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丨王博

大潮起珠江,韶华正当时!
从维多利亚湾拍摄的港岛中环金融中心的高楼大厦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带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和外国企业以香港为跳板进入“一带一路”巿场。大陆的律师事务所该如何参与其中?
早在2006年,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就抓住历史机遇,率先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并凭借自身涉外优势,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大案要案奠定了其在国际诉讼和国际仲裁领域的重要地位。近些年来,段和段规模化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球有23家办公室、千人以上员工的综合性规模所。2019年初,段和段整合所内资源,提出以香港办公室为依托、大力发展跨境涉外业务的发展战略。
近日,律新社专访了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段祺华、龚晓航律师,听他们讲述了段和段与香港的历史渊源以及香江之畔的宏伟蓝图。
结缘香江的那段历史岁月
“在段和段创办之初,我和龚晓航律师就一直有一个想法,未来有一天一定要在香港创办律师事务所!”当被问及为何要在香港创办办公室时,段祺华律师告诉律新社,“香港是我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所以我们对香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段和段律师事务所与香港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段祺华律师
据段祺华律师回忆,1985年,他还在华东政法学院读外国法制史硕士研究生,因为要做一个有关香港法律制度沿革的课题,遂向司法部提出申请赴港实习研究。当时香港回归谈判正在紧张进行,国家急需对香港的法律制度有所研究的人才,就这样他成为被司法部派到香港的首名大陆研究生。
在香港的半年多时间里,段祺华律师不仅走访各方完成了相关研究课题,还在香港当地的两家律所进行了实习,并协助当地律师完成了几个案子。正是在香港律所实习的经历,让年轻的段祺华律师产生了很大的感触,
当大陆的律师还主要在办理离婚(民事)和杀头(刑事)类案子时,香港和西方一些法治比较成熟的国家的律师则一直在市场经济中主要从事经济和商业案件了。
这段经历也让他看到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律师所具备的潜在巨大价值。
1986年,段祺华律师从华政毕业后,留校组建了华政香港法研究室(后改为“港澳台研究所”),并担任代理主任。后来,他推荐当时还在华政任教的曹建明和段和段另外一位创始人龚晓航律师到香港进行两地法律交流。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龚晓航律师
龚晓航律师回忆道,为了落实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国务院港澳办牵头组建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和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并委派一批大陆法律学者赴港从事香港基本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作为上海派出的两名法学研究人员之一,龚晓航律师和时任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李昌道老师一道赴港加入新华社香港分社担任研究员。
从1987年至1990年,龚晓航律师全程参与了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期间,龚律师对香港法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李昌道教授共同在香港发表了第一部有关香港基本法的专著——《基本法透视》,还先后发表专著《香港法律30章》、参加了研究香港问题的权威著作《香港概论》的法律章节的撰写等。
与此同时,1988年自费赴美留学的段祺华也于1990年获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并受聘于美国西雅图著名律师事务所威廉·克斯诺及吉布斯律师事务所。1991年,龚晓航律师回到华政担任华政港澳台研究所主任。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的夏天,段祺华律师放弃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中国,在历经千难万苦之后,他与龚晓航律师、周琪律师等一道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由归国留学生创办的私人合伙律师事务所。1993年4月8日,段和段在浦东陆家嘴当时的最高楼——只有四层高的上海玩具公司大楼外装上了律所的金字招牌,开启了“段和段金牌律师”的新征程。
抓住历史机遇
创办“直营店”
创办了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后,第二年(1994年)段祺华律师就抓紧机遇,使段和段成为最早在美国开办分所办公室的中国律所。但是,由于国家政策方面的限制,他们要在香港设立办公室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一直到十年后的2004年底,司法部与香港律政司签署了《关于推进内地与香港法律服务合作的会议纪要》;2005年5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出通知,支持内地律师到香港开展法律服务业务,推动两地法律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有了政策的支持,段祺华信心满满,他第一时间带领段和段开始筹备进军香港市场。在2006年6月,在得到中国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及香港律师会批准后,段和段成为第一批获准在香港开设分所并执业的内地律师事务所之一。
与近些年加入段和段的其他办公室相比,段和段香港办公室有所不同。用现在段和段主任吴坚律师的话说,如果说其他办公室是“加盟店”的话,那么香港办公室与上海、北京和西雅图办公室就是“直营店”。
自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与外国当事人进行交易时倾向于选择香港作为解决他们之间争议的地点,这通常也为外国当事人所接受。段和段香港办公室紧抓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大案要案,奠定了其在国际诉讼和国际仲裁领域的重要地位。
2004年,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阿尔斯通”)与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签订一份技术许可协议,履行过程中双方产生争议,协商不成后阿尔斯通诉诸仲裁,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组成的仲裁庭判令浙大网新向阿尔斯通赔偿超过3000万美元。阿尔斯通向杭州中院申请承认及执行仲裁裁决,浙大网新再次被迫应对。段和段所接受浙大网新委托,由段祺华律师和香港办公室负责人居晓林律师共同代理抗辩工作。经浙江高院审查及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杭州中院认定存在《纽约公约》规定的拒绝承认和执行情形,裁定驳回阿尔斯通的申请。浙大网新虽然在境外输了仲裁,但在境内以合法理由扳回局面。
阿尔斯通并未善罢甘休,又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并申请清盘浙大网新,持续施压,意在迫使浙大网新履行仲裁裁决,这正是跨国公司得心应手的“法律战”。浙大网新聘请段和段继续代理,段和段牵头组成国际律师团全力抗辩,再助浙大网新在香港高等法院挫败阿尔斯通的清盘申请。
杭州和香港法律程序均铩羽而归,阿尔斯通被迫与浙大网新于2015年达成和解。浙大网新最终以极其微小的代价,顺利解决旷日持久的法律大战,这也是中国律师通过处理大型复杂的跨境商业纠纷,来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经典案例。
2016年,名震一时的CVC诉张兰的俏江南收购案也是由段和段的陈若剑律师代理的,该案例还荣获2016年中国十大仲裁案,目前尚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审理过程中。此外,段和段香港办公室还代理过一系列涉案金额巨大的跨境商事仲裁案,如代理一家中国著名的保龄球设备制造商,处理其与一家美国公司之间在香港进行的有关一份供应和分销合同的国际仲裁案,涉案金额超过3亿美元等等。
在成立十二年间,段和段香港办公室凭借段和段涉外优势,在跨境争议解决、资本市场以及境内外投资等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段和段香港办公室在协助中国客户(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以及外国客户在香港和其他地区如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处理复杂的商事仲裁和诉讼以及其他类型的纠纷(如股东纠纷、域名争议)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如今,段和段不仅能够在国内以及海外仲裁机构(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即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员会、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即深圳国际仲裁院)、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代理客户处理仲裁案件,同时能够处理临时仲裁案,而且段和段许多合伙人已经被纳入这些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名录,并经常在具体案件中被委任为仲裁员。

香港办公室立足香港
放眼全球
“香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对于香港的定位,从事了近30年律师业务的段祺华律师如是说。
中国加入WTO以后,境外客户特别是全球500强企业一般都是先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设立公司,建立防火墙,然后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内地的国企和民企要走出国门投资,也多先在香港设立公司,后开发海外市场;还有更多的港澳同胞钟情于投资内地建设事业。当前,个别大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欧元区经济疲软,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跨境纠纷必然有所增加,这将为律师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我们不是去做香港本地的业务,因为香港本土的法律服务市场有规模局限,我们是立足香港、放眼全球,主要是去做跨境业务!
段祺华律师告诉律新社,虽然当下已经有一批国内律所也在香港建立了办公室,但是与巨大的市场空间相比仍然显得比较少,所以他相信在涉外业务领域中,段和段在香港有着广阔的天地。
段和段全球办公室
经过近十年的有序扩张,段和段已由一家不到百人的精品所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23家办公室、千人以上员工的综合性规模所。段祺华律师表示,接下来段和段将整合所内资源,积极发挥香港“桥头堡”的作用,以香港办公室为平台,集中进行涉外业务开发和业务运作。
推进优势互补,深化协同合作。段祺华律师介绍,依托香港办公室,段和段国内各地办公室不仅可以承接很多之前不敢单独承接的涉外业务,与其他律所实现差异化竞争,并且能够增强段和段所内各办公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同样的,香港办公室也可以依托遍布全球的23家办公室,特别是国内的办公室承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业务,这是香港律所特别是本地律所无法做到的;与此同时,各地办公室在国内竞争中也能借助香港办公室提高竞争力,段和段平台的规模化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整合所内资源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给香港带来了新机遇。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17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的致辞中表示,支持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发挥优势和作用。
2019年初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惠及更多的企业,大湾区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湾区内企业的重要上市选择地。在资金的投资与流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应的民商事争议解决案件。如何在不同法系的区域之间有效、公平、高效的处理粤港澳三地企业、居民在民商事投资中产生的争议,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这都需要律师专业与智慧的参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正是段祺华律师和龚晓航律师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段祺华律师向律新社透露,在把事务所管理交班给年轻一代合伙人吴坚律师和王啸波律师后,未来一段时间他将和龚晓航律师把工作重点放在涉外业务平台的建设上,积极扩大香港办公室的业务领域。未来香港办公室的业务不仅限于国际诉讼、国际仲裁、跨境投资等业务,其他领域,如上市、发行债券以及中美贸易战中的一些重要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将成为业务重点。
对于香港办公室的发展规划,段祺华律师表示,段和段将把香港办公室做大做强,办成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走进来的“桥头堡”,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除了扩大业务领域外,段和段将加大香港办公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除了聘请当地律师做顾问外,还将与其他香港律所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此外,段祺华律师透露,未来还将从内地选派优秀青年律师到香港去实习和培训,提升段和段律师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段和段香港办公室将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下大展宏图,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Susan | 版面编辑: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