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不等于专门,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劳动法的舞台上,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盈科全国第三、四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元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将这句座右铭化为实践。
深耕于劳动法,却不止于劳动法。处理越多的劳动争议案件,陈元律师越是意识到,劳动争议案件不仅仅涉及劳动法问题,还与公司法、合同法、刑法、知识产权等法律领域有所交集。尤其在处理了一起至今难忘的工亡案件后,陈元律师发现,这类案件不仅容易对劳动者家庭和用人单位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激化劳资矛盾与冲突。如何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安抚家属、帮助单位恢复正常秩序、减少不稳定的社会因素等,都对承办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他扩展了自己的法律服务范围,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面对疫情等新的挑战,陈元律师带领同事们编纂了《疫情防控涉及企业用工指南》,这份90余万字的综合指南为企业提供了及时、精准的法律指导。他通过对法律规则的深入解读和对实践案例的精细剖析,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间沟通的桥梁,彰显了专业法律服务的力量。也是在疫情期间,陈元律师和团队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整理文稿,先后出版了《民法典背景下劳动人事法律操作指引》(法律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和《劳动争议仲裁诉讼实战宝典》(法律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目前,这两本书的销量已超过15000册,深受律师同行、企业法务、HR朋友的好评。
在律新社发布的《精品劳动法律服务品牌指南(2023)》中,陈元律师获评律新社2023年度劳动法专业领域“品牌之星30佳——实力律师”荣誉,他所在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获评律新社2023年度劳动法专业领域“品牌影响力律所15佳”殊荣。近日,律新社与陈元律师进行了深入对话,在聆听他对劳动法领域的专业见解的同时,还一起探讨了盈科在专业化及品牌化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
&
对/话/实/录
深耕劳动法
用专业和智慧化解挑战
对话中,陈元律师探讨了在劳动法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包括案件的处理难点,特别是举证责任倒置和经济性裁员问题,以及他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应对这些挑战。
律新社
// 陈元
2006年12月,我来到上海董保华工作室实习,董保华老师是劳动法领域的业界泰斗;2010年,我又在职考入华东政法大学,继续选择了董老师劳动法方向的研究生。就是这样一个机缘,让我在劳动法业务领域坚持了快20年。
律新社
// 陈元
其一,劳动纠纷适用的劳动法律体系非常庞杂,除了经常用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外,还有国务院行政法规、各部门规章、各地方性法规、各地的裁判口径和指导文件。若只知道第一位阶的全国立法、司法解释而不熟悉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案例,很难做好劳动争议案件。
其二,很多劳动争议案件属于举证责任倒置。由于劳动关系的人身隶属性,用人单位履行管理职责,不少证据材料都在用人单位处保管,劳动者完成初步举证责任后,用人单位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因此代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需要结合委托人是哪一方及具体的案件类型,用好举证责任,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其三,现在很多劳动争议案件已经不只是劳动法问题,多数与服务合同、股权激励、职务犯罪、商业秘密等交织在一起,需要律师了解公司法、合同法、刑法、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及相关实操。专业不等于专门,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所以我不会标榜自己是一个只做劳动争议案件的律师。
律新社
// 陈元
个人认为,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企业裁员优化更需要合法、合理、合规,有理、有节、有度,尤其注意避免引发舆情,这关乎企业声誉和品牌影响。去年,一个女HR负责人叫嚣开除员工的“嚣张”视频火爆网络;点评最高的一部电影《年会不能停》讲述了一个高级技工为了保护员工不被违法裁员的故事,竟然也是相关的主题。这说明大环境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裁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当然,具体到裁员理由的确定、补偿方案的设计、具体流程的实施、法律文书的起草,这些常规动作还是需要聘请专业律师;即便不找律师全程操作,企业也可以先咨询律师,后续再自己操刀,以节约成本。
律新社
// 陈元
疫情虽然过去了,但经济的恢复远没有达到我们在放开管制后的预期,甚至很多企业家都在唱衰未来三到五年的经济恢复与增长,喊着要准备过苦日子。这种情形下,降本增效、减员优化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不少以往聘请专业机构操作的企业甚至为了节约成本,现在开始自己谈判裁员;还有些也不按整体项目去做,而只是咨询律师。作为专业机构,我们发现了企业在节约成本上的考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能提供帮助的就给予帮助,不再严格按照以往的项目收费标准实施。
团队服务创新
兼顾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
律新社
// 陈元
我们最大的特点是帮助客户快速匹配全球、全国各地的专业律师,精准了解各地的劳动用工政策、裁判口径,来处理各类劳动法律问题。盈科中国区一年的劳动法业务量已经超过亿元,在众多法律业务中属于高频多发的状态。经过四届盈科全国劳专委的专业建设,我们在进一步提升专业品牌、夯实专业实力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律新社
// 陈元
传统劳动法律服务的最大痛点在于地域性强,而比较低的客单价又决定了绝大多数案件不能或不适合跨区域承办。正如我在律新社首届劳动法律服务品牌节上讲到的,我们依托高效的内部办公系统——Law Wit,早已实现传统律所的数智化转型,解决了这个问题。Law Wit系统涵盖的服务范围包括案件办理、发票申请、结案申请、会议预约等。一个案件从委托文件签署到开票、付款,最多只需要几分钟。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Law Wit系统实现跨所合作,可以在系统内部快速协调各地办案律师,客户不用再去千里之外找律所、签合同,为客户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
律新社
// 陈元
盈科一直秉持专业强所的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目标,不断提升专业化建设质效,在“国际化、专业化、数智化、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在总部设有业务指导委员会,由创始合伙人李华担任主任,专门负责统筹带领全国的专业化建设。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领域,我们希望传递的是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务力度,还有响应速度的品牌形象。
不忘初心
给年轻律师的从业建议
从普通律师到资深律所合伙人,陈元律师对年轻劳动法律师给出了自己的人生建议。
律新社
// 陈元
这个问题在律师行业是相通的。首先,青年律师需要考虑选择处理To C还是To B业务,To C的连续性不够,To B的连续性强但可能收费不是很高,这些都要根据个人的志趣来选择。确定业务方向后,专业领域的选择也很重要。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建议最多选择两个业务领域,持续学习实践,积累势能。对于前面两个选择,很多年轻人起初并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律师都是跟着带教老师、跟着团队完成了前面的认知和选择,一个好的团队负责人是整个团队律师发展的方向和里程碑,跟对人、做对事非常重要。
最后才是律所。中国律师行业经过40年的发展,律所形态已经基本成型,个人所、专业所、精品所、规模所、综合所、平台所,X圈所等,我个人认为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只是发展阶段与发展时机不同而已。对于年轻人而言,除了能有业务锻炼成长以外,还能看到不同的业务形态,各类学习交流机会也非常重要。总而言之,没有十全十美的律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律师执业的前几年,比较忌讳“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换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律所,长期融合发展。像盈科这样的综合所、平台所,就比较适合我这类喜欢交流合作的外向型律师。我在盈科10年了,从律师到权益高级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已经和律所充分融合、共荣共生。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