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今年4月,律新社启动《硬核之战——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著作》(暂拟)出版计划,记录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里中国律师业的公益奉献与责任担当,以及中国律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该书得到国内多家律协律所的支持,将于今年年底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更好地弘扬抗疫时代精神,律新社特推出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专题《硬核之战》,将书中公益故事进行分享,更好地弘扬法治公益精神,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律新社丨赵颖欣

2020年开春的新冠一疫,是医疗之战,也是法律之战,更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国家治理视角出发,以法治思维专业视角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积极吹哨;他们调度资源,积极为疫区捐资助药;他们向武汉的“家人”送上温暖,同时也以这种温情互助行业,联合推出公益线上办公……

大“疫”当前显大义,作为中国首家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并坚持每年发布的律所,在成立第22年用实际行动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利益考量,为庶民众生忧虑,在这个庚子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上,谱写了抗疫法治“吹哨人”的特别篇章。
01
横刀立马依法防疫
律师助推依法防控,不仅箭在弦上,更要箭无虚发。来自国浩的法治“吹哨人”们,在不断发出响亮的哨声。

吕红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首席执行合伙人
1月29日深夜,吕红兵律师的书桌灯还亮着光,敲击键盘的声音如珠落玉盘,此时他正着手草拟《关于迅速妥善处理海外武汉游客回国的相关建议》,一想到目前滞留海外的武汉游客回国尚成问题,他就无法入眠。
次日凌晨1:30,这份建议通过全国政协“移动履职”平台被报送至全国政协;同时,全国政协社法委领导也通过党派中央直通车将此建议报给了相关部门;上海市政协《联合时报》第一时间编发了该建议。
1月31日上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考虑到近日湖北特别是武汉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的实际困难,中国政府决定尽快派民航包机把他们直接接回武汉。”知悉这一消息后,吕红兵律师深呼一口气,深感欣慰。

沈田丰
国浩执行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就在同一天,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向中国证监会法律部提交的《关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应对建议》。该建议由国浩执行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沈田丰律师牵头撰写。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资本市场法律服务的专业律师,疫情发生后,沈田丰律师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资本市场将遭受巨大的不利影响。他迅速调动起专业细胞,着手起草相关建议。该建议得到了中国证监会法律部工作人员高度认可,他们回复道:“点赞你们的为公精神”!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打破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改变了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沈田丰律师表示,律师作为一个社会良性秩序的维护者,在社会秩序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时,需要积极地挺身而出,用法律智慧去引导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以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
2月6日晚,李文亮医生逝世,“吹哨人”刷遍朋友圈,群情激昂,社会公众对依法防控疫情提出热切追问。
2月7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获通过并于当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各单位落实防控、个人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等已成为法定义务,政府实施最严格防控工作获得了法治保障。
由于《决定》立法紧急,20余位政协委员打了一场“苦战”,一天之内提交了104条意见建议,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律师一人针对《决定》草案就提了15条意见和建议。
看到《决定》迅速获得通过,吕红兵律师振奋无比,“抗击疫情,依法依规、规范有序、有条不紊,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决定》是充分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政府落实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及时提供强有力支撑。”
2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执行合伙人车捷律师针对《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就立法层面提出建议,并同时向江苏省司法厅提交有关于政府应对疫情依法治理的法律建议;
2月26日,沈田丰律师牵头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名义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提交了《金融专业委员会关于疫情影响及律师行业服务对策建议》;
3月22日,全国政协委员、国浩执行合伙人、国浩合肥管理合伙人、主任周世虹律师受民革中央调研部委托,提交《关于疫后在司法领域倡导慎刑理念的建议》调研材料;
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国浩南昌管理合伙人、主任冯帆律师在抗疫期间对民法典草案以及刑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议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立法理解和工作实践对其中涉及此次疫情防控相关条款和内容提出诸多相应修改意见。
这些建言行动背后,又是多少个不能成寐的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怀着家国情怀,国浩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引导律师提高政治站位,从更广阔的层面、以更专业的视角分析形势、研判趋势,为国家相关部门决策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此番战“疫”,是“医疗之战”,也是“法律之战”。国浩律师,乃匹夫有责,当义不容辞,定横刀立马,以立功,且立言,而立德。
02
“国浩公益基金”联动全球资源互助
在积极思考参与国家依法防疫的同时,国浩内部也启动了防疫救助,“国浩公益基金”为全球同仁进行防护支持。
1月23日,武汉刚刚“封城”,全国笼罩在紧张的情绪之下。
作为一家拥有近4000名员工、执业点分布在全球33地的律所,国浩员工及合作伙伴遍布海内外,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是国浩最大的牵挂。其中就有当时疫情“重灾区”武汉以及后来全球多国新冠肺炎疫情升级所波及的巴黎、马德里、斯德哥尔摩、硅谷和纽约等地的律所同仁。
得知消息后,吕红兵律师立即召集集团执委会线上会议并确定抗击疫情行动方案,集团第一时间给武汉办公室发去慰问信:“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做好防疫工作,有困难第一时间向集团报告。”

夏少林
武汉市律协副会长
国浩武汉管理合伙人、主任
彼时,武汉市律协副会长、国浩武汉主任夏少林律师正和律所党支部、管委会在忙碌着紧急启动成立疫情防控专门小组,为员工统一采购口罩、酒精、蔬菜等物资,保障大家减少外出感染的风险。收到慰问,倍感鼓舞。
“国浩武汉现有员工80多人,无一人感染,也没有疑似病例。疫情期间律所的主要法律服务有IPO项目和抗疫债券项目,所有的会议、审批和内核全部都在线上完成。”危机当前,保障了国浩武汉整体人员的生活和情绪稳定,部分业务也在稳步推进,这主要得益于国浩集团“一盘棋”的一体化体制和治理的优势。
那段时间,防疫物资成为了这场全球战“疫”的必备“武器”。国浩律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在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亦主动为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单位与医疗产品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牵线搭桥”,助力防疫物资采购,提升防疫抗疫能力。

▲ 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在疫情期间组织线上活动
正是源于国浩集团的一体化体制和治理的优势,国浩迅速成立了例如以女律师工作委员会牵头的工作小组,以“国浩公益基金”的名义为武汉全体员工购买保险,多渠道采购口罩、手套等紧急防疫物资,并积极照顾孕产期女员工和特殊困难家庭员工。





同时,国浩各办公室团结一致驰援武汉办公室和疫情灾区,通过积极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身体力行参与到“战疫”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国浩及其工作人员为此次抗击疫情共捐赠了353万余元的药品、物资及善款。“国浩公益基金”第一时间向疫区捐赠价值近百万元的一万盒抗感染1.1类新药“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药品名称“太捷信”)。国浩创始暨执行合伙人、国浩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淳律师为国家发改委成功对接了深圳市的医疗电子仪器设备供应商(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积极助力国内抗疫,国浩还不忘关爱海外同胞。国浩中东欧法律服务团队受乌克兰丝路(一带一路)协会主席的委托,协助乌克兰政府紧急采购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测温仪、消毒水、酒精、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国浩律师积极与以色列一家科技公司联系,将相关口罩技术、规格、生产标准等翻译成中文,并向国内口罩生产厂商、科研单位推介;国浩马德里办公室积极与西班牙驻香港领馆合作,联络医用物资资源,将支援带到伊比利亚半岛;国浩昆明向泰国司法部惩教厅捐助了价值10000元的医用口罩4000只……
“国浩人是国家的人,国家的事就是我们国浩人的事!”谈起国浩人的一系列公益行动,国浩品牌运营中心负责人吴乐怡很有感触,“长期以来,国浩致力于打造一个律师业务繁荣、有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心的律所。大家都在做有价值的事情,这也是国浩在疫情期间能将公益服务落到实处的原因。”
03
贡献专业力量“依法战疫”
在全国人民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国浩律师们极力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公益法律服务中来,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为身陷“疫情寒冬”的企业单位排忧解难,为依法抗疫贡献专业的法治力量。
国浩律师以专业视角连夜研究并撰写文章90余篇,而所涉及的范围涵盖了政府职责、医疗教育、知识产权、财税金融、公司运营、劳动用工、民商合同、建工房产、对外贸易、法律责任等全方位热点、全过程难题。国浩家族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公益律师团捐出公益法律服务时间,为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保驾护航。国浩苏州合伙人孙晓彦律师受苏州市贸促会邀请,作为“应对疫情法律、金融服务志愿团”35名精通业务、热心公益的专家之一,通过网络线上形式共同为500余家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
同时,在世纪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国浩携手上海辞书出版社,以迅疾之势编辑并出版了《新冠肺炎疫情法律问题与依法应对》。该书精选45篇专业论文,主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依法有效的应对措施。国浩与辞书出版社商定,将把此书捐赠给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工作在最基层的社区管理工作者、正在复工复产复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进一步彰显法律人和出版人的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法律问题与依法应对》的出版,相关内容在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企业家、媒体人士中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瞿建国表示,本书的及时出版对中小企业来说犹似枯木逢雨、黑夜明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特别在社会秩序面临危机时,唯有抓紧学法、补法,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战“疫”不懈,精进不止。国浩律师一方面注重知识输入,在疫情期间,国浩律师学院和国浩跨境投资、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刑事和民商事争议解决等业务委员会纷纷组织线上讲课,每场讲座参与人数达200人以上。另一方面亦注重“输出”,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悟通过讲座形式与更广泛的群体共享。其中,吕红兵律师通过上海市律师协会青工委平台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师说沙龙之大咖云客厅”,向广大观众讲述“一场惊心动魄的上市公司收购战”。
疫情期间,国浩律师还克服困难,积极助力企业发行“疫情防控债”,为客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亦为抗击疫情做出应有的贡献。如助力国能江苏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电力企业超短融“疫情防控债”,助力交子金控集团成功发行全国金控平台首单“疫情防控债”。
“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努力为社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贡献一点有价值的力量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事。”沈田丰律师不无感慨地表示,从群策群力克服重重困难到国内外紧急采购防疫物资捐助给抗疫一线,国浩律师表现出来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是组织和个人的无价财富!
04
打造线上工作服务新生态
后疫情时代对整个法律服务业都带来极大挑战。国浩人坚信,面对种种不确定因素,耐得住磨炼、守得住寂苦、经得起诱惑,意志不衰退、信念不动摇,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律师。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浩将进一步运用全国的网络发挥整体优势,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探索律师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提升与转型律师的服务方法与服务能力。
由于此次疫情突如其来,相当多的律所猝不及防,急需合适且安全稳定的律师行业远程办公系统。为解决律师行业的这一普遍难点,国浩与瑛明律师事务所联手必智科技,研发完成了“律师远程在线协同办公平台”,并免费赠送给全国律师,以实际行动与律师行业同心一体,共渡难关。
沈田丰律师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会产生新的社会交往模式与经济模式,如同2003年SARS之后催生了中国的电子商务一样,国浩正抓紧机会研究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新的社会规则变化,充分发挥律师的社会作用,引导社会向良性秩序方向发展,抑止可能产生的新风险。

此外,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许多法律法规可能需要更新适应,担任着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国浩律师可以快速地通过律师工作收集民意,发现痛点,在研究整理后形成参政议政的意见,从而为营建疫情常态化后的社会新秩序作出贡献。
“作为律师,我们要站在事业的高度对待我们赖以谋生的职业,在服务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吕红兵律师提出,律师是个职业,还是个专业,更是个事业。这个事业就是《律师法》所说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律师在民主立法方面,要通过“个案”“要案”发现立法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案”,传道授业解惑;要形成“文案”著书立说,最后通过“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实现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所说的,律师不仅要做好“服务之道”,而且更要做好“治国之道”。
这不只是国浩人的高度,也应是全体法律人的高度。
2009年,国浩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成就了中国律师行业的首次。发展至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国浩每年必赴之约,这在中国律所中属唯一一家。22年间,国浩人持续以实际行动为“策国者浩”做注脚。
通过这次疫情,2020版国浩社会责任报告一定又多了抗疫一章,这一特别篇章闪烁着律师的智慧、彰显着律师的专长、浸润着律师的情怀,也让国浩人和更多人深刻感受到,律所、律师的价值可以是多角度、全方位、体系化。正所谓“博爱者以己所欲,施之于人”,国浩之道,也必将继续奉行大道至简,厚德载物!
责任编辑:Fiona | 版面编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