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被抽耳光!未婚同居遭受“家暴”如何维权?丨精品婚家指南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为方便用户找寻专业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团队,展示婚姻家事团队专业成果及动态,构建数字化品牌数据,律新社推出“精品婚家指南”专栏,聚焦婚姻家事领域,洞察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汇集法律政策解读、分享团队建设心得与热点法律评论等。



来源丨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


7月6日晚,著名女诗人余秀华发表微博,声称自己被杨槠策抽了上百个耳光,二人从此分道扬镳。微博内容显示,余秀华曾经多次被杨槠策施加暴力,有一次差点被掐死。7月7日凌晨,余秀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害怕杨槠策天亮来找她,并声称“我要出去躲躲,不出去的话会被打死”。


图片


这位写出了《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人在出生时便患上脑瘫,行动不便、口齿不清,曾经有过一段婚姻,但草草收场。


今年5月,46岁的余秀华与32岁的杨槠策宣布结婚,受到网友热议,很多人并不看好二人这段关系的前景。果不其然,刚刚进入7月,二人的关系便走到尽头。


据悉,余秀华与杨槠策其实并未领取结婚证,属于事实婚姻。然而,民法不承认1994年2月1日以后形成的事实婚姻。因此,二人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只能属于同居关系,而非夫妻关系。


即便是诗人,无论其诗中的爱情多么浪漫,一旦走进现实,也要面对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俗话说:“没有舌头不碰牙的。”


人与人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矛盾,何况是天天住在一起的情侣或夫妻?一旦被情侣或配偶施加暴力,最好的依靠仍然是法律,光靠浪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那么,余秀华遭受暴力后,在法律上有哪些救济途径?


图片


01


根据反家暴法,求助有关单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2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如果余、杨二人未领取结婚证,双方之间的暴力行为就不属于家庭暴力。


但是,《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也就是说,无论余、杨二人是否已经领取结婚证,余秀华都可以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求助:


(一)向有关单位投诉 


可以向自己或者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二)向公安机关报警 


遭受家庭暴力还可以立即报警,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这种救济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


(三)向人民法院求助 


如果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自己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当事人可以单独提出申请,也可以在诉讼中提出申请,且均可以委托律师代理。


图片


02


如果情节严重,提起刑事诉讼


杨槠策实施的暴力行为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可能会构成虐待罪、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余秀华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或者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杨槠策提起公诉。


余秀华如果人身权利受到杨槠策侵犯,或者财物被杨槠策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处杨槠策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03


根据关系性质,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余、杨二人已经领取结婚证,属于合法的夫妻关系,根据《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是法定的离婚事由,余秀华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法院一次性判决离婚。另外,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余秀华作为无过错方有权主张损害赔偿。


如果余、杨二人未领取结婚证,余秀华自然不能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3条规定,余秀华也不能起诉请求法院解除同居关系,但可以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


 “精品婚家指南”系列文章 
◆ 揭秘《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让继承人不再为遗产反目丨精品婚家指南
◆ 从大S和汪小菲的两岸婚姻看抚养权之战丨精品婚家指南

END


“精品婚家指南”专栏投稿要求

图片


原创作品,内容生动有亮点,优秀内容可联动转载。投稿中需附个人及团队简介、作者形象照片或团队合影供展示使用。


投稿邮箱:lvxinnews@126.com


栏目合作联系人:

唐文奇:13312248472(微信同号)

魏德明:18721954317(微信同号)


栏目运营主编:

王晶晶:13044159555(微信同号)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