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小律所的“中台”实践笔记:“婚姻家事+房产买卖+动拆迁”差异化品牌定位助力创收破千万丨律新调研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作者丨杜慧中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中小所的差异化品牌建设,可从选择特定目标群体入手。


2021年5月26日,上海发布“十四五”时期旧区改造总体目标:2021-2022年,计划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10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6万户。旧区改造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但动拆迁带来的巨额补偿也给家庭纠纷埋下了隐患。


拆迁补偿的内部分配纠纷,拆迁涉及的房产买卖、户口纠纷等,与婚姻家事中的问题交叠,使家庭矛盾复杂化。这些家庭亟需精通多领域政策和法规的律师为其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如何整合多角度诉求,形成一体化服务成效?如何进行多领域知识管理,解决复杂的家事纠纷?中小所如何打造差异化服务标签?近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的指导下,律新社研究中心在开展《中国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品牌发展报告(2022)》及《精品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2)》调研工作时,与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宝山律工委征收动拆迁业务研究组副组长张健律师进行了对话,共同探讨中小所的“一体化”尝试。


图片


01


对接需求

中台系统的前中期把控


2021年,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灏思瑞”)的5名主要团队成员共办理业务379件,年度创收突破千万。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律所的“中台系统”建设。


张健介绍,灏思瑞的中台系统是由一名职业经理人作为负责人,几名律师各司其职、共同组成的管理系统,能够一站式解决律所运营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中台系统主要负责前期的客户对接、客户需求采集和案源分配;中期的开庭前审核;后期的业务归档、知识管理和律师专业能力培训,以及品牌推广和建设。


自留学归来后的十余年里,张健一直从事婚姻家庭、房产方面的相关工作,担任一些居委、街道的法律顾问,也曾在法院担任调解员。去年,一位重要的客户就是因在几年前的动拆迁调解中接触过张健,认可他的专业能力,才再次寻求合作。


律所人手有限,能否及时对接这些客户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直接影响到后续能否达成合作。中台系统的职业经理人将客户信息采集后,会提取一些关键词,如“继承”“离婚”“动迁”等,再根据所内律师各自的业务领域进行分配。


图片

资料来源: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中台


张健说,灏思瑞的所有案源均由中台分配,不存在“个人案源个人做”的情况。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所内竞争和初期对接成本,还便于后期业务成果审核的标准化。


在案件资料搜集和准备阶段完成后,开庭前,负责业务的律师会将相关资料全部提交回中台系统,由职业经理人及其他律师从资料准备周全度、辩论观点视角、案件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达标后才能开庭,确保服务质量。


02


知识体系构建

依托中台形成知识结构化矩阵


完成服务后,职业经理人会将本次业务的全流程归档到中台系统,便于后续进行内部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仅有利于快速为客户提供结构化的咨询服务,优化客户体验;还能提效内部服务和培训流程。这是做“一体化”律所运营和服务的基础。


走差异化路线的中小所一般人员有限,难以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做好已有案例的知识管理就尤为重要。灏思瑞根据2021年客户的纠纷案由,统计出了业务交叉领域的占比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上海灏思瑞律师事务所中台


由上图可见,离婚、继承这类传统婚姻家事法律服务与动迁、劳动领域交叉的情况较为常见。以房屋动拆迁在离婚纠纷中的体现为例,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房屋本身就是动拆迁所得,财产分配需要首先界定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家庭财产,再进行财产分割;二是离婚期间正好遇到房屋动拆迁,拆迁补偿如何在家庭成员间分配。


为解决这些问题,律师应该从动拆迁政策、协议、补偿款发放、后续分配、其他风险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建议和服务。张健认为,从实务角度看,应着重在以下方面加强该知识体系“矩阵”的建设:


一是关注政策动向。深入了解国家、地区在房产买卖、动拆迁方面的相关政策,更要关注各区域的动态政策,保持政策敏感性。尤其对于一些乡下地区独有的“规定”,更是需要长期跟踪、了解。

二是掌握法院判决思路。通过研究法院的案例,以及对团队做过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定期举行交流会来掌握判决思路。

三是构建多方面的知识体系。除了《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的相关法规,也要了解房产交易、房屋买卖合同方面的相关法规。另外,有些房产还会涉及公司资产,团队应对《公司法》相关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如《公司法》系列司法解释、《九民会议纪要》中关于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法修正案》中的相关内容等。


张健表示,除了分配团队内部的律师对上述知识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外,律所也有一些外聘的研究民事、刑事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大家会定期进行法院观点、政策变化方面的交流分享。通过知识管理,灏思瑞将实务案例加上律师分析、交流经验,形成了“灏问·析”和“灏问·论”系列专业成果,展示在律所公众号上。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完成委托。


图片


03


打磨专业能力

实战见真知


随着律师人数增多,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标签定位越发重要。张健认为,作为中小型律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自我定位,凸显“标签”。灏思瑞的标签即“婚姻家事”“房屋买卖”“动拆迁”,再针对这些标签进行专业能力培训。


婚家业务多以调解结案。张健说,调解不代表盲目让步,化解纠纷应“有柔有刚”。在调解中体现有底线的“柔”,在庭审中展现专业性的“刚”。如果调解不成,作为律师就应尽职尽责,为当事人争取利益。


近年来,财产类型多样化,支付形式五花八门,极大提升了婚姻家事纠纷中调查取证的难度。当下的离婚案件几乎都会涉及支付宝、微信等线上支付渠道;此外,有些家庭成员名下有公司,涉及股权的调查取证数量也有所增加。


张健谈到,在其团队处理过的纠纷中,时常出现对方当事人进行财产转移、财产隐藏等问题。作为当事人代理律师,应该穷尽一切办法,将对方转移、隐蔽财产的蛛丝马迹挖掘出来,进一步搜集证据并呈现在法庭上。


图片

“在拉锯战中,面对繁琐的证据,尤其是数量庞大的数字线索,不管是当事人、律师还是法官,都可能存在懈怠。这时需要律师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毅力,抽丝剥茧地挖掘线索、发现问题。这也是房产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张健说。这不仅需要办案律师对一些检索、调查方法非常熟悉,还需要有办案经验相对丰富的律师进行指导。


灏思瑞的中台系统会定期组织所内律师的交流、培训。以实际案例引入,讲解检索方式和研究角度,并对本次业务中暂未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延伸研究。目前,所内几位曾经的新人律师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律师,团队年度创收破千万也充分说明了几位律师的实力。


04


调研小结


借助中台系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案源分配机制、庭前审核机制和知识管理机制,灏思瑞对于每一位客户的委托都可以实现“量身定制”。将不同的诉求分类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服务效应,是灏思瑞鲜明的品牌化标签。


数字化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中小所来说,树立专业化标签不失为令自身在众多规模所中脱颖而出的有效策略。专业化标签不仅是一个“符号”,还包括由团队的服务对象、知识体系、专业展示、服务质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团队之“根”。


在婚姻家事法律服务领域,围绕房产发生的合同买卖纠纷、动拆迁纠纷、遗产继承纠纷,以及家庭财富与公司财富交叉领域的股权纠纷、财富传承,都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灏思瑞选择了“婚姻家事”“房屋买卖”“动拆迁”的标签,迈出了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扎实的专业能力、高效的中台系统、定位清晰的专业化“标签”,正在帮助灏思瑞的特色婚家业务赢得越来越高的客户认可和业内声誉。


目前,由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指导、律新社研究中心出品的《精品婚姻家事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2)》申报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优秀婚姻家事团队积极参与!


END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