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今年4月,律新社启动《硬核之战——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著作》(暂拟)出版计划,记录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里中国律师业的公益奉献与责任担当,以及中国律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该书得到国内多家律协律所的支持,将于今年年底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了更好地弘扬抗疫时代精神,律新社特推出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专题《硬核之战》,将书中公益故事进行分享,更好地弘扬法治公益精神,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律新社丨赵颖欣

利他思维不仅是一种公益模式,也是最好的共赢模式,能够参悟其道,会有发自内心的担当。对律师而言,这种思维可以更好地把职业价值和社会需求紧密连接,形成价值共鸣。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海普睿诚”)主任、管委会主席赵黎明律师在日常律所管理中一直强调“利他、利众是律师最好的服务模式。”这种思维让海普睿诚在过去四年内取得了平均增长率达32.81%的骄人业绩,也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大道上步履不停。从六年前创立百万“海普睿诚基金”,到疫情期间全所合力共捐善款57万元,海普睿诚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公益活动。

疫情期间,无论是设立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在线调解工作室,还是参与设立西北地区第一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慈善信托,海普睿诚充分发挥“利他利众思维”, 不断结合实际需求创新公益形式,为依法战“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01
西安街头主动送温暖
真正的爱,是总能发现别人的需要。
2020年的大年初一,武汉宣布“封城”后,陕西省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西安的街头,寒冷宁静。
彼时,举国上下皆为形势严峻的疫情忧心,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顶着最大的风险,扛着最重的责任。
海普睿诚人一边关注疫情动态,一边思忖做些什么。上下班路上,他们注意到春节依然忙碌在大街小巷的环卫工人,在其他人都已经回到温暖的家里“隔离”之际,他们由于工作性质,还暴露在外维护着城市的清洁。
赵黎明主任立刻与执行主任王阿丽律师牵头组织了为环卫工人“添防护、献爱心”的活动,旨在面对疫情,为环卫工人加强健康防护,保障清洁安全,送上一份贴心的祝福。在市面上N95口罩断货的情况下,海普睿诚结合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批量购买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C泡腾片300支,橡胶防护手套300双,以及清洁用品10箱,并与西安市电子城街道办市容处取得联系。
1月24日上午,在清点完防疫安全礼包后,管理合伙人孙婷与行政总监种贵兴、行政人员刘嘉虎从律所出发。数九寒冬,在这个距离武汉足足八百公里的城市的街道上,发生了十足暖心的一幕。海普睿诚的代表们将防疫安全礼包和新春的祝福,一并送到20余名环卫工人代表的手上。

面对这意料之外的关怀,环卫工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和环卫办相关领导对海普睿诚的关爱之举表示感谢,彼此互道新春祝福,传递一份真情和温暖。
与此同时,面对突发疫情,海普睿诚已迅速响应,积极开展抗疫公益行动。1月29日,海普睿诚全体同仁在律所防疫领导小组的号召下,为防疫开启了捐款行动。截至1月30日21时,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党员、合伙人、律师及员工172人捐助的善款,合计57万元。这笔善款由律所防疫领导小组以最快速度专项汇款至:慈善机构、红十字会,全额用于对定点防治医院的帮助,为疫情防控尽一份法律人的绵薄之力。
捐款行动中,赵黎明律师个人带头捐款20万元,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爱心捐助的热情。海普睿诚一位保洁员大姐在捐款时说道,“律所集体组织献爱心太好了,我虽然捐不了太多,但也想尽一份心意!”此外,还有多位律师自愿为律所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亦有不少人已自行或随家属单位进行了捐款,从各个层面体现出了新时代法律人在国家大灾大难面前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情怀。
截至1月31日,善款已分别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投入到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各地市定点防治医院;通过西安市红十字会投入到陕西省收治病患较多的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唐都医院和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2
专业公益“扫雷”克难
“用关注,彰显公益情怀;用专业,剖析法律热点;用行动,助益共克时艰。”疫情期间,海普睿诚全员达成高度共识。
自1月23日起,海普睿诚人通过一系列联防联控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法律人的责任和使命。疫情发生后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全所防疫工作。下发工作通知,分组摸排情况,高级合伙人电话值班,并组织律师撰写“疫情时期法律‘雷区’系列文章”,伴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该系列文章持续连载已达80余篇,内容涉及中小企业如何“过冬”、劳动关系纠纷、吹哨人制度等多个热门法律问题。
海普睿诚的律师们用这些短小精悍的普法文章,有针对性地解答了疫情时期极易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用通俗易懂的专业语言,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上述文章不仅发表在律所公众号,也在广播电台、法治日报、律新社、中国律师网等权威媒体进行了有效推广。
此外,海普睿诚本着“立足职业,奉献专业”的宗旨,由主任赵黎明律师、执行主任王阿丽律师、副主任郝大明律师及全体高级合伙人、管理合伙人、行政总监、财务总监组成了志愿法律服务领导小组。50余名热心公益、专业资深的合伙人、律师成立“防控疫情志愿法律服务志愿律师服务团”(以下简称“志愿律师服务团”),开展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务,通过电话、邮件、微信为社会大众提供义务免费的法治宣传和公益法律咨询,旨在投入全民防控,解答法律疑问,为防控疫情建立稳定的社会环境。优先为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军人、警察、新闻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疫情期间,志愿律师服务团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常识知识的宣传;为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用工、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为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遇到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以及其他涉法涉诉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特别在海普睿诚咨询大厅设专项咨询窗口,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各项法律咨询服务,免费、广泛、有效地服务中小型民营企业,并对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司法援助。

防疫期间日常消毒,还为律师及员工送菜
赵黎明律师表示,“律师虽不能像商人那样捐赠更多的钱物,却能以其执业贡献更多的专业智慧。专业公益是律所做大做强的根本,也是我们抗击疫情、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
03
防控常态化后助力复工复产
4月8日,武汉城“解封”,热干面重新在街头巷尾冒出香气。一个月后,国务院发文称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伴随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海普睿诚律师的专业力量得到了更大发挥。
疫情防控期间,法院线上开庭增多,为了更好地协助线上相关工作处理,海普睿诚携手西安碑林法院,设立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在线调解工作室,贡献律师力量,助力矛盾快速、高效化解,深化落实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这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在线调解工作室,目前调解案件广泛涉及劳务、中介、网购等各类纠纷,成功率达20%以上,调解效果显著。

海普睿诚还积极参与发起设立西北地区第一单公益慈善信托——“陕国投—陕西慈善协会—迈科集团—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慈善信托”,该信托总规模3000万元,将定向用于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相关医院、陕西省支援湖北地区医护人员、其他医护人员或确诊患者等。首期募集规模1180万元,已全部用于采购医用物资,并捐赠给西京医院、省人民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疾控中心等“抗疫”一线单位。
在这个过程中,海普睿诚律师免费参与本单慈善信托的结构设计、合同审查、备案管理等前期工作,并免费担任本单慈善信托的监察人,站在公益、公立角度,对信托运作进行监察管理。该慈善信托总期限3年,在此期间,海普睿诚律师将持续免费为该慈善信托提供法律服务。
“律师职业的本身,就体现了公益性。”赵黎明主任一直倡导,律师用专业帮人、助人,为人排忧解难,无不是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的正确实施、社会公平和正义。
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向世界展示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重要性,单靠政府的力量很难战胜疫情,这也为市域治理提供了挑战。新的社会治理必定充分强调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这是破解社会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从法治角度应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赵黎明律师指出,应加大市域政府的自主治理权,同时亦要提高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伴随律师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赵黎明律师建议各省市律师可以充分发挥职业优势积极为党委政府有效建言献策,比如借鉴陕西省“给全省每位没有法律教育背景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对一地免费配备一名法律顾问,为他们参政议政当好参谋和助手”的举措。经过十多年的成果实践,这项举措已被司法部广为推广,很多省市都到陕西来学习这项工作经验。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担,也是律师的责任和使命。

海普睿诚全体大合影
在海普睿诚人看来,律师作为法律人,在专业公益大道上必将大有所为。疫情是一次大考,中国律师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这也预示着这支队伍将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更大空间。
责任编辑:Fiona | 版面编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