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直播回顾知产行业发展30年关键词!金诚同达3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三十而立,正是风华正茂时,一家30岁的律所会有怎样的一番气象?


4月26日,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金诚同达”) 启动30周年系列活动,以专业风采给出了对“三十而立”的全新诠释。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这天,“JT&N30周年法律大讲堂·知识产权系列讲座”正式启动。受疫情影响,本次讲座以直播形式展开。本次直播是知识产权系列讲座的第一期,主题为“未来已来:新时代青年知识产权律师如何实现跃迁”,契合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的主题。


除本场直播外,金诚同达还将举办三期线上知识产权法律讲堂活动,该系列活动由金诚同达律师以圆桌对谈的方式与受众分享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服务经验。此次知识产权系列活动中,金诚同达还将邀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参与,由金诚同达律师为非遗传承人公益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


作为一家已拥有16个办公室、1400余名律师的规模大所,金诚同达已成为中国第一梯队律所的中坚力量。在30周年系列活动中,金诚同达将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从文化、专业等领域全方位展示金诚同达的精神内核,以及如何在时代变迁中不断顺势而为的创新智慧。


01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业趁势发展

在中国律师业的早期创业中,存在一个现象——一个人往往就是一段法律服务发展史,也是一段律所历史。


庞正忠

金诚同达创始合伙人


庞正忠律师是金诚同达的创始合伙人,也是金诚同达知识产权法律业务的奠基人。从业30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也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在直播中,庞正忠律师回顾了我国30年来知识产权法律市场的变迁,以及金诚同达从创立之时把知识产权业务作为龙头产品来打造,到今天已拥有40名知识产权合伙人大家庭的筚路蓝缕的历程。


他谈到,1979年,中国律师制度恢复,改革开放催生了律师行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成就了中国律师行业。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这个阶段,保护外国人的知识产权是主要矛盾,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到2001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通过不断改革调整建立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了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金诚同达办所之初,知识产权还停留在学术概念上,没有成为一门法学学科,也没有成为一个实际的业务领域。金诚同达的办所申请上把主营业务定位为“四个面向”:面向科技领域、面向科技市场、面向科技人才、面向科技成果。而知识产权便是“科技”的核心内容。


1993年8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设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庞正忠律师便作为律师代表参加了第一场开庭。


1994年,北京律师协会成立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庞正忠律师担任首任主任。后来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又细分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信息网络与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委员会。


1996年11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成立。知识产权律师的服务专业越来越细分,除了专利、商标、版权等都进一步细分外,甚至还出现了行业律师的细分,包括环保、航空、新能源、医疗、生物等领域。


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服务功能。科技和法律是经济振兴的双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已列入国家战略。知识产权行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知识产权律师也成为推动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0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变化

金诚同达高级合伙人马林艳律师的分享让大家了解了知识产权律师的执业不易与坚韧不拔的探索。


马林艳

金诚同达高级合伙人


马林艳律师谈到,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有两大保护路径可以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发展的主线来把握:一是司法保护,二是行政保护。


早期的知识产权专门法庭开设极少,曾经北京只有海淀、朝阳两个基层法院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法庭,案件积压严重,甚至在周六、日也时常开庭。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同年11月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率先挂牌成立;12月,广州与上海的知识产权法院也相继揭牌。而在这三个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以外,其他各级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庭也越来越多。直至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办公,标志着从中央到地方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法庭体系的初步形成。


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对知识产权司法专业化的重视。类似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又设立了多个互联网法院。如今,放眼全球,我国的知识产权、互联网司法专业化水平均较为领先。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机制的引入,也让马林艳律师感触颇深。知识产权维权非常困难,维权成本很高,侵权成本却非常低。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诉讼成本高,然而遵循“损害填平原则”的赔偿不能覆盖掉律师费等维权成本。而后,虽然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实践中加大了对权利人的保护,但也只有知识产权案件在被告败诉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由被告去承担部分律师费,且承担的费用极少。直到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之后,由侵权人负担维权成本终于成为可能。随着惩罚性赔偿的实践发展,有些案例中,法院甚至可以支持侵权方赔偿侵权利润额的三倍。在惩罚性赔偿的惩罚力度的震慑下,侵权的违法成本变高,在可见的未来,侵权行为将大大减少。


除了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也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家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关,一方面,在逐步加强对司法程序中的证据形式的认可程度,促进行政、司法标准的一致化;另一方面,也在探索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这个过程的鲜明例证,包括去年马林艳律师团队承接参与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电子数据相关证据规则的立法意见征求,也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于今年1月24日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国知发保字〔2022〕8号),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形成。


03


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新变化

谈到当前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的状况,金诚同达高级合伙人史学清博士的分享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图片

史学清

金诚同达高级合伙人


史学清律师在分享中谈到,现在的知识产权服务法律市场可以用“大”“热”“卷”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大”,即未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足够大。作出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基础判断:


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上,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自发发展的方向高度契合,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方面,“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双碳”目标等规划文件中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均十分关注;市场方面,近几年,我国科创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爆发式增长。


二是企业竞争压力突显,且高压竞争将会持续存在。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但自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争端之后,外部竞争态势、方向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关键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基础软件等)的科技企业,如华为、中兴、大疆、中芯、海康、浪潮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今年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与粮食危机,也会推动新能源、种业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三是文化强国催生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随着5G、云计算、AI、VR/AR、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娱乐与新兴技术不断融合,催生出如元宇宙、电竞游戏、在线游艺等新的业态。


国家政策、市场主体、行业业态、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会自然会催生市场对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张。可以说,未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仍然是广阔的蓝海。


第二个关键词是“热”。


从199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开始逐步升温,特别是2001年“入世”之后,知识产权保护迅速成为大热主题。从几个侧面可以反映这一现象:(1)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司法、执法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迅速提升,例如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引入导致高赔的案例不断涌现;(3)知识产权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重点,每年的“4·26”都是当年度最热话题之一;(4)知识产权类案件数量增长迅猛,2021年度我国法院受理、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件(包括民事、行政、刑事)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突破60万件;(5)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快速增加,正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不断上升;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机构有8万家,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人员有将近90万人。 


第三个关键词是“卷”。


随着知识产权法律需求的扩张,大量从业人员涌入这一领域,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价竞争、低质服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一些客户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方面的基础需求呈现出高端化的趋势,对基础性法律事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知识产权律师来说,不仅要求专业扎实、经验丰富、人品靠谱,还要求具有商业思维和战略眼光;不仅要求懂法律、懂合规、懂诉讼,还要求懂技术、懂行业、懂交易、懂管理。越来越多的从业律师在做好案子的同时,还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推广宣传业务与经验,如写文章、写书、开公众号、开讲座、玩直播、参评各类奖项等,以增加知名度、曝光度。此外,除律所等传统法律服务机构外,一些代理和中介等服务机构的跨界切入,也间接加大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使得行业进一步“内卷”。 


图片


04


青年律师如何把握发展机会

青年律师不仅是律所发展的潜力,也是行业未来的担当。青年律师如何把握知识产权领域的服务机会?在4月26日的直播中,很多青年律师积极参与互动,金诚同达的三位高级合伙人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庞正忠律师对青年律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青年律师需要看清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目前存在的三个明显变化。


第一,客户群体发生变化。当年的知识产权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随着疫情特殊形势的影响,跨国公司的需求锐减,而中国新型科技企业不断崛起。像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这些新兴的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对于知识产权律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越来越多,国际知识产权业务也将随之壮大。


第二,业务复杂性变大。知识产权领域的业务不单纯是单一知识产权法律业务、不单纯是一个诉讼业务,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前端、后端、上游、中游、下游的整个知识产权产业链。知识产权律师要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全面发展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点提供服务。


第三,知识产权的从业人员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律师越来越多,专利代理师和商标代理人的数量都非常庞大。知识产权律师间要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给客户提供有效、增值的法律服务。青年律师要着力打造自己的标签,精通某一个细分领域,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马林艳律师建议青年律师应当多多接受新事物、研究新事物。青年律师不应当只着眼于“操作层面”,思考的深度也很重要,在每一件案子、每一次服务中都应该保持思考的习惯。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变化,及时为客户提供最新的服务思路。除了阅读法律专业书籍、学术书籍之外,更要研究一些行业与产业的相关书籍,同时也倡导青年律师多多阅读国学书籍充实自己。


史学清律师认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都很大,未来是星辰大海。但如何避开陨石带、小行星带等,实现升维跃迁,走出红海、迈向蓝海、通向星辰大海?是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业的青年律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有大局观、长视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趋势,融入大的发展洪流,顺势而为。选择符合未来也适合自身发展的赛道,然后持续深耕,顺势、择时,“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二是具备求真务实的态度,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与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涉及诸多不同的行业,在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特定法律专业领域进行深耕,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服务。


三是要有大兵团作战的合作精神,尽量避免单兵作战、小团队作战。专业化是客户对律师的基本要求,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法律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运用、管理、交易等,涉及人员管理、成果转化、标准制定、外部合作、保护维权、外部竞争、资本运作等方方面面。所以,为了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多元化的增值服务,需要依靠大兵团、跨部门协作的方式才能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四是要有持续精进的主动学习能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科技创新型、创意型企业,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围绕“创”“新”构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虽有既定的规则、方法等,但也必须跟上企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这就需要从业者持续跟踪学习法律制度、司法实践、国家政策、学术理论等的变化,深入了解学习企业模式、行业变化、产业变迁、经济发展、竞争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与知识。


本次知识产权系列直播旨在开阔青年律师的视野、学习业务经验。大国崛起,知识产权律师始终为中国企业保驾护航。科技和法律将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此次金诚同达知识产权主题直播活动历时一个半小时,观看人数达一千多人次。通过互动抽奖,有三位幸运观众获得了精美礼品。


图片


05


匠心铸就精诚服务

金诚同达的全国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以知识产权为主业的服务品牌3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


其在协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及在专利、商标、软件、商业秘密诉讼方面的专长,均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国际商标许可等法律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金诚同达从传统的知识产权业务出发后,又迈向了提供网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和高新技术等高端知识产权业务的法律服务。专业团队不仅熟悉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与政策性规定,还代理过大量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其中不少是国内著名的知识产权案件;所经手的知识产权业务类型较多,多起业务在国内属于首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金诚同达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企业、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和成长型的公司;产业领域广布于信息技术、电讯、生物基因、生物医药、材料、电子、软件、多媒体、制造业等范围,特别是在处理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事务上有丰富经验。金诚同达还与著名的商标、专利代理公司紧密合作,协助中外企业在中国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进行软件登记、域名注册和办理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等。


知识产权是金诚同达专业服务品牌的代表之一,在金诚同达30周年系列活动中,还将有更多专业品牌亮相,展示金诚同达专业服务团队的风采以及相关服务领域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是律所发展史的回顾,也是中国各个领域法治进程的缩影。各类丰富的活动既为金诚同达发展注入动能,也会为中国律师业发展提供鲜活的研究样本。更多精彩活动信息将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JT&N30周年·金诚同达知识产权系列讲座”直播时间表

第一期:4月26日

主讲人: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庞正忠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马林艳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史学清


第二期:5月6日

主讲人: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陈浩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汤雄军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陈颖


第三期:5月11日 

主讲人: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张颖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李宇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郭婉莹


第四期:5月18日 

主讲人: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周俊武

神秘嘉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END


撰稿人丨杨柳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全部留言 共0条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