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梅对话邢冬梅:30年深耕一业!从女性视角看“专业+管理”的韧性之道丨卓越之道第二季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律新社 律新V品
 2025年01月27日 18:30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十年深入一个行业,打磨一个专业,这是中国第一批市场化律所合伙人走过的完整职业周期。


邢冬梅就是其中之一。她曾作为第一批国办所改制后律所中的律师助理,见证了律师行业市场化的过程。三十年来,她始终深耕于银行与金融领域,保持着金融法律服务市场的领先经验和业绩,获评“律新社2024年度银行与金融领域品牌之星:领先律师”


作为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她参与了律所的合并及“一体化”重大改革;从北京律协年轻的监事到朝阳区律师协会组建后的两任副会长服务行业15载,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参与律所管理及行业管理,邢冬梅不仅积极引领各项创新,还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在团队与组织中融入了另外一种韧性的力量。


2024年12月17日,律新社卓越之道第二季,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邢冬梅对话,探讨专业服务与律所管理之道。随着银行金融领域的强监管时代来临,金融律师如何作出调整,与行业变化同频?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专业成长?如何在律所一体化中优化客户服务力量?女性领导者在律所管理中如何发挥优势?



图片

邢冬梅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从业30余载,专注于银行与金融、资本市场与证券、公司治理与合规等业务,保持着金融证券法律服务领域的领先经验和业绩,为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邢冬梅律师自1994年开始承办中国第一批、第二批大型国企改制和海外上市(H股)项目,先后参与承办中国首批民企海外红筹上市、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首发上市等业务。目前,常年担任十余家央企集团、上市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法律顾问,先后荣获钱伯斯、Legal500、ALB、IFLR等多家榜单推荐或荣誉奖项。


图片

金融领域的法律服务与金融政策关联密切。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当前,金融行业正面临金融定位与数字化变局。前者要求从更高的社会价值视角来审视金融的定位,推动金融回归初心本源;后者则要求用全新的数字技术来重构金融的经营,改变顺周期时经营的基本打法,提升穿越周期的能力。金融强监管、金融科技、绿色金融ESG发展等多重浪潮来袭,金融律师如何应对?深耕金融法律服务领域30年的邢冬梅认为,要直面挑战,多和客户在一起,一定可以找到服务机会。

图片

王凤梅

我们注意到,您是中国第一批经历国办所改制的律师,后来成为律师助理,也经历了国企改革,您可以给大家分享什么样的成长经验?

图片

邢冬梅

我曾经一度是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商务投资律师事务所里的唯一助理,老大们都是从国办所直接转过来的,所以都是合伙人。我当时所处的时代,国办所转型成为合伙制律所,包括我所在的司法部的局级单位也变成合伙制律所。也正是在那时,我有幸参与了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国企改制,到香港上市。


因此,若说我在30年的成长历程中有什么最深刻的体会,我认为,如果有幸找到一个愿意带你的师父,如果有幸能和他共同参与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如果有幸得到长辈前辈们的关注提携,请青年律师一定珍惜这样的机会。律师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法律知识之外的实践经验。我能够在短短几年内见识资本市场和国际一流投行和律所的大咖们,并且作为团队成员共同参与项目、担任一个相对重要的角色,完全得益于我当时所在的平台和师父,我一直认为这是造就今天的我的最主要的原因,后期所有的努力都不足以和这点作比较。


凤梅姐说
,赞16
《有什么比努力更重要?找准平台 找好师傅!》

(律新社数字品牌中心出品)

图片

王凤梅

从业30年来,您始终专注于银行与金融、资本市场与证券、公司治理与合规等领域业务。30年前,您是如何确认专业方向的,如何保持坚持深耕?今年有哪些挑战?

图片

邢冬梅

从我30年的从业经历来看,坦率而言,我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样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刚入行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时代,这是全世界融合的时代。而近年来,国际形势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从业3年还是30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大家内心都会经历焦虑、内耗、忐忑、一再的质疑自问等。


我认为,缓解焦虑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它。换言之,就是做好手头现有的业务,珍惜目前所有能够委托我们的客户;如果还有一点空余时间,就加强学习、做些公益。


此外,金融业相对其他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金融行业内部在控制成本,我们也要控制自己的服务费用和成本,接受和正式面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只有薄利的竞争局面,为了维持市场和份额而不得已对一些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

图片

王凤梅

我们注意到,随着企业的出海,金融行业也有很多服务创新。您认为金融法律服务有哪些创新点,或者哪些新的服务机会?

图片

邢冬梅

市场变化会带来新的机遇,例如今年我们非常关注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在新“国九条”项下明确要求强监管,因为金融具有强监管性和强外部性。特别是新《公司法》施行,截至2024年7月底,曾经的一次行业活动中有幸为1000余家金融机构做了关于新《公司法》的培训和科普。我在与很多金融从业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对商法、民法、刑法和金融监管法规之间的理解存在一点差距。例如,金融机构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虽然特殊法优于普通法,但在金融监管法规没有规范前提时,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行为仍要遵守《公司法》的规定,这是商法的核心支柱。


在这样的宣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金融领域的律师能够将法律知识融会贯通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将会非常好地提升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规范以外的)法律合规等方面的意识。对于让金融行业客户手足无措的金融监管规范之外的问题,无论是诉讼律师还是非诉常年法律顾问,都可以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律师的专业能力嵌入到法律服务中。我认为,金融合规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是蓝海。



图片

2014年,“天达”与“共和”合并。如今,一体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天达共和的显著特色。在此基础上,天达共和联动总分所进行品牌化建设,深化与客户之间的伙伴化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体化优化客户服务,实现了组织化的服务能力。 

图片

王凤梅

您认为天达共和十年来在一体化管理发展中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图片

邢冬梅

从2015年天达共和合并到现在已十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在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建设,始于专业,忠于客户。天达共和的标语一直是“成功,始于助人成功”,这里的“助人”包括助我们的客户、助我们自己的团队、助相关的同行们、助所有相关的人,这也呼应了中华传统文化《易经》里的“自立者立人”这一理念。


一体化也是天达共和奉行的长期主义举措。一体化模式下,一定有一批甘于奉献的具有长期主义理念的前辈。例如天达共和2015年合并的时候,很多象分红中的年资点都归零了,此时需要有一批奉献者和奠基者,同时也特别需要奉行长期主义的同路人。后来天达共和的合伙人数量增加,也证明了一体化对大家的吸引力。一体化有利于青年合伙人的成长,这些年我们从外部吸收了很多青年合伙人,从内部晋升的合伙人更多,一体化确实成为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迭代的内外兼修的健康成长道路。我们的共同理念就是“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合伙人的群名就叫“我们在一起”。

图片

王凤梅

天达共和如何在服务中充分发挥一体化的优势?

图片

邢冬梅

首先,天达共和的一体化得以存续的基础是专业条线的协同,而大家组建团队的基础是我们的客户结构。客户结构以央企国企、大型企业集团(包括世界500强、金融机构)为主,自然要有适配这种类型客户的内部组织架构。我们将相对有一定规模的客户称为战略客户,针对每一个战略客户,我们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服务团队,有一个总对总的牵头负责人;为集团、客户服务的合伙人共同组成一个团队,最多时有20余位合伙人同时服务一个客户,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希望告诉客户,我们集合了最好的资源为他们服务。


我们在内部实行业务协作和共享,希望将一个领域的服务拓展为多领域的服务,建立合伙人与客户之间的互信关系,然后将这种纽带扩展至更多的合伙人。这样对客户而言,最大的收益就是降低了采购和试错成本,同时有一两个熟悉的合伙人为其业务增信。即客户认可合伙人的人品和真诚度,更愿意相信这位合伙人介绍和背书的其他团队成员。


我们仍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前行和摸索,但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这种做法在降低客户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成本。毕竟相比在市场上独立拓展新客户而言,能为同事长期服务的老客户提供增量的法律服务更节约成本和时间。



图片

青年律师如何快速成长?培养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抓住客户的需求,锻炼面对不确定性市场的能力,把握同前辈共事的成长机会,这是邢冬梅从自身深厚的经历中挖掘出的宝藏锦囊。

图片

王凤梅

当前市场面临挑战,您会给青年律师哪些建议?

图片

邢冬梅

我赞成今年形势下奉行的一个原则,即“客户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客户的发展方向,就是我们的方向。律师重点的学习和业务领域方向需要时刻追随客户发展的方向。如果他们要出海,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出海金融服务,我们要一切以客户的需求为优先,以客户正在做的创新业务为引导。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律师都有对新知识、新领域的畏难情绪,大家都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青年律师特别容易在客户面前说“我能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以前做过什么”,因为想抓住机会展示自己,但是此时其实更应当去了解客户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告诉他们,我们的既有经验和学识与其需求有哪些契合点。我们需要学会在与客户短暂接触、清晰了解其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输出,而非自我输出。


凤梅姐说
,赞13
《不要“我行 我能 我做过”

“要听 要懂 要跟上”客户需求》

(律新社数字品牌中心出品)

图片

王凤梅

天达共和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规划和方法?

图片

邢冬梅

我所看到的很多年轻律师普遍专业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都不低,唯一需要提升的就是市场能力,即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


目前在天达共和所内,高级合伙人会向青年律师提供非常多的资源去做业务,不用忧虑外界的环境,只需要提高和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剩下的时间都用来服务客户。我更多地希望青年合伙人能够增强自己的市场能力,能够群体作战,有更好的应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我们的市场部总监经常问我能否给年轻合伙人讲讲如何与客户打交道,甚至如何投标,但我认为这些事情只有多去面对现实发生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图片

北京市司法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北京女性律师人数占比超过50%。近年来,女律师人数越来越多。成为一名资深律师的道路是充满挑战的,此外还要兼顾和平衡。带着坚韧、包容、同理心等女性的天然能量,女律师成为组织发展中的另外一股韧性力量。

图片

王凤梅

在律所管理中,女性领导力有哪些优势,您有哪些心得体会?

图片

邢冬梅

第一,我认为,女性可以在内心要求自己坚强自立,但是对外一定不要回避自己特有的天性,不要忽视温柔的力量,比如女性天然的善解人意、共情力,以及相对温和的语言、态度和神情等。这样有助于我们作出相对理性、平和的决策,同时也可以处理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温柔的力量。


第二,女性要有韧性。家庭和事业练就了我们天生的坚韧,此外,我们还有责任心和宽广的胸怀。


温柔和坚韧是我们天然的性别优势,其实也暗含了长期主义精神。谈及女性领导力,我认为这不完全是性别的定位,而是能量的定位。在需要担当的时候,我们身上也有男性的力量,但是在很艰难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微笑或者一句话化解,这是女性独特的一种能量。

图片

王凤梅

现在女律师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各家律所的女性合伙人越来越多,女性合伙人也成为管委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您如何看待女律师越来越多的情况?

图片

邢冬梅

很多国家立法决策要求机构的董事会中一定要有女性成员,这是当前的国际趋势。对我而言,律所中的女性比例超过男性比例不算太意外,因为我入行之初、在香港见习的两三年以及后来在欧洲工作都以非诉业务为主,其中女性合伙人的比例很高,身边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性领导,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此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一旦脱离了行业的迅速增长期(暴利期),我认为女性沉淀下来奉行长期主义的能力不会弱于男性。


我们以前总是更多强调我们是法律专业人士,现在则强调我们是法律专业服务机构。我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女性更有优势,包括利他意识、客户优先意识、严谨审慎意识等。我认为,女性的独特优势会让我们在法律专业领域更注重服务本身,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图片

王凤梅

您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不急不躁、令人安心的能量状态?

图片

邢冬梅

其实很多女性都有一个特点——情绪化,这一点是毋庸辩驳的。我是一个相对比较情绪化的人,而且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想要不急躁是很难的。但是在急躁之后,我还是能够比较迅速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坦诚地道歉,这也是他人能够与我继续共事的主要原因。


我还是想强调,要相信热爱的力量。如果你正在从事一份你热爱的工作,且这份工作能够给你带来些许骄傲和自豪,尽管可能十次中有九次被否定,但若剩下的一次是真诚的赞许和肯定,也足以弥补那九次的委屈和愤懑。对我而言,这样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我对这个行业和自己的身份有足够的认可和热爱,它足以弥补我短暂的委屈、急躁和焦虑,让我在90%的时间里都享受做新时代中国女律师,也能够因为各种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我非常骄傲和自豪有这样的机会,每一天都让自己变得更好,我现在已经自洽了。就像一位优秀女性前辈教会我的:与自己和解,才能让生命美丽绽放。


凤梅姐说
,赞14
《情绪化是女性困境,要学会跟自己和解!》

(律新社数字品牌中心出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