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律界公益的温暖,让爱“星火燎原”。
律新社持续关注法律服务业公益事迹,今年成立公益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公益法律服务发展。为了让专业成就更好的公益,让每一个公益故事被更多的人看见……2021年5月30日,律新社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等相关机构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律界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暨2017-2020中国律界公益优秀案例发布会。
自今年2月中国律界公益榜单故事征集评选启动以来,律新社收到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近百家律所的200多篇投稿!即日起,律新社将陆续发布这些公益故事。
今天,我们分享的公益故事是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在助力专业公益法律服务的精准与普惠上一直在不断前行和超越的故事,一起来看看明炬所公益法律服务实绩 “一个核心、两种声音、三项成绩、许多形式”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2017—2020年
中国律界公益优秀案例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由30余家成都本土律所重组而成,自2013年8月19日重组至今,坚持“以党建带所建”并致力于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先后荣获“2016中国首届律界公益榜最佳公益创新奖”“2018律界公益榜单年度优秀公益项目奖”、四川公益法律服务律所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司法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明炬党组织连续多年被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四川省律师行业党委、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律师行业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总支”“十个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等,2018年被评为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先后有10余名党员律师荣获司法部“律师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律师标兵”“全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成绩突出律师”“最美党总支书记”“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明炬与公益法律服务结下不解之缘,在助力专业公益法律服务的精准与普惠上,明炬一直在不断前行和超越。
四川省律师协会监事长、成都市律师协会会长、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王宗旗,将明炬多年来开展的公益法律服务实绩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声音、三项成绩、许多形式”。
一、一个核心
那就是服务至上。专业的公益法律服务,重在专业、旨在精准、贵在普惠,而根本在于服务。在明炬《建所大纲》中,明炬人庄严承诺:要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立所之本。服务是公益之本,也是专业之核,没有法律专业服务的热忱、坚守与奉献,谈不上勤做公益,谈不上满足民生,也就谈不上精准、普惠。

一是川西高原宝兴县优困生的感谢声。2019年3月的一天,雅安市宝兴县宝兴中学一名高三学子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明炬资助其完成高中学业,使她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
律所做法律公益,必须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责任良知,在宝兴县,明炬同时提供了基于专业技术(讲座、授课、普法宣传)与专业良心(捐资、助学、扶贫)的公益服务,让教育等领域、边远山区等地域沐浴着普惠阳光。
二是青藏高原东南缘阿坝县寺庙僧人的需求声。2018年10月,在“送法进寺庙”活动拉开序幕两年多以后,服务单位阿坝县各莫寺的民管会成员说:“每当遇到法律问题时,首先想的就是打电话给明炬律师。”

为寺庙提供法律服务,在几年前难以想象,但明炬人数年如一日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寺庙主管、管理人员及僧侣们的赞赏。专业公益不仅应当细分技术,领域,地域,还应考虑服务对象的身份、社会地位与角色等特殊性因素,才能获得专业带来的精准性。
二、三项成绩
一是五年送法进寺庙。
2016年,在阿坝县委统一部署下,明炬与阿坝县42座藏传佛教寺庙、1座伊斯兰教清真寺签订了义务法律顾问合同。五年来,明炬举全所之力,不仅克服语言障碍,还从藏区寺庙实际出发,首创“法律明白人”等宣讲、培训与考核模式,利用电话热线、网络在线、电子邮箱、亲赴藏区等方式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土地使用权、赠与、相邻权关系、行政许可等民行领域,我们以律师应有的政治站位和专业分工,把握住了寺庙法律问题的重点、难点与界限,展现了专业、精准服务的优势,实现了政治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维护了法治尊严。
二是六年支边援困。
作为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的主力军,明炬是四川唯一同时承担宝兴、阿坝两个边远地区法律服务的律所;积极响应号召,推进精准扶贫。为汶川县映秀镇一碗水村、宝兴县五龙乡战斗村等地精准扶贫工作提供资金10万余元。选派优秀青年律师去九寨沟县挂职法制办副主任,参加灾后重建。在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宝兴县中学设立奖(助)学金累计约100万元。这是专业公益法律服务实现精准与普惠的具体体现。

三是八年坚持普法。
包括参与“法律七进”活动,举办各种普法讲座200余场,听课人数两万余人;参加成都电台“998法治大讲堂”节目122期;受省司法厅委托,组织40余名党员合伙人、律师耗时四个月,花费20余万元,编写100万字的四川省“法律七进”普法教材《以案说法读本》一套七册……不仅体现了明炬作为综合所在专业、服务、人才上的全面实力,还体现了明炬人注重均等普惠,坚持普法的初心、决心与恒心。
三、许多形式
明炬公益法律服务形式包括普法活动、法律援助、捐资助学、慈善捐赠等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则开展了公益值班、线上讲座、撰文宣传、法规汇编、专项服务等活动。例如,明炬接受市法律援助中心委托,独自承担了成都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线上免费法律咨询、部分线下调解、代书等法律事务。2020年春节,包括大年三十到初七,明炬所党员律师带头,共计40余人参与了一线值班,没有放假一天,每天值守至零点。为了鼓励大家,事务所领导多次前往中心慰问,带去防疫用品和食品,确保了值班人员的身体健康。明炬律师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没有一天缺席,每天从上午9点坚持到晚上12点,共提供7000余次咨询服务,受到了成都市司法局等领导的赞扬。
服务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为响应中央和四川省委“要促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在企业制度”的决策,事务所组织30余名律师集中攻关,撰写了四川省工商局制订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标准》《操作指导手册》《诊断评审操作指引》等规范(全国首创),并执笔编写了《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川探索》一书,已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对政府机关、民营企业和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此外,明炬总所及分所还组织100余律师为全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题培训授课,并作为法律专家参与了10余个市州600余家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诊断和评审。
服务环保需求。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富有明炬特色的生态环保法律服务项目,明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生态环境部,统筹明炬在此领域的法律服务与业务研究。二是派出合伙人李君律师到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挂职法规处副处长,挂职期间,参与了多项四川省环境资源保护地方立法和调研工作;三是发挥专家律师多的优势,承担了四川省2018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环境资源犯罪刑事司法实务研究》(已经结题);四是“走出去”宣讲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和政策。在2018-2020年,仅高级合伙人陈自强律师就五次奔赴阿坝州,参与黄龙、九寨环保法庭成立,环境资源保护九寨论坛、若尔盖论坛,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论坛,岷江流域“8+2”环境司法协作会等论坛和学术会议,扩大了影响,增强了实效,明炬有信心将此业务打造成我们的公益名片之一。
服务乡村振兴。为响应国务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事务所成立了“乡村振兴法律保障攻坚领导小组”,目前已完成《郫都区政府法律保障乡村振兴的途径与方式的调查报告》,正在进行天府新区13个乡镇法律保障的调查研究,为政府提供可操作性的法律保障办法的依据和建议,将为明炬拓展新的公益平台。
疫情发生后,明炬所党委、管委会、监事会第一时间向全所律师、行辅人员发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抗击疫情的募捐活动倡议。在明炬党员律师的带动下,全所上下积极响应,募集总金额达到20万元。2020年2月3日,经明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通过四川省慈善总会,将20万元善款定向捐给武汉防疫一线医护人员,专项用于他们的生活补助。此外,明炬还购置了5000副医用防护手套,捐赠给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截至目前,明炬总所、分所的捐款及物资捐赠已达40余万元。

疫情防控继续,明炬法律服务不停。明炬律师还为各个因疫情受到影响的企业和单位开展了公益法律讲座与微课堂。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新冠状病毒疫情下劳动关系处理》《疫期复工热点20问》等数十个线上讲座与微课堂,听课的企业家和HR多达上万人,同时撰写了20余篇专业文章在明炬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向社会持续输出疫情期间的政策详解和法治宣传。
此外,明炬还迅速对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并整理形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劳动关系解读及文件汇编》《战疫防控法律查询一本通》两本汇编,并撰写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相关法律问题指引》《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商事合同管理相关问题指引》,为企业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复工后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建议。
明炬通过上述实践,形成了与大众“以法对话、用法关怀、送法到家”的公益服务模式。明炬人始终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