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为进一步了解青年律师发展现状,找准青年律师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完善青年律师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青年律师培养指导,更好地服务青年律师成长,全国多地律师协会陆续发布青年律师执业状况调查,对35或40岁以下的青年律师执业状况开展调查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市、重庆市、浙江省温州市和台州市、四川省及乐山市、贵州省及安顺市、辽宁省、山西省、甘肃省酒泉市等地的律协均发布了相关调查结果。
总的来看,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面临各种困境和难题,其中排名前三位的是:
1. 案源压力大、收入低,案源主要来自于亲戚朋友介绍、原客户介绍和本所同事介绍等,很多律师须自寻客户,部分律协的调查结果还显示,来自第三方平台推荐的案源对青年律师的收入增长影响不大;
2. 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职业规划不清晰,仍须按照传统的成长路径,经过多年沉淀提升;
3. 执业成本(如生活、获客、带团队)与年均收入呈正比增长,缺乏杠杆能力。
与此同时,根据司法部相关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万,而对于存量的法律服务市场而言,人们的法律服务需求并不会快速增多,这就意味着“僧多粥少”的矛盾会加大,再加上以ChatGPT为代表的AI革命对法律行业带来的效率提升,部分资深律师也面临挑战。
多重挑战之下,律师行业如何应对?
先做案源,还是先提高专业能力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人数持续增长已经是确定性趋势,再加上头部律所和律师的“虹吸效应”,年轻的律所或律师想要赶超,需要做出一些结构性的改变。
4. 同时,通过工具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执业成本,提高杠杆能力,获得更大收益;
这就形成了一个增长的闭环。
如何快速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获得案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往往不如高人指路。在获取知识方面,参与相关培训是最高效的方法。
- 律所没有制度、缺乏计划、培训不成系统,且不愿提供高端业务供青年律师学习、实践;
- 资深律师或合伙人不愿投入时间与金钱进行指导和培养;
首先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正在崛起的机会,比如非诉,尤其是其中的To B业务就是快速增长的市场,而律师缺乏学习提升途径的问题,市面上也有越来越多机构开放行业先进的know-how,尤其是对于想转独立、晋升合伙人的律师来说,案源更加重要,而通过开拓新的专业领域去开拓新的市场,就是很好的方法。
政策和市场双驱动,股权服务已成蓝海
随着新经济的深化发展,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只增不减,而股权是社会财富的主流分配方式之一,甚至上市公司股票也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股权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
在政策层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利好的政策,从科创板、北交所到全面注册制改革……国家正在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股权改制。同时,为了刺激市场主体的增长、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国家开始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科技人才就是重点激励对象。
根据一站式股权服务平台“易参”对720家未上市公司的调研,股权激励在未上市公司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

不缺普通律师,缺的是专业的股权律师
近年来,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由此产生的民事纠纷也日益增多。
现实中,企业往往专注于业务发展,忽略了很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而股权问题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创始人会用很朴素的语言来形容,比如为什么我的核心团队成员突然躺平了,或者跟我不一条心了,甚至可能跑去竞争对手那儿了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原点,其实就是大家一起创业的时候权益分配不合理,或者后来大家的贡献度出现变化的时候没有及时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埋下的雷越来越多,不爆则已,一爆就是连环爆。但其实,很多风险在早期都可以通过股权设计去规避,极大地降低以后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
对此,近年来人民法院陆续开展相关研究,比如近段时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连续发布《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常见争议裁判规则研究》《统一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审理路径初探——以劳动争议为视角》等文章,尝试就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中常见争议的裁判规则进行梳理分析并给出建议。
从整体上看,司法裁判倾向于公司与员工间的意思自治,因此合理、清晰的条款约定就尤为重要了,“风险规避”也成为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在方案落地和文本签署层面有诸多细节需要关注。
但是,股权激励纠纷背后的法律关系,往往既涉及劳动关系,又涉及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处于劳动法与一般民法的学科交叉地带,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该类问题的研究都不充分,立法层面亦缺乏完善的规定,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股权激励的监管力度,比如股权登记前须在税务机关备案登记,对股权激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中,很多律师缺乏对商业的理解,提供的股权激励服务只有三件套:访谈、宣讲、文本,自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创业公司业务多变,纯文本的服务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股权服务市场,一些优秀的新兴法律服务机构正在涌现,它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创新的业务模式,成为股权服务市场中的新势力。
易参,股权服务极致专业化的样本

基于过去几年深耕法律科技行业的卓越表现,在律新社第七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上,易参荣获律新社颁发的“新兴法律服务业创新机构奖”,并收录于由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指导、律新社研究中心调研出品的《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和《新兴法律服务业精品指南(2022)》。
今年,易参将持续完善生态合作网络,并正式推出事业合伙项目。
1. 希望在股权相关领域长期执业,想要学习股权激励业务的律师;
2. 主要从事To B(企业服务)业务,对提高转化效率有需求;
3. 爱好工具、追求效率,系统通过工具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
如果您对易参事业合伙项目感兴趣,请务必在了解项目详情后,再填写表单报名。
报名表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