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猜想首家法律科技感律所长什么样?

作者 | 王凤梅

扫码分享

又是隔了好一阵没和大家在“凤梅姐说”里聊聊了,因为忙着接待各类咨询和领略很多创新作品。

在大家感叹传统律所可能遭遇“海啸”(相关阅读:《一场面向国内律所的海啸,正在袭来》)的同时,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正在探讨一种律所的新存在模式。

今年1月,上海出台了两项法律服务业新规,涉及促进法律科技及涉外律所品牌建设(相关阅读:《一图读懂〈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全文来了!〈发挥城市功能优势 做强律师事务所品牌 加快推动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措施〉》)。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推进法律科技发展方面,两个政策都提出了针对律所管理制度的突破性改革,即鼓励科技人才等成为律所特别合伙人,以及鼓励律师投资法律科技产品开发并促进律所公司化管理。

这两项“鼓励”切中行业发展肯綮。长期以来,律所传统的管理机制制约了组织化创新。

我也接到了很多圈里朋友的咨询,很多法律科技创业者都很感兴趣:

▶ 真的可以成为律所合伙人了吗?
▶ 真的可以在律所中“说了算”?

▶ 真的可以放手打造一家新型律所?

中国新兴法律服务业经历了10年的发展,无论是从法律领域跨界到科技领域的人才,还是从科技领域跨界到法律圈的人才,大家都有了一些积累,这批融合型人才是律所科技合伙人的最佳人选之一。

我们了解到,一些区也接到了类似的咨询,相关细则正在制定中。因此,这确实是值得猜想的一个话题。如果科技人士可以到律所任合伙人,法律科技感律所将是什么样?上海首家“互联网律所”将具备哪些要素?
结合我收到的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作下猜想:

01

什么样的法律科技人可以被认定为特别合伙人?


都说科技要向善,尤其是法律科技。

众所周知,法律服务业虽然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涉及法律,这一特性使得相关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法律相关的气质,即合规守法,需要商业化但忌过度商业化,社会责任的属性甚至要更强一些;如果从《律师法》视角来看,律师还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当然,经过这十年的积累与融合,一些从事法律科技产品和运营的人才已经兼具了两方属性。尤其是一些科技工作者,深深理解了法律科技的特殊使命和社会价值。

一位资深法律科技大佬跟我探讨,他说最近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法律科技的底层本质是法律而不是技术,如果不能深刻理解法律的价值,纯粹从技术出发来开发产品,必败无疑。而要对法律有深刻理解,并不只是熟知法条;从产品的应用角度看,必须要对社会治理生态有深刻解读。更不要说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法律服务中产生的数据安全等问题都与法律伦理相关。因此,律所的法律科技合伙人必须要对法律服务业的价值定位有深刻理解,且具有一定法律素养和合规意识,同时兼具一定的战略思维。

02

法律科技人在律所里说了算不算?


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涉及归属感和奋斗力。

法律科技产品开发需要专业规划和运营,且需要长期投入,这一过程需要律所提供机制体制、人力财力支持。在这样的律所中,法律科技人能否说了算,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一体化”决议的组织团队和预算配合。如果本着常规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那么法律科技人可以参与投资,但是要有收益保障。而如何保障?这当中涉及很多细则,有些与顶层制度相关,因此对律所创新是极大的考验。

03

法律科技产品开发和运用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即使解决了身份和归属感的问题,最大的考验依然来自市场。

做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让法律科技真正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能够替代现在服务中的“苦活、脏活、累活”,或者能够开发市场的新需求?

这些年,律新社每年调研出品的《新兴法律服务业发展报告》《新兴法律服务业精品指南》中收集了各家产品的特点及市场状况,并同步与国外法律科技产品比较。我们发现,国内法律科技产品的融资及市场应用都在初期探索中。即使目前在技术角度已经非常完善的合同产品、合规产品等,在应用层面依然存在着各种难点。整个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规则”本身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家对科技产品的应用和需求迭代频率高,用户侧的教育和习惯养成依然处于初期,只有做顺势而为的区域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这也是目前一批“网推所”可以红火的原因。下沉市场的基础需求通过技术和服务流程化可以批量解决,考验的是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和组织能力。
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很多产品依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绝对的千里马,特别需要更多伯乐来识别,需要调动更多的要素来助力推动。
总之,期待了很久的政策已经来了,风口和势能已经来了,保持关注是基础动作。
另外,今天(2024年4月10日)的7时到9时是“龙年龙月龙日龙时”,据说此时许愿,将如愿达成。

我们一起许个愿:

今年起

那些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的

新兴法律服务业创业者

将一起开启新势能

未必成为首家

但一定可以成为

新风口上的首批弄潮儿


如果你想和这样的人一起聊聊未来机会,敬请关注律新社联合多家单位于2024年4月27日推出的“乘势·破局 第八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届时,全国百余位法律科技“珍贵物种”将悉数到场,共论法律科技融合创新之道!

相关阅读

● 44%的法律任务自动化?“AI+法律”助力行业破茧成蝶!“第八届新兴法律服务业高峰论坛” 4月27日不见不散

● 新兴法律服务2023年度盘点:近50家法律科技公司获得融资,AI是核心驱动力 | 律新观察

● 新兴法律服务2023年度盘点:AI席卷法律行业,超百家法律科技公司推出法律AI产品 | 律新观察

● 法律科技并购风越刮越猛,新兴法律服务业先行者“抱团取暖”伺机而动……| 律新观察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