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举东:数智化律所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图片

法律科技如何与律所建设相结合,全球规模最大律所如何抢先布局律所数智化?在2023年4月15日举办的“数法融生 智领未来——第七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上,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李举东以盈科在律所数智化转型方面的经验为例,畅谈数智化律所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图片

李举东

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执行副主任

律新V品
,赞24
       
大家好!
每年参加律新社举办的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今天上午,几位演讲嘉宾主要从科技本身的视角,或是从法律科技融入法律服务行业的角度进行了分享;而我将从律所角度出发,谈谈这几年数智化在律所中应用的一些感受。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前面几位嘉宾演讲的每一个产品多少都能与盈科的数智化结合起来。
第二个感受是关于我为什么愿意谈论“数智化”。我从毕业之后进入盈科,见证盈科从十几个人的小所发展到今天总人数接近2万人,其中律师人数已达14000人,在这样的规模和体量下,数智化建设在盈科律所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深厚的土壤。
从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合同管理、数字法院上线、5G网络应用等,行业应用最基础的设施正在不断完善,随着律师行业规模的扩大,数智化时代正在全面到来。

从律所角度出发感受数智化,我认为有三个主体:第一是律所,第二是律师,第三是客户,这三个主体是互为关系。当我们在讨论数智化时,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三个主体的需求和关系问题。

图片

律所的数智化建设,据我观察,有3条主要的数据流:
第一条是业务流——律师从收业务到做业务再到交付给客户,这是业务流。
第二条是资金流——从律所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我们与客户所有的交互和应用其实都是为了让其产生社会价值、市场价值,最终体现到资金上。
第三条是人的流动——今天的盈科有14000名律师,而且每个月都有增加。其中涉及人事问题、财务问题等等诸如此类,也是非常繁琐和具体的事务。

01

数智化律所建设中律师需求的观察与思考

在数智化律所建设中,从律师的需求观察与思考角度,我觉得大概有以下这些方面。

第一是办公支持,法律科技有很多办公支持工具,如钉钉APP等。第二是运营服务,第三则是数据管理的应用,比如律师获客、用印这些场景。以用印为例,我谈谈律师需求的数智化实践。从律所视角看,盈科上海自2010年成立到2023年,现在使用的印章已经是第四枚物理意义上的印章。印章因为经常使用导致了磨损模糊,不能再用,所以不断更新,到现在已经到了第四枚。当律所的规模和业务达到一定体量时,大家会发现,一枚印章成了律师事务所的核心,所有人都在围绕着这枚印章转——管理围着印章转,律师围着印章转。
我们再往前看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态:刚开始时,印章在主任的办公包里揣着,律师收业务后,就追着主任去盖章的。所以我观察到,“印章”是我们的核心需求之一。由于我不是搞技术出身,在盈科前几年的从业履历也是做业务,后面专职从事了十几年的运营管理,所以对这件事的观察和感受比较深。
律师事务所应用了数智化的基础技术后,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数据:2022年度,盈科电子签章的合同总数是16239件,它代表着至少有这么多用印的数量。今年3月,我们电子签章的合同总数是2018件。另外还有律师工作的函件,每一位律师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跟法院交互、跟客户交互、跟其他机关交互,都需要所函。仅仅所函,2022年度盈科就产生了164247件。每一份文件上面都有印章这个载体,大家会发现,印章在数智化律所的应用中所占体量非常大。从原来没有应用到现在应用在盈科后,我们不断地进化、优化,大家现在看到的后台流转,每一个签章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一次业务行为和管理,是一次行为交互或者说是服务交互。
通过这几年不断地实践、进化,现在每一个节点的平均流转用时是6分钟。刚才无讼的嘉宾也提到,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最大的需求是降本增效,我认为这就是数智化在律所应用中增效的具体表现。

会议室功能承载的是律师和客户的交互。过去,盈科律所对于全所一共有多少间会议室也没有具象的感受,上线会议室管理系统之后,才发现盈科在系统上的会议室总数是986间,体量真是太大了。通过数智化律所的建设和应用,每一名盈科律师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都可以共享这986间会议室。截至目前,盈科在国内有111家分支机构,如果上海的律师去广东、去佛山,他也可以随时在线上预约使用当地的会议室。

盈科在会议室管理中也融入了运营服务,包括需要怎样的茶水、咖啡以及餐食服务等等。大家可以看到,法律科技在律所应用之后,它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出人意料,这就是我们数智化实践的运营服务模块。

此外,律师需求的数智化实践还包括合同、项目管理、OA等数据的应用。数智化是长期的建设过程,在数据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盈科数智化系统可以做到,让律师每收一个案件,即使这个案件不是他擅长的,系统马上会把做过这类案件的律师和案例推送到他具体使用的时点上。


02

数智化律所建设中客户需求的观察与思考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观察与思考,现在行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百度、抖音、快手等都从科技角度为客户找到律师提供了便利,其中也包括了业务反馈。

下面,我介绍客户需求中的一项具体应用,就是支付。其实支付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是盈科做了一项整合,可以做到客户的支付和业务、律师实时对应。大家可能会有感受,过去律师和事务所之间就收费的分配耗时很久,但是在加入了律所数智化应用之后,数据处理的时效就大大提高了。


03

数智化律所建设中律所需求的观察与思考

从律所的角度来看,从管理到服务,数智化的应用给了我们几点切身的感受。

第一是将律师事务所的运营或其他板块的服务,高效地供给每一位律师。
第二是风险的精准识别。律所应用数智化以后,可以识别很多潜在风险,对律所来说,最痛苦的就是达到一定体量后对风险的不可把控性,但数智化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是“一网观全所”。这是我们展示的“律所大脑”,其实就是“一网观全所”的雏形。上面的数据显示,律师获取服务的平均用时是35分钟,后面有很多节点,每个节点的流转时间是6分钟。盈科可以做到每分钟收案4.28个,每分钟开票3.2张。

图片

所以在盈科,我们跟律师说,如果你7天没有收一个案子,10天没有开一张发票,就掉到平均线以下了。以此激励大家要找到目标,不能掉到平均线以下。
以上是我们从律所的角度看待数智化,所做的一些尝试。
未来的路还很长,新兴法律服务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我想,在律新社明年举办新兴法律服务论坛时,大家肯定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我也期待科技的高速发展,期待在座各位能把科技的力量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律所管理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当中来。
谢谢大家!

END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