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难越要开放,越开放越有好运气,这一点在当下具有挑战的业务环境中不断被验证。 2025年3月至7月期间,律新社研究中心对40余家律所开放类活动进行检索与汇总(不完全统计)发现,从传统开放日,到办公空间资源共享,再到跨专业领域的深度协作,律所开放日正成为律所活力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交流、人才培育、社会普法、法治研学、家庭共建等五大类活动最受欢迎。这些活动不仅在拓宽人才储备渠道,推动规模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业务创新和品牌建设中,通过跨领域交流挖掘业务增长机会,传递专业形象与文化价值,提升了品牌活力。 近年来,律师行业面临着普遍市场挑战,律所如何发挥组织功能,提升协同合作价值? 在充满挑战的业务环境中,保持开放的态度被不断证明具有积极价值。 律新社研究中心基于2025年3月至7月期间对40余家律所开放类活动的检索与汇总,可以看出开放日活动已成为展现律所活力与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些活动主要围绕行业交流、人才培育、社会普法、法治研学和家庭共建五大类型开展,并正从传统开放日向办公空间资源共享、跨专业领域深度协作等方向发展。 通过此类开放活动,律所不仅拓宽了人才储备渠道,促进了规模化发展,也在业务创新与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成效:跨领域交流有助于挖掘潜在业务机会,同时通过传递专业形象与文化价值,有效增强了品牌活力。 2025年3月-7月20日 律所开放类活动一览表 律所名称 时间 律所特色开放活动 (点击标题查看) 申浩律师事务所 2025.07.18 湖南鎏芳律师事务所 2025.07.18 山东豪德律师事务所 2025.07.18 上海星瀚(武汉)律师事务所 2025.07.18 海南勤国律师事务所 2025.07.17-07.18 山东鲁鸢律师事务所 2025.07.17 山东诚功(城阳)律师事务所 2025.07.15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5.07.13 山东筑建律师事务所 2025.07.12 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 2025.07.11 申同律师事务所 2025.07.09 山东瀛鲁律师事务所 2025.07.09 广西精一(南宁)律师事务所 2025.07.05 山东潍滨律师事务所 2025.07.03 山东玉帛律师事务所 2025.07.03 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 2025.07.02 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 2025.07.02 世辉律师事务所 2025.06.27 北京市盈科(潍坊)律师事务所 2025.06.26 山东天清律师事务所 2025.06.25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2025.06.24 北京市东卫(长沙)律师事务所 2025.06.23 北京金诚同达(济南)律师事务所 2025.06.18 北京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 2025.06.18 国浩(济南)律师事务所 2025.06.18 北京德恒(青岛)律师事务所 2025.06.18 山东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 2025.06.18 浙江合创律师事务所 2025.06 北京德和衡(湘潭)律师事务所 2025.05.26 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 2025.05.23 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 2025.05.17 辽宁昭明律师事务所 2025.05.15 汉坤律师事务所 2025.05.13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2025.05.09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2025.04.28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 2025.04.28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 2025.04.27 京都律师事务所 2025.04.25 金杜律师事务所 2025.04.22 上海远业律师事务所 2025.04.22 上海光大(郑州)律师事务所 2025.04.18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 2025.04.10 泰和泰(郑州)律师事务所 2025.03.21 泰和泰(济南)律师事务所 2025.03.15 信息来源:律新社研究中心根据各律所微信公众号公开报道整理,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敬请联系指正。 其中,行业交流型活动约占25%,类活动聚焦律所管理与行业发展议题,通过同业座谈、经验分享等专业交流形式,定期举办管理经验研讨会、行业发展论坛及规范化建设座谈会,有效促进了行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 在人才培育方面,此类活动占比最高达30%,可细分为校园招聘和实习实践两大类别。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汉坤律师事务所等将开放活动与校招紧密结合,通过组织律所参观、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吸引优秀毕业生。 社会普法型活动占比约20%,呈现出鲜明的场景化特征。如盈科(潍坊)律师事务所、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针对外卖骑手、青少年等特定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这类活动通常以法律讲座、咨询日、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将普法宣传与社会热点深度融合。 法治研学活动近年来发展迅速,占比已达15%。海南勤国律师事务所的“法商研学”、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的“模拟法庭”等实践项目也广受欢迎。法治研学活动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法律行业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教育方面的责任担当。 占比10%的家庭共建型活动则展现出温情一面。例如,申浩律师事务所的“律二代夏令营”、申同律师事务所的“客户子女职场体验”等职业体验活动颇具创意,通过家所联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类活动在增进理解的同时,也拓展了律所文化的温度。 就发展趋势来看,头部律所倾向于开展定向校招等精准化活动,区域性律所则更注重综合型开放。活动设计日益注重与社会热点的场景化结合,特别是与电商节、消费者日等时点的联动。 从开放日,共享办公,再到法律人跨域全国行,开放类活动在律所人才战略、业务创新、品牌建设三大层面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1.人才生态的长期价值锚点 开放活动已成为律所人才战略的“基建工程”。面向法学生、青年律师,技能培训与职业规划课程则直接提升其执业竞争力。此类投入虽不产生即时收益,但通过持续的品牌浸润与价值观传递,律所实现了人才吸引的长尾效,形成人才供给的闭环。 202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开放日活动中,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20余名法学生与泰和泰所律师齐聚一堂,通过深度对话、实务交流与职业互动,共同探索法律人的成长之路。泰和泰强调其开放日活动设计的核心,在于将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与自身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相融合,转化为可体验、可参与、可复制的多元场景,传递“专业、责任、法治精神”的价值观。数据表明,相当比例的实习生经由该通道成长为律所骨干,印证了“早期浸润培育长期忠诚度”的人才储备逻辑。 2.业务增量的多维生长点 共享办公空间是践行开放共享、赋能行业协作的另一种潮流。 2025年3月,申浩律师事务所通过九城地标办公室的免费开放,将“律师是律师最好的客户”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协作基建,异地律师可即时调用标准化办公资源,打破传统律所间零和博弈的隔阂。申浩认为,开放共享的本质是通过构建相互信任的协作生态,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当前行业困境。这一理念在其九城共享计划中具象化:免费向全国法律人开放核心城市高端会议空间,不仅解决律师异地会客刚需,更成为打破隔阂、促成跨所协作落地的物理纽带。这绝非短期利益考量,而是着眼于长远:打破传统律所间、律师间的隔阂,提供便利的同时,深度促进专业与行业交流。与此同时,申浩2024年和2025年通过“十天十城”“十二天十二城”等全国行活动,凝聚起“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全国各地同行,一同探讨区域法律服务的现状及跨域协作的可能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力和行业认同感。这些活动与开放的物理空间,一方面是律所“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的实践与落地,另一方面,也搭建起律师间交流互动的桥梁,满足了他们超越个体局限、共谋合作与发展的内在需求。 3.律所品牌的立体建设 开放类活动正成为律所品牌价值输出的重要载体,通过体系化、分众化的互动设计,将专业能力与品牌价值精准触达核心受众。这类活动不仅通过沉浸式体验、前沿议题研讨等创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专业权威”与“社会责任”双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王浩菲 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所管委会委员、品宣委员会主任 2025年,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拟相继推出涵盖律所培养体系、愿景与使命,人工智能等内容的一系列开放类活动。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所管委会委员、品宣委员会主任王浩菲在调研中对律新社表示,国晋将开放共享视为实现“专业立所、文化强所”战略的核心路径,其价值创造体现在多维度的生态构建中。针对行业精英、青年律师、在校学生及律师家属等不同群体,国晋设计了分层化的开放活动:行业精英的闭门研讨会聚焦AI应用、团队建设等前沿议题,输出实务解决方案;青年律师开放日,主要以中部省份六所联合青训营的形式,聚焦实务技能、专业理论、辩论交流等;学生开放日通过模拟谈判、诉讼可视化工作等沉浸式体验,弥合院校教育与实践的脱节。国晋明确提出开放日是“人才生态基建”的关键环节。国晋还计划拓展面向律师家庭成员的开放日活动,通过工作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家属深度理解律师工作的身心压力与职业价值,从而构建更稳固的家庭支持体系。 开放共享所构建的信任机制与合作网络,恰恰成为法律服务专业价值放大的催化剂,它让优秀律师被看见,让跨领域协作更高效,最终推动行业从“单兵作战”迈向“生态共赢”。 当前律师行业面临的最大壁垒是知识经验的封闭性、组织协作低效和服务模式同质化,这直接制约了行业整体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一些律所将持续推动开放,如泰和泰致力于推动开放共享生态的深化,通过区域性试点项目(如结合其30多个办公室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定制化的发展路径,并联合全国性大所、各地强所以及精品所共享实践经验。泰和泰呼吁同行或社会各界以务实姿态、渐进策略和互利机制共同参与建设。这种共创机制旨在打破知识封闭和人才割裂,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与行业共建,让律师业在开放中重塑价值,形成更具活力的生态体系。 随着AI技术的兴起,单纯知识的壁垒将逐步削弱,律师间的核心差异将转向经验积累层面。因此,未来开放生态的核心在于解决信任问题:如何精确挖掘专业潜能,并凭借律所的信用背书,推动高效合作的实现。申浩正在通过内部系统实践这一愿景,采用全国全系统的直投直营直管的模式,实现1000多位执业律师的资源共享(如出差时任意使用各地办公室、在线行政服务支持),并通过各种行业活动,聚集同行交流,打造品牌影响力,从而破除律师间的隔阂。申浩认为,从解决信任和背书机制入手,开放共享会让行业发展更好。 作为区域律所,开放意味着搭建更广阔的网络。国晋将“开放”列为核心价值观之一,开放办所的核心是主动融入行业发展,通过参加中部六所的合作以及无边界团队协作,实现知识、人才、案源及培训资源的共享。国晋计划未来进一步细分并拓展其开放日活动,并依托专业化建设(如AI、涉外法律、绿色金融等领域)保持内容前沿引领,以触达更广泛的行业内外群体。其三年战略规划以“文化、专业、人才”为主线,目标是打造山西省内最具竞争力和律师获得感的律所品牌,并提升全国影响力。国晋认为,开放生态的价值在于提升整体影响力:通过文化吸引人才,再以人才增强专业实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增长。面对经济寒冬,国晋通过实务合作与开放(如专业委员会评选专业之星、案例编订)打破知识封闭和协作障碍,致力于在平等体系中实现行业共生。 行业大咖云:做律师这一行,要有大格局。关起门来做不成大事,壁垒只会让行业萎缩,共享才能促发繁荣。尽管当前行业面临挑战,但坚信通过相互支持与协作发展,行业定能克服难关。[1] 参考资料: [1]《法律服务行业会更好还是更坏?》,https://mp.weixin.qq.com/s/v9zNv3TI8dNe2zyJL5I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