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社会责任感的律所是否更有识别度?
当然!
《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和非财务性报告,与“ESG”理念相合,日益成为一个行业和一家组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展现。
中国律所在组织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公益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律新社研究中心在《中国律所卓越品牌发展报告(2022)》调研过程中,通过调研问卷和网络检索发现,已有30余家律所陆续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公益正在成为律所文化以及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律界《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
表1 省、市级律师协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表
律新社研究中心在调研、检索和申报材料中收集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律师事务所(如总所和分所均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分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而总所未发布,均统计入内,分所不再单独标注)有33家,如图:
表2 律师事务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表

资料来源:律新社研究中心根据各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或公众号公开信息整理,检索截至2022年12月6日。不含“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有遗漏敬请指正。
02
律师事务所践行社会责任的范畴
从社会责任的履行主体来看,可分为三类:律师(个人)、律师事务所(单位)、律师协会(集体组织)。不论是律师事务所还是律师协会,最终还是通过律师个人来具体实施相关活动。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践行社会责任的载体之一,相比于律师个人履行的短期、临时性社会责任项目,律师事务所可以组织律师参与大规模、长期、体系化的社会责任项目,打造律师事务所的社会品牌,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以律所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案例。
表3 律师事务所履行社会责任一览表

03
律所公益活动的品牌效应
据律新社研究中心调研,律师事务所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从事公益活动:
图1 律师事务所开展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律新社《律所卓越品牌影响力指南(2022)》申报过程中,律新社收到了200余家律师事务所申报的500+品牌建设案例,其中,部分律所也提供了2022年的亮眼公益案例:
表4 部分律师事务所公益案例展示表

部分律师事务所为凝聚律师事务所公益力量、搭建公益服务品牌、更好地树立律师事务所公益品牌,建设了公益委员会。如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于2022年7月正式成立了卓建公益与社会责任委员会,一是便于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平台开展公益活动,带动所内律师更多参与到公益服务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二是通过平台建设、品牌建设,将公益作为律师事务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远地把公益事业坚持下去。
04
结语
律师事务所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是律所品牌活跃力的一个表现,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等也普遍注重合作伙伴的社会责任。律师、律师事务所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成果和获得的社会肯定、荣誉等,有助于丰富律师事务所品牌传播内容,提升品牌活跃力,在客户、公众心目中建立对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度、美誉度。
另一方面,律师事务所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塑造、传递价值观,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律师事务所文化。没有社会责任内容的律师事务所文化,缺少了文化传承的根基。
最后,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律师事务所提升管理层次的重要途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先进理念,可以用来全面协调规划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方向,呈现律师事务所特色文化内涵,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必将收获拥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品牌效应。
更多律所公益行动,敬请关注《中国律所卓越品牌发展报告(2022)》,该报告将于2月18日在“卓越之道 洞见未来”——首届法律服务业品牌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2年品牌盛典中正式发布。此次论坛,公益元素满满,记录律界社会责任的《法律公益之光》也将正式发布,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1]李燕山.疫情时代,律师应当如何作为.桂客留言.2022年12月20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