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 昨天

7月2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把抗疫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一文中提到:抗疫精神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要弘扬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新风尚。面对战疫大考,无数法律人坚守一线、冲锋在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同日,在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召开的“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表彰座谈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8名同志被授予“上海市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荣誉称号,其中,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许海霞律师、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游闽键律师、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鹏峰律师获评“见义有为(战疫)先进”。
抗疫精神得到各方高度重视,意味着全新的历史评价。对律界公益的思考,也进入到更宏大的视野,担负起更大的使命。
疫情期间,律所和律师们还做过哪些公益善举?讲好律界抗疫公益故事,律新社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弘扬法治公益精神,助力公益法律事业,律新社启动《硬核之战——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著作》(暂拟)出版计划,记录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中,中国律师业在社会公益、专业公益和行业公益中呈现的足迹,坚守公益使命,弘扬时代精神。目前,全国多家律所的抗疫故事正在汇集中,三位先进人物也已列入其中。
为抗疫先进人物颁发奖项也是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时代创新。
上海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胡顺康表示,授予8名同志“上海市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荣誉称号是表彰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积极贡献,进一步弘扬见义有为的高尚精神,传承扶危行善的传统美德,增加社会正能量、传承社会新风尚,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位律师的抗疫经历,不仅是在律师界掀起的史上最强公益行动热潮的缩影,更是抗疫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三位律师获评“上海市见义有为(战疫)先进”,不仅是对律师从事抗疫活动的肯定,更是对法律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肯定。许海霞
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
武汉肺炎疫情爆发之时,看到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陆续奔赴疫情重灾区,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瑾之润申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许海霞律师很受触动:作为一名上海律师,我们能做点什么?
大年夜之际,许海霞律师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加入了“逆行者”队伍。从1月23日至3月中旬,她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价值近200万元的医疗物资,包括10万只医用口罩、5680个医用护目镜、2590件防护服、11500个医用隔离面罩、1万件医用手术衣、17万只医用帽、9万副医用手套等,捐赠给了50多家医院、医疗队等组织。
作为律师,许海霞在确保和监督物资到位的问题上有细致严谨的考量。她表示:“我们的医疗物资通过顺丰陆续发货前,都会发短信给湖北各家医院公示的联系人,途中我们会一直查询快递进展情况,到湖北后我们会再次电话医生提醒货物已经到达。”
游闽键
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维护律师执业权益委员会(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届东方大律师,全国劳动模范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就曾通过开办“非典”法律服务网,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咨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维护律师执业权益委员会(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创始人,首届东方大律师,全国劳动模范游闽键律师同样感到使命在肩,1月24日上午,他便在团队群里提出倡议,号召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名优秀律师积极响应倡议,法律服务志愿团正式成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24小时在线的免费法律服务,目前已组织三批次70余名律师参与。志愿团共撰写专业法律文章150余篇,累计阅读量超过700万。
游闽键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涉疫纠纷提供免费调解服务。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协力律师共提交建言献策14篇,其中部分被上海采纳实施,有的作为社情民意上报全国政协。
同时,游闽键律师迅速组织成立采购小组,发动海外资源,寻找满足国内防疫一线需求的医用物资。游闽键律师个人捐赠物资超过百万元,同时还为上海防疫一线、国家疾控中心援鄂队提供生活和医疗物资。
张鹏峰
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东方大律师
1月29日,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及工会共同发起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关怀基金募捐倡议活动,向支援前线的上海医疗队队员表达由衷的敬意,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上海中夏律师事务所主任、东方大律师张鹏峰律师带头捐款100万元。他说,自己的爱人是党员,以前也是医护人员,这次捐款100万元,第一时间得到了爱人的大力支持。
最终,在不到20小时的时间里,中夏所筹集捐款136万余元,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专项捐赠用于上海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
作为上海律协监事长,张鹏峰律师还牵头组建监督检查专项工作组,由监事会负责,监督检查上海律师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配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疫情尚未彻底离去,全国多地先后爆发的第二轮疫情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总结先前抗疫经验的重要性。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文章中提及:抗疫精神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要弘扬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新风尚。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各个方阵纷纷启动援助计划,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尤其是中国律师行业,一场史上最强的公益行动热潮展现了法律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日趋强大的担当能力,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动人物和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初,全国律师行业除物资捐赠外,累计捐款超2亿余元,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中国律师行业捐款捐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创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余年之最。
这次疫情中的公益颇有挑战,很多律师除了捐钱捐物捐爱之外,还针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相关法律问题建言献策,积极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律师业实打实的担当精神。
作为一家有情怀和责任担当的行业媒体,律新社在疫情期间也积极参与抗疫行动,履行媒体社会责任,我们推出《律新社抗击疫情特别报道》栏目,启动“中国律界公益善行榜”,采访报道了国浩、盈科、中伦、天达共和、大成、金诚同达、海普睿诚、锦天城、君悦、隆安、海华永泰、君合、汇业、天册、通力、中伦文德、天驰君泰、六和、浩天信和、中夏、泽大、金道、李小华所、金品律所联盟、政府法律服务联盟等中国上百家律所以及法律服务业机构人士的感人公益事迹,上线了《律新帮公益法律服务》栏目,集合各类公益法律服务资讯,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网站等向社会公众推介,并组建对接服务团队,协助公益服务资源分发和对接,帮助需求者找到靠谱的公益服务渠道,尽一份媒体的公益之责。
讲好律界抗疫公益故事,律新社责无旁贷。为了更好地弘扬法治公益精神,助力公益法律事业,律新社启动《硬核之战——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著作》(暂拟)出版计划,记录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中,中国律师业在社会公益、专业公益和行业公益中呈现的足迹。自4月份启动该项目以来,律新社收到了全国律师业的积极投稿。目前已有盈科、金诚同达、君合、隆安、汇业、国浩、锦天城、天达共和、海普睿诚、中夏、李小华所、上海瑾之润等几十家律所参与众筹出版。
书稿征集还在进行中,也欢迎更多的律所报名参与公益众筹,截稿时间为2020年8月底,该书计划2020年10月出版。 图书章节内容拟设计如下 :
序言
第一章 《2020中国律界抗疫公益报告珍藏版》
第二章 律所抗疫专题
第三章 感人故事专题
第四章 建言献策精选
第五章 专业文章精选
第六章 法律科技行动
第七章 公益宣言精选
附录
鸣谢
本次征稿计划如下:
征稿范围
➀ 以单位或个人参与抗疫的事迹(字数不超过3000字),附相关信息(1-2张照片,300字律所/个人简介)。
➁ 个人或团队撰写的相关抗疫建议、文章等(字数不超过3000字),附相关信息(1-2张照片,300字个人/团队简介)。
➂ 阐述公益价值观及律师社会责任,(字数不超过1500字),附相关信息(1-2张照片,300字律所/个人简介)。
征稿时间
自信息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截止
投稿邮箱
lvxinnews@126.com
(邮件主题请标明:“投稿‘硬核之战’+文章标题+单位名称+个人姓名+联系方式”)
出版说明
《硬核之战——中国律界抗疫公益纪实》拟于2020年10月由国内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图书销售所得部分将用于“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专项公益基金以及律界公益活动组织和报道。
具体信息可垂询律新社出版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
律新社谢珊娟 13918348486
律新社唐文奇 13312248472
责任编辑:Fiona | 版面编辑:田
阅读 1137
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