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上海财经大学
2023年4月22日至23日,为期两天的“数字时代的社会法:理论创新与制度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承办,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与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协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40余所院校的社会法学者以及法院与劳动仲裁院等实务部门专家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张鸣起,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唐波,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潘牧天,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夏咸军,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出席本次会议。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静漪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叶静漪主持。叶静漪教授向与会的领导、嘉宾及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讨论主题与议程安排;本次会议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五个分论坛、一个专题研讨及两个圆桌论坛,会议还组织了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基地访问活动。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许涛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代表承办方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的领导与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许涛书记介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在学术研究、特色党建、特色学科、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协力推动社会法学的深入研究,帮助上海财经大学法学学科的继续进步。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 唐波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潘牧天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潘牧天代表协办方之一的上海政法学院,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潘牧天书记表示,随着平台用工等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产生的网约工权益保护、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等系列问题,需要社会法的更新迭代予以回应;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为制度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撑,探索可行路径。 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 夏咸军 上海市法学会秘书长夏咸军受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崔亚东和副会长施伟东委托,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出席本次会议。夏咸军秘书长表示,面对数字化浪潮的挑战,上海市法学会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指导下,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上海市法学、法律、法治工作者,开展多学科、多门类的法学研究、法学交流和法治实践,为数字经济的法治保障贡献力量。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黄红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表示: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职工权益受到极大挑战。目前,上海市总工会一直努力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的建会、入会方案,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实践平台,也希望上海市总工会的工作可以为各位专家提供案例参考,也希望与会专家为新业态的工会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 张鸣起 专家云集, 共同构建社会法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全兴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嘉
林嘉教授以《数字社会治理的社会法构造》为题,从数字权力的崛起及其治理的反思、数字法治的社会法意涵、数字社会治理的社会法构造三个角度,探讨了数字社会时代下社会法的作为。林嘉教授认为,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数字私权力迅速崛起,数字时代的社会法在坚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应以和谐信任作为基本理念,通过多方协同共治,构建数字时代和谐的劳动关系。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法学》杂志社主编 胡玉鸿
胡玉鸿教授以《以民生权利夯实了社会法的制度基础》为题,从民生权利的时代意义、主要内容与社会权利之区别三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权利之于社会法的意义。胡玉鸿教授认为,民生权利是与人们的日常生存和生活的有关权利的集合,要求国家通过履行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来保证公民基本生存权、生产自主权、机会平等权与社会救助权。保障民生权利是我国本土语境下社会法的重要功能与目标,在数字时代,更应关注如何科学阐释与保障民生权利。
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主任 周国良
周国良主任进行了题为《数字时代的就业管理与劳动权利义务设置》的主旨发言。周国良主任认为,面对以平台用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应当深入挖掘平台经济运行逻辑,坚持顶层设计,统一立法,设计以劳动者个体为基点的权益保障制度,减轻企业负担,真正做到从“单位”保险转向社会保险。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谢增毅
谢增毅教授作题为《数字化对劳动法的挑战与未来劳动法典的应对》的主旨演讲。谢增毅教授认为数字化使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权利体系都面临挑战。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护问题仍然需要依赖传统的劳动法理论与权利保护机制,对自雇者等特殊群体应采取在劳动法上做减法而非民法上做加法的路径。
嘉定区人民法院院长 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与实践基地主任 顾全 思想碰撞, 共议数字时代劳动法新未来
论坛一就数字时代的社会法研究范式哪些需要坚持而哪些需要改变,如何平衡新旧范式的关系等议题分享观点;论坛二从比较法维度聚焦数字时代的平等就业权、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社会热点问题,寻求经验与启示。
圆桌论坛一 圆桌论坛二
至此“数字时代的社会法:理论创新与制度建设”专题研讨会顺利闭幕。本次研讨会聚焦探讨数字时代下社会法学的发展和创新,为数字时代社会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各位专家学者分享最新成果、凝练主要命题、预测发展趋势、探索制度方案,为提高社会法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建言献策,为数字时代社会法制度的创新完善作出贡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