份,有效避免因数据加载、复制、读取等访问操作导致的证据污染,为用人单位规避潜在风险。
主要服务于劳动争议、侵害商业秘密纠纷等案件。
在越来越多的案件中,存储在手机、电脑、服务器上的聊天记录、侵权犯罪产品(如电脑上安装的侵权软件、服务器上存储的违法图书或视频)、财务报表等电子数据,成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原始数据一旦被损坏或污染就无法还原,在电子取证时通常需要对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数据作镜像备份。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采用存储介质数据全镜像方式,对存储于手机、计算机硬盘、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SD卡)等载体中的电子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出现在原始介质上操作损坏原始数据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和证明效力。
06 应用场景六: 图像分析与处理
● 当记载关键信息的图像证据不够清晰,如何从中辨认出案件关键信息?
在刑事案件中,图像常常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但在实践中,记载关键信息的图像质量很可能差强人意。
例如,在交通事故纠纷中,因车辆移动速度过快,监控录像只留下了关于肇事车辆的模糊画面。又如,在盗取犯罪案件中,由于光线不足、监控太远等原因,只能看到犯罪嫌疑人持有某物品,而无法辨认其持有物品的具体种类和数量。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所配备的专业图像处理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模糊图像,使其清晰化,帮助办案人员获得画面中记录的人像、车牌、物品等关键信息,查明案件事实。
主要服务于刑事案件、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
07 结语
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没有贪大求全,而是围绕同行最需要解决的痛点来设计,让数据“开口说话”,为律师工作提升质效助力。
目前,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有限地向行业内提供支持,“手机、电脑等各类存储介质的无损证据固定”“图像分析与处理”两大应用场景免费向全行业开放。同时,天同还正在开发关于电子证据使用技巧、知识经验分享的小程序,同样面向全行业免费分享。
接下来,天同计划根据电子证据实验室运行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发现的痛点,开发App应用,让委托人通过App就能完成部分操作;并在上海电子证据实验室的模式成熟以后,将这一模式发展到每一个天同分所所在的城市,最终实现每一个省的省会城市都有服务于律师的电子证据实验室。
天同的最终目标,是将电子证据实验室打造成中国律师通向电子证据和法庭科学的“基础设施”!
法庭科学与电子证据运用研讨会暨天同电子证据实验室开业仪式 线下发布会时间及地点 2022年3月11日 8:45-11:45 天同上海迴峰楼 活动即将开始 快来扫码报名
相关阅读
END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