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网专访丨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合规共治与人才转型成焦点

作者 | 编辑部出品

扫码分享

来源丨法治网

点击文末阅读原查看原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至法律与商业领域,企业合规体系建设与法律人才转型成为行业核心议题。在2025人工智能时代法商年会即将召开之际,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接受法治网采访,深入解读AI时代下法商融合的新趋势,并强调“专业为基、技术为翼、以人为本”的行业发展方向。



1

法律与传播融合:

让专业价值触达大众


王凤梅表示,法律的专业性与传播的普及性需要深度融合:“法律服务需要被用户理解,而媒体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她回顾中国法律服务行业过去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指出行业生态已从单一律师群体扩展至公证、调解、仲裁、法律科技公司等多主体协同。


她以数据印证行业巨变:十年间,中国律师人数从原先的30万人增至如今已超过70万人,规模化律所不断涌现,专业化与品牌化成为竞争关键。“客户需求从‘专业能力强’升级为‘专业+品牌’,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2

AI时代合规:

从规则制定到生态共建


针对企业合规议题,王凤梅提出三大核心观点:


规则重构迫在眉睫:企业面临生产、数据、营销等全方位转型,亟须建立适应AI时代的新规则体系;法治与市场双轮驱动:企业健康发展需依托法治化营商环境,合规部门与业务部门需协同创新;技术赋能解决方案:法律服务者需结合AI技术与商业逻辑,提供安全且前瞻的合规方案。


她特别强调“合规需社会共治”:“合规不仅是企业内部事务,更是政府、企业、律所与技术方协同的结果。尤其在数据流通领域,多方协作可降低沟通成本,AI技术能显著提升合规效率。”目前,金融与新能源行业已在数据合规应用上取得成效,未来更多行业将加入这一浪潮。



3

人才转型:

法律与科技的“人机合一”


面对AI带来的冲击,律师行业应积极应对,探索与AI的“共生之道”。王凤梅直言:“未来企业需要‘法律+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她强调,法律顾问需深刻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并熟练掌握技术应用,同时利用AI工具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紧张源于学习压力,轻松来自技术赋能,关键在于实现人机协同”。


对于“AI替代焦虑”,她持乐观态度:“若AI能解决焦虑,恰显其价值;若不能,则人类仍有创新空间。”她强调,法律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任与情绪价值”。“AI可传递数据,却难传递灵魂的温度。客户为专业买单,更为‘人的价值’付费”。


王凤梅将主持“企业全面合规体系搭建”圆桌环节。关于该环节的主题,王凤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合规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AI时代,唯有坚守专业内核、拥抱技术变革、深化多方共治,才能推动法商生态行稳致远。”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