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倩明
建纬(深圳)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得理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人
律师制度最早萌芽于公元前二、三世纪的古罗马时期,早期律师只针对刑事案件参加庭审辩论、代写法律文书,如今,律师的服务领域延伸至社会、经济、政治的各个领域,律师提供的服务种类也包括民事、商事、刑事、行政等各个专业。综合型大所服务的专业领域甚至多达上百个,律师的专业更加精细,很多律所开始注重法律服务产品的设计,法律服务产品化将成为趋势,如何定义律师服务产品?如何对法律服务产品进行设计?如何形成产品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都是法律服务产品化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产品的底层逻辑、设计思维、交付体系三方面进行分析。
01
产品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定义,通常定义为:所有满足用户需求的物品或服务。产品的用户既包括普通消费者(B2C)、企业用户(B2B),也包括公共服务机构(B2G)、其他各类组织等,产品的形态包括有形产品、无形服务,以及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混合产品。有形和无形产品的混合产品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常见。数字技术的驱动使得很多实体产品数字化,产品内容和形式在随着技术的变革而发生变化。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产品必须能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用户愿意为这些需求支付对价。
结合科特勒的分析,本文从产品的用户价值视角出发,将产品解构如下:
1 核心价值 2 通用价值 3 期待价值 不同用户群体不同的消费偏好,也有不同的期待价值。用户对产品的偏好会因为用户的教育、地域、文化、年龄、民族等因素而不同。用户的偏好也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用户对产品的期待价值会随着市场竞争、产品迭代等原因而有越来越高的需求。 4 差异价值 用户愿意为核心价值、通用价值和期待价值付费,但体现产品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则是产品的差异价值,普通招待所和五星级酒店都能提供满足用户居住睡眠的基本功能,但其价格会相差10倍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其酒店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 5 延伸价值 产品的核心价值、通用价值让用户愿意支付对价;产品的期待价值让用户感到满意;产品的差异价值让用户形成品牌信赖;产品的延伸价值让用户建立长期忠诚度,这些是产品的底层价值逻辑,法律服务产品化需在理解产品的底层逻辑基础上,围绕五个问题展开,即: 02 要解决产品的五个核心问题,需要运用产品设计思维。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的CEO Tim Brown于200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文章,对设计思维这样定义:“运用设计师的洞察力和方法论,以人为本,将技术可行性、商业策略和用户需求进行匹配,从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并赢得市场机会。”Tim Brown提出的设计思维是一种关于产品的思维模式,该思维模式包括五个要素,即: 1 找准痛点 不同法律消费者遇到同样的法律问题有不同的痛点和需求,同一法律消费者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其需求也不同,法律服务需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这是法律服务产品设计最大的挑战。无论提供什么法律服务,律师需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法律消费者对律师的需求通常不仅是解答法律问题,还会寻求一种安全感。律师不能只提供冷冰冰的法律知识服务,还需化解法律消费者因为法律问题、法律争议引起的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让法律服务有温度,法律消费者既需要一个满意的结果,也需要一个满意的过程。绝大多数法律服务难以达到这些要求,这也是当事人对律师满意度低的原因。 2 输出价值 在找准法律服务费者痛点的基础上,要思考如何让法律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长期以来,法律服务价值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人们寻求律师服务往往只是寻求一种法律安全感,多数人将法律服务视为成本支出而不是价值创造,虽然法律安全感也是律师服务的一种价值,但律师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好的律师,能够挽救一个公司、一个家庭和一个人的命运,很多商业模式、交易架构的创新都是律师设计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进步也有律师的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也离不开律师,家庭财产的安全和个人自由财产的保护也有赖于律师。律师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遗憾的是,这样的认知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仍是少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律师自身,一方面法律服务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律师缺乏产品思维,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服务中。 3 清晰定价 4 标准服务 03 建立可靠产品交付体系 其二,法律服务是一个过程,多数时候还需要团队协同完成交付。法律服务产品的交付与有形货物产品的交付有着根本的不同,有形货物交付往往是一次性完整的交付,且产品的交付标准清晰可见,而法律服务产品的交付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过程动作完成的,客户对交付的满意不仅取决于交付的结果,更取决于交付的过程。 法律服务产品化要最终落地,除了精美的产品宣传册,更需要从体系上完善产品的交付体系。一个完整的产品交付体系需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 产品品牌 产品品牌既依附于律所品牌,也可独立于律所品牌。一个强大的律所品牌可以为产品背书,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一个强大的产品也利于增强律所的品牌力。律所之所以成为知名品牌,往往是因为其在某些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产品品牌和律所品牌影响力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各类品牌推广活动,比如举办专业论坛、发表专业文章、出版专业著作;二是通过律师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形成的客户口碑。律师和律所都需要努力打造律所品牌和产品品牌,这是让客户对法律服务交付产生信任的前提,品牌能降低客户的选择成本,提高成交率。 2. 产品包装 产品的包装设计能让法律服务的无形价值实现显性的表达。法律服务产品的包装设计包括产品宣传册、律师名片、媒体展示、律师个人形象、法律文书版式等系列要素。产品包装设计是专业技术,很多律所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导致产品设计低劣,影响律师专业的表达和品牌的传播。 3. 服务流程 4. 服务律师 律师是法律服务产品具体实施者,是法律服务产品化的核心主体,如果没有律师的正确实施,再好的产品设计对客户都没有意义。律师是法律服务产品化的全过程参与者,从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到产品落地,律师都需参与。产品包装、产品流程的设计可以模仿、外包,只有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能彰显法律服务差异化,律师不仅是法律服务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也是法律服务产品价值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提升律师的产品能力是提升律所法律服务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律所需要对律师进行全面的产品能力培训,包括产品设计、客户沟通、专业技能、产品交付、客户服务等方面。 5. 客户关怀 律师作为一种专业服务,与客户会产生很多的互动,除了专业上的帮助,还有很多情感上交流。法律消费者找律师解决法律问题,如同病人找医生治疗疾病,他们不仅希望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解决,还希望有足够的安全感、信任感。客户对律师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对律师诚信的质疑和对结果的不满,律所需要建立客户关怀机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部分,即事前需要进行风险告知和充分沟通;事中要求律师服务过程与客户保持同理心,关注客户的情感诉求;事后则需要建立客户回访、投诉处理机制,与客户保持互动。 04 律师职业因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带一抹神秘色彩,律师往往以知识精英自居,而忽略了法律消费者的真正需求,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各种替代性法律服务逐渐涌现,传统法律服务将面临严峻的价格挑战,法律消费者对法律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律师需要洞察趋势、掌控先机,将法律服务产品化,并巧妙运用设计思维以此形成竞争优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