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党旗一线飘扬 志愿服务有我丨律界抗疫公益接龙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者按

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2022年的春天对于上海来说是静默的、沉痛的,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好时节,却因为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疫情,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自宣布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以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告诉我们——当前,上海仍处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威胁,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法律人正在行动,积极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或是化身志愿者“大白”“大蓝”,义无反顾地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或是捐资捐物为特殊群体带去温暖;或是发挥专业力量,组建公益法律服务渠道,为疫情防控提供专业公益法律服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律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期间,律新V品将陆续转发律界公益战“疫”实录,让法律人抗疫公益形成爱心接力。我们坚信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01


捐款捐物


建纬所作为黄浦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的一员,一直积极参与街道各项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自本轮疫情蔓延以来,建纬所也时刻关心着街道抗疫工作的开展情况。


考虑到一线志愿者的防护物资紧缺,建纬所主任、党总支书记邵万权律师第一时间联系淮海中路街道及小东门街道的负责人沟通捐赠事宜。建纬所副主任、北京办公室主任宋仲春律师及时提供了防护物资购买渠道。在党总支副书记魏来律师的协助下,建纬所于4月8日向淮海中路街道捐赠了300套防护服,500份手套,500份N95口罩。


图片

▲ 4月8日,建纬向淮海中路街道捐赠物资


4月15日,在宋仲春律师的协调下,小东门街道的抗疫物资也捐赠到位。物资送达后,街道纷纷对建纬所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图片
图片
图片
▲ 建纬捐赠给小东门街道的抗疫物资,并收到感谢信


除了事务所的捐赠外,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律师还单独向徐家汇街道捐赠了10万元款项,专门用于购置抗疫物资赠送给街道和物业管理公司。4月10日,朱树英院长了解到徐家汇街道防疫物资匮乏,秉持着“来自社会,回馈社会”的初心,他立即电话联系了街道负责人表明捐款意向,虽然因封控管理无法线下签订捐赠协议书,他还是先将款项打给了街道,争取尽早购置防疫物资,第一时间下发到一线,保护志愿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图片

▲ 朱树英律师捐赠转账截图


02


志愿服务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建纬所党总支坚决落实上海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在建纬党总支书记邵万权的带领下,建纬党员们积极承担社区抗疫工作。


自上海实施封控管理以来,建纬所党员们贯彻“党员要亮身份、见行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的行动宗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党旗一线飘扬
志愿服务有我

 邵万权律师 


图片

3月初,在黄浦区司法局和黄浦区律师行业党委的指导下,黄浦律工委动员了部分区政府法律顾问、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律工委委员,组成了疫情防控研究小组,对临时封控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等问题进行研判。建纬所主任、党总支书记邵万权作为建筑房地产领域的专业律师参与了问答手册的编写工作。在进行多轮电视电话会议后,《黄浦律师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法律问答手册》于3月30日正式上线,重点聚焦社区防疫工作,围绕防疫政策、社区防控与居民权益保护、疫情期间的劳动法律问题、志愿者的组织与管理、物资的捐助使用与征用、公共卫生与法律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矛盾化解8个方面展开,以问答形式为社区防疫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专业解答。


 魏来律师 


图片

▲ 魏来律师和小区志愿者在运输蔬果物资


封控期间,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小区居委领导的志愿者群发布了楼栋志愿者招募令,重点负责帮助居民清运垃圾、发放物资等工作。我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本楼栋的志愿服务。


按照卫生部门公布的防护服配穿等级要求,清理垃圾应当穿“大白”,但令人感到难受的是,由于社区居民人数较多,防疫物资不够充足,“大白”的服装无法满足每幢楼栋垃圾清运志愿者的需求,故垃圾清运只配发大型垃圾袋和手套。所以封控开始的第一、第二天,我和楼内的两名志愿者在只有手套和自备口罩的情况下搜集整栋楼的垃圾。幸运的是,至今为止我还尚未被感染,但我觉得这样对志愿者来说风险实在太高,于是我立即抢购了一些防护服,预留了供自己清运垃圾的部分后,剩余的防护装备我赠送给了我们楼栋和其他一些楼栋的志愿者。随着封控时间越来越长,居民物资也开始匮乏。在市政府和社区街道的协调下,我们小区开始分发蔬果物资,作为楼道志愿者,我也担任起了为小区居民运菜配菜的工作,为小区的民生保障尽一份薄力。


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还处于关键时刻,希望在上海全体居民的努力下,疫情能尽快过去,春天能尽快到来!


 车丽夫妇 


图片▲ 支援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建设


我同时经历了武汉和上海的疫情,深知疫情下政府压力之大,普通民众生活之不容易。疫情下,每个个体都是伟大的,一线工作人员是伟大的,自觉居家的市民也是伟大的。


其实作为局中人,每一个人都想着为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武汉首次爆发疫情的时候大家是生死未卜,如今虽然不至于这么糟糕,但严重程度也是不可小觑的。凭着武汉疫情的经历,上海封城之前我尽量提醒周围的朋友一定要囤好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


图片
▲ 支援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建设


封城后,我也马上报名了小区的志愿团队。直到4月4日我老公接到建设新国博方舱的任务,那个时候我就准备好了一个人在家看娃、他去一线奋战的准备。最后因为他负责物资调度,需要随时在线,公司考虑后让他留在家中96小时在线协调统筹,包括联系材料供应商、对接物流、给物流车辆办理出入证、统筹现场物资需求等工作。4天4夜,现场争分夺秒,而他也只有上厕所时才出房门,我默默的把饭都放在门口敲敲门就权当告知他了,基本上他择空端饭进去的时候饭都凉透了。4天里他从没睡过一个整觉,都是半小时、半小时眯一会儿。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家属,我知道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抗疫最大的支持。8号晚上,新国博方舱基本上交付使用。我老公才松了口气,走出了房间。我自己也在9号再次报名了小区志愿者,继续为疫情贡献力量。


 韩璐律师 


图片
▲韩璐律师(左一)和小区志愿者一起工作


4月1日,浦西封控第一天。作为社区志愿者,我们早上6点集合为第一轮核酸检测做准备。为了避免出现“医生等居民”的情况,我们提前设计好居民排队路线,做好消杀及防护等工作。可能因为集合时间太早,来的志愿者较少,大部分还都是离退休甚至年过七旬的老同志。我们小区出租率高、人员密集,为落实“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我们6位年轻志愿者主动申请了风险较高的“扫楼”及扫码岗位。我们第一次“扫楼”非常困难,有些居民拒不开门或迟迟不愿出门,需要我们“软硬兼施”后才愿意下楼。但经过第一次排查,我们已摸清了每户居民人数及情况,也有了经验。为节省有限的“大白”防护服,我们讨论后决定下次采用楼下按门铃“扫楼”并核对人数的方式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也减少我们与居民的正面接触。可能小区居民们也看到了我们志愿者的艰辛,在此后的几次核酸检测时,“扫楼”工作顺利了很多。



图片


▲ 韩璐律师和小区志愿者合影




做志愿者非常辛苦,也体会到了一线居委和物业的不易。我们常常要在黄金6点的抢菜时间就集合、上午忙完核酸检测或筛查、下午分发物资,深夜分装抗原测试盒。虽然我们已尽力做到最好,但总免不了被个别居民抱怨,甚至认为志愿者“很危险”不能靠近……。幸好我们互帮互助,相互开导,也不将这些抱怨和“嫌弃”太放在心上。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要的关键阶段,作为建纬人更要坚定信心、咬紧牙关持续奋战。疫情无情,申城有爱,建纬有为!



 夏晶律师 


图片
▲夏晶律师和邻居、民警、消防队员等共同参与“解救”


疫情期间,许多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生活难以保障。浦西刚进入封控阶段,我就参与了一场特殊的“解救”活动。




4月2日晚,我们楼栋的独居老人被反锁在卫生间,大家听到她的呼救后,在楼道微信群内自主发起了“解救”活动。有的帮忙协助联系居委和物业,有的帮忙联系公安和消防。因为该独居老人住在我家隔壁,在做好防疫措施后,我和其他居民隔着防盗门安抚老人情绪,并在物业闻讯赶来后提供开门工具。幸运的是,老人的儿子住在对面小区,在民警的协调和运送下,我们从其儿子处拿到了备用钥匙。开门后,由于防盗门还有一道反锁铁链,大家提供的开锁工具并非专业,无法将门打开。幸好此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用大力钳剪开了反锁铁链,最终解锁浴室成功解救老人。




图片

▲ 夏晶律师在志愿者服务群




通过这件事,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小区居民、志愿者、居委、物业及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在浦西疫情封锁第二天的特殊时期,各自奉献力量,为独居老人在管控期间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朱月英律师 


图片


自4月1日浦西封控以来,楼栋志愿者们开始了为居民繁忙的服务工作。我与我们楼里张老师搭档,我俩都是年逾70的老党员。我们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服务工作中。


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下来,我们逐渐了解了常见的具体工作大体分为:每天清理生活垃圾,然后打扫底层楼道和电梯桥箱并同时消毒;帮运各类快递,转送居民团购物资和政府礼包,并对物品外包装消毒;分送抗原试剂到家家户户,统计上报检测结果;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为楼上楼下邻居传递相互调剂的物品等。



图片


随着封闭时间的推移,生活物资补给的团购物品日益增加,志愿者工作量随之不断增加。当值班志愿者来不及时,其他志愿者被随时调动增援。除此,我还默默利用各种机会捕捉志愿者的点滴光辉形象、党员的光辉形象、邻里居民的光辉形象,将整理的照片发在楼栋微信群。这是我为自己独增的任务,我把宣传正能量、鼓舞斗志作为一名老党员志愿者义不容辞的义务。




“谢谢志愿者”“谢谢好邻居”“你们辛苦啦”等溢美之词、感谢之声回荡在中山公寓15号楼,志愿者们也倍感欣慰。15号楼可堪称为和谐之楼,团结之楼。



 聂华锋律师 


图片
▲聂华锋律师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


任务就是命令,不等上海市退役局发出招募令,我便主动向街道报名,即刻投身于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参与疫情防控活动时,我穿上了阔别已久的军装,这是2020年参与疫情防控时虹口区武装部配发的,当时工作了一个多月。今年参加志愿服务时,居委书记特意要我穿上军装,她说:“居民们看到穿军装的,比较配合。你们之前有疫情防控的经验,又穿上军装进行疫情防控,我们太放心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越是困难,越能体现军人的品质,军人必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全员核酸检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逐门逐户通知居民核酸检测、宣传防疫政策、引导维持秩序、协助老人检测登记等。在所有工作中,维持现场秩序是最难的,因为排队检测的人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比例大,场地狭小,但检测点位只有一个。当检测进行速度不如居民的心理预期时,难免引起个别人的埋怨,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大面积的群体躁动。退役前,我是部队的中层领导干部,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维持现场秩序时,我时刻关注现场的动态,不停安抚居民的情绪,保障检测顺利进行。




志愿服务要保质保量,必须换位思考。核酸检测期间有一日全天都在下雨,因为天气的原因,从早上八点开始,直到下午一点半,才做完第一个检测区域,十分钟草草吃了盒饭,便急匆匆赶往下一个检测点。赶到下一个检测时,我早已上下两头湿透、嗓子冒烟,但是看到已经排队等待的居民,顿时精神抖擞,立即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因为我要站在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居民们已经等了一段时间,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担心暴露在外的风险。如果我们表现得不专业,居民们会产生埋怨情绪,不利于抗击疫情。




实话说,做志愿者很累。身体累,每天工作强度远超996,关键还要连续几天甚至几十天奋战;精神累,每天要听居民的诉苦、抱怨甚至是辱骂。但是我知道志愿者心里是乐的,因为我在短暂的吃饭休息时看到挂在他们疲惫脸颊上的笑容,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大爱至美,大爱至乐!



图片


▲ 聂华锋律师与两位退伍军人参与抗疫活动合影




疫情还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在全市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中,每一位退役军人必须充分展示特有的坚强战斗力。



 汪建 



3月10日,我居住的小区因为出现确诊开始进行封控管理。自此,我们开启了长达一个月的居家办公生活。这段时间,出于党员身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早早地按照建纬党总支要求,向所在社区报到。眼看着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基层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没有等到社区支委统一布置任务的情况下,我在与家人顺利沟通后,毅然决然在楼栋群直接报名,并于3月31日成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穿上防护服,意味着肩负起一份责任:我在小区内参与配发生活物资、协作完成抗原检测试剂盒收发、指导老人使用核酸码、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在熟悉一段时间之后,成为固定的楼栋志愿者,在社区闭环管理中,为邻居们提供更细致、更安全的防疫服务。



图片


 楼道防疫群对志愿者工作给予肯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无数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负重前行”。此时我终于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家中尚有9个月大的宝宝需要照顾,但忙碌的志愿者工作让我难以分身,这让我一直心怀愧疚,对于病毒的危害也隐隐有一丝不安。好在家人此时也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少了很多顾虑。


图片


▲ 汪建和同行的志愿者在路灯下为居民们分拣物资




真心希望孩子们以后都能够完整地拥有每一个明媚的春天,可以在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摘下口罩自由呼吸,可以在青葱翠绿的草地上自由奔跑,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钱倩倩 



3月27日,党总支在群内发布党员“双报到”工作的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联系居住地党组织,在线上进行了报到,并加入了小区志愿者群,第二天就开始参与社区的志愿者工作。那时我们小区还在“决赛圈”,未出现过确诊病例,志愿工作也仅停留在抗原测试物品的分发。



图片


▲ 钱倩倩(前排左一)




随着上海疫情形势愈发严峻,4月1日浦西进入封控管理。为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让大家能更好地遵守封控管理要求,我与小区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了社区防疫工作,主要负责发放抗原自测物品、搬运抗疫物资、维持核酸秩序等工作。因为小区比较小,人数也不多,所以一名志愿者需要负责对接一整栋楼的居民。封控以来,除了三次全小区核酸筛查外,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发放抗原自测物品及搬运物资。抗原自测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次。为了第一时间帮助居委掌握居民身体情况,志愿者每天早上六点半就需要在楼下集合领取抗原自测的物品,分发给楼栋内所有居民,八点半前统计好检测情况上报。因为时间比较早,很多居民都没有起床,态度不免有些急躁,封控之处甚至会有人不配合志愿者的工作,需要我们一遍遍上门安抚。在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居民们大都适应了每日晨起的例行抗原检查,原本赖床的居民也都早早地起床等候,争取不给小区拖后腿、不给志愿者添麻烦。近日社区居民在参与团购时,还特地加购了一份蔬果物资,赠送给志愿者以表感谢。




虽然前路依旧坎坷,我们仍选择站在一线,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让居民感受到温馨与安定。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坚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春暖花开时,我们必将迎来胜利!



03


法律服务


自上海疫情蔓延以来,建纬律师事务所除了号召所内律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投入抗疫一线外,也积极鼓励居家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解决居民法律问题、办理疫情防控有关案件等,确保法律服务“不打烊”。为此,建纬所党员们以身作则,主动出击,贯彻“党员要亮身份、见行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的行动宗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专业领域的法律知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徐寅哲律师 



居家办公以来,作为一名党员律师,相较以往日常的诸多工作节奏、工作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项目因疫情原因陷入停工,许多案件也因封控措施不断顺延。




我们团队目前正在服务的某工程项目,位于本市某疫情高发区之一,工地的管控非常严格。我们在3月11日协助委托人参加了有关单位组织的现场协调会,紧接着没两天,全市防疫形势骤然趋紧。特别是在全市静态管控的情况下,工地的施工也都陷入停顿,近百号人被困工地。为此,我们协助作为施工方的委托人做好有关防疫损失的统计上报,避免损失的不断扩大。同时,我们也根据有关政策和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与委托人进行交流,并向委托人提示相应的风险,并协助与业主单位进行有关的文书往来沟通工作。




疫情封控期间,除了本市委托人的案件以外,还有外地委托人在上海地区涉仲裁的案件,因自申请立案至今有近3个月的时间,迟迟未能安排庭审审理,当事人有些焦急。基于委托人最初选择仲裁的心态是希望能够尽快处理,为此,我们在看到仲裁机构发布的疫情期间有关临时措施后,主动与仲裁机构进行了联系,并就有关政策和上海当前的防疫情况向委托人进行了解释。经过良好沟通,争取到了委托人的理解。



 罗凯中律师 



4月1日,浦西进入整体封控管理,许多志愿者为了抗疫工作奋战在一线。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要冲锋在前。考虑到律师的职业优势,我在业主群内及时亮明身份,并从律师视角为小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咨询。




疫情期间,居民的很多咨询与疫情期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相关。例如,有小区居民咨询,自己准备买房,已经在此次封闭管理前向卖家支付定金,现在因为封闭管理,无法办理网签手续,询问自己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再如,有一些居民会咨询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相关的问题,例如如何可以撤销业主委员会的决议、如何能重新进行业主委员会选举、撤销决议是否可以强制执行等。我都细致地为小区居民进行了法律解答,让居民对相关事宜有一个正确的法律认知。我也坚守在本职工作上,为社区抗疫贡献力量,减少居民不安、慌乱的情绪。



 丁泽仁律师 



2022年,回暖的春季里,上海几乎全城封闭,原本火爆无比的二手商品房买卖市场也因疫情骤然停止。不少交易进行到一半的买家和卖家只得在微信交易群里就交易的日期、价款等内容展开进行新一轮的磋商,群内互起争执也在所难免。




我所在的小区中就有不少购房者,其中一位何女士正处于购买静安区某房屋的交易过程中。这位何女士系小区的租户,用其家庭之几乎全部积蓄投入到该房屋的购买之中。现因突然加剧的疫情影响,她同卖家的交易流程被迫暂停。她注意到我作为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便同我联系,并就“是否可以疫情为由,要求对仍有一段时间的网签节点、过户节点、交房节点进行顺延”“卖家以借贷的形式从其处获取的资金如何合规地转化为交易定金”等问题给我留言、向我进行咨询。我也在第一时间以文字、语音等形式就其提出的种种疑问,同其展开讨论。我结合近年来在赵轶律师团队中处理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二手房居间合同纠纷的办案经验,较为顺利地解答了何女士提出的各类疑问。




除此之外,我还就其他居民提供了劳动争议、侵权纠纷、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作为已有三十年历史的建纬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作为律所里的一名中共党员,以自身从工作中获得的专业知识为苦闷在家的邻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是我的职责,更是一种使命。



END


来源丨建纬律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