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盾:一中台多用户,让法律AI无处不在丨对话法律服务创新者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




编者按


2022年,受宏观环境影响,法律科技等新兴法律服务业经受了资本市场与业务市场的双重波动。然而,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政府机构与律所希望依靠科技提升法律服务效能,法律科技仍有巨大需求空间。在此背景下,许多法律科技公司开始潜心提升内部造血能力,更加主动优化战略,为未来发展积极蓄力。自2021年11月起,律新社研究中心对新兴法律服务企业一线管理者展开系列调研,即将于2023年4月15日“数法融生 智领未来——第七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推出《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新兴法律服务业精品指南(2022)》

图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新兴法律服务业当下和未来有着深刻的见解,正在成为数字化治理中的新兴组织。
在本次参与新兴法律服务行业调研的企业中,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盾数据”或“擎盾”)是一家深耕司法智能化产业、致力于实现通用法律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凭借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标准化、平⺠化、智能化”法律服务。

以下是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杜向阳接受律新社的调研对话,介绍了擎盾在2022年的创新与发展。

图片

杜向阳

南京擎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毕业于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杜向阳深耕法律AI行业多年,作为信息化专家、跨学科专家,熟知法律行业应用场景和需求痛点,是舆情服务解决方案和法律AI科技的引领者。


律新社

Q:贵司在法律领域覆盖了哪些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又为客户群体带来了怎样的独特价值?

擎盾:擎盾数据创立于2009年,深耕法律科技行业14年,致力于实现通用法律人工智能,秉承“一中台多用户,让法律AI无处不在”的理念,以自研法律AI中台底座为支撑,构建G-L-B-C全场景法律AI业务矩阵,打造“标准化、平民化、智能化”的法律服务体系,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促进法律产业升级。擎盾数据员工数500人,设立北京、深圳、南京三总部,以全国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全面依法治国奉献科技力量,最终实现“打造最强法律大脑、让法律触手可及”的战略愿景。


其中“多用户”群体分别是政法单位、律所律师、大中小企业和有法律需求的基层群众等;在政务领域(G端)为全国3000多家公检法司客户提供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以及解决方案,实现公益法律服务的降本增效;在律师行业(L端)为500+家律所打造一体化数智化律所产品方案,全面赋能律所数字化转型,并打通1000万C端用户持续赋能L端;在企业法律服务领域(B端),自研“小法智审”等企业合规及法律服务产品,为企业合规质效双向发展保驾护航。


图片

律新社

Q:相比于2021年及之前,公司主营产品的技术特征或业务模式有怎样的提升或创新?

擎盾:随着2022年政策势能的释放,公司产品在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在供给侧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产能升级,让产品更好地赋能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在需求侧进行了全面的潜力挖掘。


文书生成机器人——AI法官

生成机器人落地于判决文书生成、调解文书生成、裁定文书生成、合同文书生成等场景,能同时支持万级用户使用,生成单份文书用时30分钟以内,文书修改率15%,能够节省80%法官书写时间,综合用户反馈评测准确率达92%。


法律问答机器人——小法问答

落地于智能法律咨询、12368智能客服、智能外呼机器人等场景,小法问答注册用户总数200万人,日活跃用户3万,总使用量5000万+,日使用量3万+,是中国第一大智能法律问答引擎。


合同审查机器人——小法智审

落地于智能合同审查、智能广告审查、文书起草审查等场景,支持文书、图片、视频多模态审查,包含10类合同类型审查、800+各行业审查规则,3秒出具风险报告,准确率达95%,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智能合同审查引擎。


图片

律新社

Q:相比于2021年,贵司主营业务在2022年的营收业绩有何变化?

擎盾:在后疫情时期严峻复杂的防控态势下,擎盾仍逆流而上,2022年主营业务的营收业绩同比2021年增长了36%。2022年B端产品合同审查和广告智审取得了重点突破,收入占比10%,落地合作的公司有蓝凌软件、诺诺网等客户。


律新社

Q:贵司的核心团队有何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擎盾:法律AIlab(人工智能实验室)团队。法律AIlab团队凭借集团内部良好的法律企服资源积累,依托北大、腾讯、招行的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为公司提供全面的基础AI能力。实验室算法团队成员均由国内顶尖高校毕业,其中有清华北大7人,博士2人,其余985院校5人;实验室顾问团队包括北京大学叶蔚教授和来自一线大厂的专家;同时实验室还包括强大的产品研发团队和法工团队,法工团队金标注加工的裁判文书达9000万,持续加工数据日均1万条/人。目前该实验室的合作单位有北京大学知识计算实验室、Jina AI等。


律新社

Q:您如何看待所在赛道的市场成熟度、市场规模潜力、投融资状况、竞争情况及前景?

擎盾:法律人工智能赛道市场前景非常好,再加上近几年法律人工智能政策的出台,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更是让整个市场充满了动力。


在L端,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达4000亿,现有律师事务所22700家,其中100人以上规模的律师事务所360家,大中型律师事务所数字化需求极大,律所数字化及案源导入市场空间高达100亿元。


在B端,全国有4000万家民营企业,有效实体400万,已聘用常年法律顾问企业80万,大量企业法律需求未被满足,合规市场空间巨大。


后疫情时代,政府预算削减,企业居民收入下降,使用AI技术降本增效保障服务已成为行业共识。


图片

律新社

Q:您认为哪些方面的技术进步或创新将显著提升贵公司产品的价值和功效?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和未来对贵司产品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擎盾:专利研发是每一个企业的制胜法宝,也显著提升了擎盾产品的价值和功效。截至目前,擎盾已拥有539项法律AI行业相关知识产权。其中包括387项商标注册权、51项专利、14项作品著作权、63项软件著作权、24项资质证书,是法律行业领先的知识产权布局企业,在业内获得多项资质和殊荣,曾多次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课题、行政司法立法课题、中国法研杯等。


最近ChatGPT火出了圈,而ChatGPT不仅仅是一个人机对话的工具,更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起点和强人工智能面临的拐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超越互联网技术的产业革命到来,擎盾应当迎头赶上,积极开发法律领域的ChatGPT,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让人工智能更好更便捷地服务于每一个法律需求层。


   以上为调研节选,更多精彩内容将收录于《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新兴法律服务业精品指南(2022)》,敬请关注2023年4月15日举行的“数法融生 智领未来——第七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


END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