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益微光点亮生命“法则”!35家律所联合出品《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用专业成就更好的公益,这次我们又做到了!

今天(6月24日)下午2点,来自国内35家律所的代表们在线上共同参与了一个温暖的公益发布仪式——由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指导、律新社总策划,联合35家律师事务所出品的《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携爱而来,隆重发布。

图片


《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成为“法律服务业数字化品牌发展论坛暨‘V 品计划’启动仪式”上最温情的一个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教授杨凯对《指南》的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疫情后,法律服务业有两个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借助数字化工具推动法律服务在线化品牌建设;二是借助全国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网络热线融合平台推进法律服务产品品牌建设。疫情期间,全国多家律师事务所都推出了抗疫的公益法律服务,有一部分已经依托全国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为复工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杨凯还表示:“今天,很荣幸跟大家一起参与由35家律所共同出品的《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的发布,让我们一起来铭记大家通过专业服务助力社会公益、践行社会责任作出的努力。”


图片

回望奥密克戎疫情肆虐的这个春天,面对疫情和封控带来的困难,全体律界同仁勇敢逆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或是化身“大白”“大蓝”,坚守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线;或是慷慨解囊、多方筹措物资,及时为特殊群体送上温暖;更多的律师通过自己的专业力量,为疫情防控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助力复工复产……


2021年,第十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始终站稳“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根本立场,明确了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的根本定位。这是继“人民法官”“人民教师”之后,对律师的至高评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律师们的善行义举真正无愧于“人民律师”的称号,诠释着法律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日趋强大的担当能力,体现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沉大爱。


律新社作为法律服务行业内知名的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秉持公益初心,连续五年推出法律服务业公益榜单,不遗余力地为推动律界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公益精神、形成公益法律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22年4月以来,律新社旗下“律新V品”公众号持续推出“律界抗疫公益接龙”专栏真实记录了盈科上海、国浩、京师、隆安上海、海华永泰、段和段、建纬、德恒上海、道可特、汇业、普世万联、融力天闻、星瀚、博和汉商、沪师、新闵、瀛东、江三角、至合、万商天勤、MHP君悦、汉盛、光大、中闻上海、金茂、兰迪、申同、日盈、百汇、中夏、家与家、中因、德禾翰通、邦信阳中建中汇、灏思瑞等35家律所的抗疫善举,弘扬公益正能量。


图片

▲《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

35家联合出品单位


在为公益善举感动的同时,律新社注意到,更值得关注和分享的是各家律所和律师在此期间奉献的专业法律服务“干货”。围绕抗击疫情及复工复产过程中群众生活、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律界同仁立足各自擅长的专业法律领域,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公益法律咨询并编写了指南。这些指南内容涵盖民生关注的劳动关系、房屋租赁、婚姻家事、工程建设、国际贸易、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很有指导意义。


为了能够把抗疫期间宝贵的法律公益足迹留下并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在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的指导下,律新社在复工后第一时间集结多家爱心律所的智慧结晶,制作出品《指南》,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下载。

 

图片

扫描二维码

获取指南


愿这份律界公益能量惠及更广泛的市民和组织,为复工复产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前言

用公益微光助力生命“法则”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法律人说:世界上还有一种真正的公益精神,那就是,在法律专业能触达的地方,努力惠及生命。


共同走过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我们都已成为更勇毅的自己。


2022年的春天对于上海来说是静默的、艰难的。白玉兰花开的时节,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沐浴三月的暖阳,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疫情就让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从3月28日开始分区防控到6月1日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经过2个多月的共同战“疫”,艰苦卓绝的大上海保卫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如常的生活正在逐渐回归。


回望这段刻骨铭心的抗疫时光,面对疫情的威胁和封控带来的困难,法律人团结一心、勇敢逆行,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他们或是化身“大白”“大蓝”,义无反顾地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第一线;或是慷慨解囊、捐资捐物,及时为特殊群体送上温暖;或是广开渠道,用专业力量为疫情防控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每一天,我们都被公益善举刷屏,被公益力量激励。


全国第十次律师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始终站稳“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根本立场,明确了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的根本定位。这是继“人民法官”“人民教师”等称谓之后,对律师的至高评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律师们的善行义举真正无愧于“人民律师”的称号,诠释着法律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日趋强大的担当能力,体现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沉大爱。


记录公益足迹,弘扬无私大爱,沉淀法律干货——律新社作为法律服务行业内知名的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通过自媒体弘扬公益精神也是创立之时的初心。律新社致力于记录法律和法律人前行的足迹,连续五年推出法律服务业公益榜单,不遗余力地为推动律界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公益精神、形成公益法律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抗击奥密克戎的“战役”中,律新社竭尽所能,为抗疫助力。自2022年4月以来,“律新V品”公众号持续推出“律界抗疫公益接龙”专栏,真实记录了盈科上海、国浩、京师、隆安上海、海华永泰、段和段、建纬、德恒上海、道可特、汇业、普世万联、融力天闻、星瀚、灏思瑞、博和汉商、沪师、新闵、瀛东、江三角、至合、万商天勤、MHP君悦、汉盛、光大、中闻上海、金茂、兰迪、申同、日盈、百汇、中夏、家与家、中因、德禾翰通、邦信阳中建中汇等35家律所的抗疫善举,将全体法律人在这个春天里参与这场爱心公益接力所散发的正能量传播出去。


公益求真,创新向善,法治将至。这些善行不是突然而至,而是律界公益文化积累的必然。近年来,积极投身公益、热心支持公益已然成为律师行业的一种风尚和价值追求。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成熟的标志,标志着律师业已将社会责任建设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这表明了中国的律师行业正逐渐走向成熟,这也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3年以来的耀眼成果。


专业成就更好的公益——我们注意到,这35篇律界公益故事的背后,不仅凝结了35家律所的数千位同仁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们一同守卫上海和其他经受疫情影响城市的爱心和汗水,更有他们用智慧和专业编著成的数百篇涉疫公益法律服务干货指南。律师们选择发挥专业优势,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有效的助力。其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民生关注的劳动、房屋租赁、复工复产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很有指导意义。


为了能够把抗疫期间宝贵的法律公益足迹留下并得到更有效的应用,由华政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指导、律新社策划制作、多家爱心律所联合出品的《战“疫”公益法律服务指南(2022)》将采用新媒体方式集合所有爱心干货,方便免费取阅。


云开疫散,抖擞精神再出发。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法律人说:世界上还有一种真正的公益精神,那就是,在法律专业能触达的地方,努力惠及生命。


愿律界抗疫公益的一道道微光汇聚成希望的光芒,让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都感受到生活的力量,这是法治社会的生命法则!

END


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出品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