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内卷的尽头是什么?

作者 | 王凤梅

扫码分享

图片

图片

企业卷,“不出海就出局”成了口头禅。

律师服务也卷,中国律所境外分支机构激增五成,“涉外法律服务”成为高频热词,国内论坛扎堆,涉外法律服务平台频频揭牌……


2024年7月11日,我到上海政法学院2024涉外高端培训研究生暑期学校,给来自全国的研究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青年人才上课。大家已经听了不少大咖讲课,谈到涉外业务,有点担忧,听到各方消息,似乎涉外服务已经卷起来了。

图片
图片

课后,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图片

这个问题很务实。

包括前一阵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也收到很多咨询。很多家长会在为孩子填报法科志愿时询问:怎么填对未来就业最有帮助?言外之意是:如何进入上升期的行业,但不要进入太卷的专业?(相关阅读:法学专业还香吗?8位法律圈资深人士真心话支招2024高考志愿填报,法律行业就业正回归理性 |律新观察)


大家都想作出最划算的选择,但是面对一个关于未来的变量问题,需要用变量的方法分析。

我先和这位同学一起梳理了一下真问题:如何定义不错的工作?一般是别人都说好的工作,体面、竞争适度、薪酬好、性价比高。那么,这么好的工作是否与自己的能力匹配?或者与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相符?我特别强调,不要围着别人以为的好去规划自己,先围绕你不用费力就能做得不错的特长去寻找合适的工作。


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技能项是硬指标,语言、专业、实践……一样都不能少;但是要为专业人才提供服务舞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需要构建一个更大的涉外法律服务生态,运营、平台、管理……也一样都不能少。这是涉外法律服务产业的组成部分。

如何理解专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其实就是人才和平台的关系。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可以看到更大的服务网络以及多元的工作场景,每个场景都有独特而精彩的运营支持体系。以此来做未来职业选择的全景图谱,可能更能激发每个人的独特性价值,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图片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律所已在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80家分支机构。律新社在今年6月调研中国律所境外分支机构时注意到,随着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目的地,中国律所在这些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也逐渐增多巧的是,我们还发现同一批律所会在海外的不同地区分别设立分支机构。如盈科、京师等规模所的出现频率最高,华商、泰和泰、德衡等各地的头部品牌所也在纷纷布局,兰迪等定位国际化的新锐律所正在延展布局。有计划、有运营体系的律所显然正在这一波发展中展现出动能。(相关阅读:中国律所境外分支机构激增五成,东南亚、中东、拉美三大区域成出海热土 丨律新观察


涉外法律服务的组织化、信息化、品牌化趋势正在进一步深化发展中。这轮发展必然需要各种各样的运营人才,涉外法律服务的运营人才同样稀缺。

除此之外,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化、科技化以及服务模式也是新机会。

2024年7月,在浦东司法局和浦东创投集团举行的法律科技沙龙上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邱梦赟律师参与了我主持的圆桌论坛。她拥有中国与美国纽约州律师资格,曾在一家美国律所纽约办公室担任访问国际律师,专注于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合规、跨境争议解决、跨境投资。她结合自己的服务经历,与技术人员一起做了一款涉外法律服务科技赋能产品,可以批量解决企业跨境中涉及的专业服务问题。我问她:律师做产品经理,是不是会革自己的命?她笑着说:是的,但是这一天迟早会来,因为所有流程和文本性的服务都可以被替代。而她坚定人不会被完全替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律师的沟通能力才是当前涉外法律服务的核心,对多方需求的理解和结合各类工具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市场刚需。

图片

她似乎一语道破“天机”。

其实,优秀的法律专家和优秀的运营专家,本质上都是乐于沟通的人,他们的沟通能力往往来源于强烈的服务意识。在此之下,所有的技能、制度都可以学习并不断完善。 

未来法律服务业的竞争一定是用法律提供服务的竞争。

从这个角度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机会,是不是有太多可以创新的角度?

图片

因为在这一点上无需焦虑,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营运能力……总有一个是你擅长的。未来的产业链条上有太多的岗位需要热爱且匹配的人去形成连接。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技术会为工作提效,会替代工具人,会为那些更具温度和独特性的服务留出足够的空间。2024年6月30日,在律新社主办的2024数据合规法律服务发展论坛上,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主任傅春的发言给大家提供了宏大的数字场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是必然趋势,数十万亿的数字产值中,数字可以替代人的重复性工作,人可以解放思想,迸发出更多创意,用灵魂工作。“数字时代,我能掌握我的灵魂。”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灵魂经济时代!

所以,最好的职业选择就是找到内心热爱,坚持去做,忽略风口。

定义自己的特长比定义如何达到别人的目标要重要得多。

涉外法律服务也只是一个启发我们思考的场景。当前,在任何一个法律服务领域内,都有大量的生态机会。在专业学习研究之外,多看看上下游产业关联,在深刻理解服务意识的前提下,一定可以找到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服务机会,甚至创新创业的机会。很多机会虚位以待,留给那些眼里有光且坚定前行的人。

内卷的尽头,就是寻找独特与差异性,就是做更好的自己。提供真诚的服务,就会建立最稳定而独特的品牌。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