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律新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公益法律服务高峰论坛暨2018律界公益榜单颁奖活动在上海电影广场海上五号棚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学法律界、企业代表、公益组织等近200多位人士,共同见证2018年律界“公益奥斯卡”六大奖项榜单公布。(相关链接:为这些公益明星打Call!第三届律界公益“奥斯卡”榜单重磅发布!)
在这其中有17家组织和机构获得了“2018年度公益组织奖”。他们在过去一年是如何参与公益事业中的?他们对公益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近日,律新社采访了部分获奖组织或机构,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公益故事和心得吧。(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关于少保中心
(盈科公益团)公益
颁奖词
“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我交给了他……”一首《天之大》唱不完妈妈的爱,然而有这样一个机构,专门保护教育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一对一帮扶” “暖冬包认领” “萌宝生日会” “家庭走访”……一个个暖心行动拉近了与孩子们心的距离,一次次拥抱温暖他们的内心,一天天的陪伴给他们带去母亲般的关爱,让他们在生命的旅途中不再孤独。助力孩子们的心灵健康成长,盈科公益团一直在路上。
无公益不盈科。不知几时,这样的标签与盈科紧密连接在一起。
盈科一直关注公益事业的发展,并积极的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盈科慈善公益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多次组织律师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公益普法、社区服务、紧急赈灾、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工会自发建立的“爱心盈科”公益组织,偶然了解到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新世界希望小学的艰难情况,每年盈科上海都会开展一次贵州公益行,工会主席会牵头组织所内律师去到贵州的纳雍县将律师们募集的善款及物资亲手交到当地孩子及支教老师的手中,献上律所的一份爱心,认养珍稀动物,关爱环境与大自然。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虽是“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但同样拥有天真烂漫的笑容;盈科公益律师用自己的真心关爱着这类需要帮助的群体。
北京盈科(上海)的高级合伙人孙艳华律师认为,公益应当成为律所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因为这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创建优秀律所的必经之路。律所和法律人的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律所的知名度和口碑,也可以提高律所在职法律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公益是一种美丽、快乐、幸福的事业。公益不分大小,公益就在身边。2019,盈科公益之旅还会继续。
相关连接
盈科公益团:助力“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灵成长丨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
颁奖词
十年漫漫长路,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一路走来,把“公益”的理念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博和法律人的心中,让公益活动成为一种日常。十年里,博和把进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帮扶贫困当作律所的常规活动;博和公益讲坛不但在上海地区开展,在无锡、赣州等地也广受欢迎;“博和夏令营”以公益讲座的形式为法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2018年6月,博和林东品律师、胡婧律师代理了上海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给博和的法律援助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博和人说,在公益的路上,博和还可以做更多、更好!
2018年博和公益故事共分为四大部分,(一)博和公益活动;(二)博和公益讲坛;(三)博和法律援助;(四)博和夏令营。在公益活动中,博和也在成长,不仅帮助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在公益这种润物无声、水滴穿石的力量中,博和也一次次从中获得了成长和壮大。
每年暑期,博和邀请知名的高校法学院学子走进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不仅以公益讲座的形式扶助、支持、引导优秀的法学院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还给高校法学院莘莘学子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传帮带教。
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律师表示,博和律所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专业立所、品牌兴所”,凭借对法学的精深理解、法律的娴熟运用、良好的社会资源以及灵活的服务方式,博和正在将“博采众长、和合天下”的创所宗旨,渗透至每个法律服务细节,每一次 “博和公益讲坛”的开展,都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博和愿尽自己微薄之力,让阳光照进每一处“被遗忘”的角落,愿每一个生命都不被辜负,愿每一条道路终能被爱点亮。
博和相信,每一位法律人都有一丝最质朴的正义观和责任感, 越优秀的律所更在乎公益事业,公益是律所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关连接
上海博和所 :矢志践行社会责任,博和法治公益在行动 |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通力律师事务所
颁奖词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将公益工作融入事务所发展的规划,始终以各种不同方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2007年通力党支部发起组建“通力乐援”公益服务团队。在过去一年中,通力公益团队积极活跃在公益法律服务、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参与信访接待和专业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一线,用热忱与爱心传递着不一样的法律温度。公益活动常态化是通力人努力的方向,只要有献爱心活动、献血活动、特殊节日的专项法律服务等都有“通力乐援”志愿者们的身影。
一直以来,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将公益工作融入事务所发展的规划中,高度重视事务所及律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普法宣传及法治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将“履行社会责任、践行法治理想”作为通力律师执业的准则之一。
为此,通力号召每一个通力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律所党支部2007年发起组建“通力乐援”公益服务团队,发挥年轻律师的正能量作用,建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树立朴实的公益风范,共同书写公益画卷。在过去一年中,通力公益团队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参与信访接待和专业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众多活动,并取得卓越成效。
通力所创始合伙人韩炯律师向律新社表示,不能简单地将律所当作一个盈利的企业去运行,律所的社会功能是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律师是与法律打交道的,而法律又是调节社会的润滑剂。
相关连接
通力所:建“通力乐援”公益团队 长期结对帮困|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
颁奖词
杭州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是杭州杭天信律师事务所爱心的折射,在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中,将法治的阳光播洒到每个困难群众的心里。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专门从事农民工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律帮助及纠纷调解,由公益志愿律师参与劳动纠纷调解。作为法律人,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用参与公益的最好方式——用自己的专长,身体力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别人。“从事公益,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誉。” 在他们看来,公益是收获、是担当,是分内之事。行进在法律援助的路上,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一直为困难群体维护权益,传递正能量,以实际行动温暖着人心。
杭天信所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律所公益事业的发展,2016年杭天信所成立了浙江省内唯一一家由律师事务所开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杭州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公益法律服务,有60名来自全市40家律所的律师志愿者。
法律服务中心成立至今,热切关注社会五大特困人群的维权工作,共承办并结案了310件法律援助案件,为884名经济困难的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未成年人挽回经济损失16164569元。由法律服务中心发起的“老年人防诈骗”“法律援助为老”项目,经过在杭州市民政局2018年度公益创投项目的征集、立项、申报、专家评审、项目优化等工作,已确定由该中心承接实施。该项目将为杭州市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法律咨询、遗嘱管理等法律服务,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升老年人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杭州杭天信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汪红妖认为,公益是律所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在律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律所从事公益,既是法律人的责任,也是法律人的荣誉。他表示,法律人参与公益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专长身体力行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的事情,未来打算更多地参与公益。
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
颁奖词
2018年初,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派出一批优秀骨干律师来到了一个叫做西藏米林县的地方。组织开展宪法宣讲,皑皑雪山下,金色阳光里,孩子们庄重的宣誓在雪域高原回荡;设立东恒法学人才培养奖学金,为一双双热切求知的眼睛点亮希望;发起为藏区孩子捐献书籍的响亮号召,身体力行地把公益精神传播给律界同行。设立东恒图书角,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在知识的广阔天地间翱翔,1087本图书,承载的是爱心,播种的是梦想。跨越高山险阻、横过江河潺潺、克服高原缺氧、语言不通和工作、生活条件差等种种困难,他们为当地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社会矛盾,播撒法治的种子。
同一片蓝天下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被遗忘。东恒律师在2018年的国家宪法日走进了西藏,给雪域高原的师生带去了宪法宣讲,带去了东恒图书角,带去了东恒奖学金,也带去了法学人才培养计划。
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王磊律师表示:“作为律师,我们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颗颗小小螺丝钉,更是足以推动社会进步,心怀悲悯,脚踏实地,兼济天下的法律人。心系边远地区,支援西藏,只是东恒践行社会责任的小小举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民生,关注孩子,关注教育,最终组成一束束火把,去照亮同一天空下更美好更强大的祖国。”
对于法律人做公益,王磊律师表示,法律人做公益,展现了法律人乐于分享的态度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景,每一位法律人的滴水贡献,最终都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法律人,公益可以是“合团队之力自毫末,为法治进步起累土”,也可以是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善举,而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有赖于汇集力量,做到连接、交互、传播与放大。每个人或者每个团体都可以贡献自己最擅长的,通俗一些来说,有钱捐钱,有力捐力,有智慧捐智慧,最终把公益从少数人的事情转变为常态化的事情,逐渐融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中,而不是仅仅是局限于某个时间或者某个空间。
东恒的公益之路,永远不会止步。东恒律师将一如既往,从小至一字一句的法治传播,大到政策国计的普及倡导,都积极参与,最终东恒所践行的每一件小事,都会成为推动改变世界的美好动力。
相关连接
东恒所:助力边远地区法治援助,为法治中国奠基 | 2018律界公益故事
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
颁奖词
这是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律师队伍,致力公益,乐于奉献与付出。从基层普法到培训咨询再到爱心援助,他们的公益行动涵盖农业援助、基层服务、老人援助、患儿援助等诸多领域,公益参与人数占律所总人数70%以上,援助超千余人次。寒冬里向孤寡老人送去御寒衣被、春耕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普法,酷暑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秋日里为西藏昌都市察雅县中小学募捐助学……在过去的一年里,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用自己的知识、力量、热情与实际行动,投入到一次又一次公益行动,谱写出一页页公益新篇章。
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即段和段重庆办公室)成立于2016年,这是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队伍,致力公益,乐于奉献与付出。过去的一年里,段和段重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知识、力量、热情与实际行动,投入公益行动。他们的公益行动涵盖农业援助、基层服务、老人援助、患儿援助等诸多领域,公益参与人数占律所总人数70%以上,援助超千余人次。
段和段重庆办公室主任杜兵律师认为,公益是法律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律师在工作中追求权利的保障和公平正义的实现,工作本身具有一定公益性。也正因如此,律师和律所的公益行为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用法律援助帮助弱者,捍卫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用专业知识普法基层,助力基层法治建设;我们用关怀传递法律温度,也用爱心传递公益温暖,公益需要法律人的参与,专业可以成就更好的公益。
参与公益的方式确实是多种多样,公益不分大小,参与就是力量。公益的价值和作用通过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体现,他认为,对于律师来说,既要挖掘公益的深度也要扩展公益的广度。我们可以将部分参与变为主动组织,将组织变为力量;可以将个人力量转变为集体力量;可以将单一公益方式变为综合的公益行动,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帮扶。
杜兵律师表示,本次荣获2018年度律界公益组织奖,是对其公益行动莫大的鼓励。日后,段和段重庆办公室将更多的参与公益、组织公益、践行公益:将建立年度公益计划,将公益活动细化到年度、季度、月度,做好公益分工和公益准备;将建立公益例会制度,以定期的公益会议讨论,将公益计划调整、完善、落实;将争取设立专项的公益金和专职的公益工作岗位或团队,力求提升公益活动质量和效果。
相关连接
段和段(重庆):无止境,不缺席,公益始终在路上|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
颁奖词
社会公益事业非一朝一夕之力,细微之处见真章,日久方能抚人心。有一家律所,在关爱少年儿童、服务教育公益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持续释放着光亮和温暖。2018年,融孚律师事务所投入教育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已近四年,进校园普法、关爱自闭症儿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持续开展;2018年,融孚在做好已有公益板块的同时,也在继续延展深度和广度,启动更多的团队力量和社会力量,进一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怀抱一袭感恩、责任和担当,成为一名温暖的法律人,融孚一直在路上。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在历年公益实践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坚守前行,在关爱未成年和青少年维权保护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持续释放着融孚人的光亮和温暖。
在2018年浦东某幼儿园舆情事件处理中,融孚律师作为专家团成员全程参与此项工作,运用专业力量,结合法理、情理疏导痛失子女的家长和学校间的矛盾,缓解社会舆论情绪;融孚律师积极参与组织“星星伞”自闭症家庭关爱行动,每年定期组织为自闭症儿童捐赠、心灵疏导、互动陪伴等公益活动,并常年为自闭症家庭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书和审阅法律文书、免费代理法律案件,帮助自闭症家庭维护合法权益;融孚律师专门成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小组,为青少年犯罪提供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引导等工作。
融孚所多年来一直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体察社会细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他们也在不断总结,做公益事业不是简单地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用心,也要讲究方法和效率。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金成律师感慨,在坚持公益的路上收获了更多的尊重、信心和勇气,自身也变得更加强大。
张金成律师说,公益基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他们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实践经验积累,设立融孚公益基金是下一步计划。目前,融孚所的公益活动主要侧重于公共法律扶持、老年及未成年人关爱项目等方面,公益基金的良性运作需要有完善的设计架构和管理团队,张金成律师表示,在此方面他们定会不遗余力,要专业,更要有温度。
张金成律师认为:“公益对律所内部的人文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律师团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心,更能增强团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自信。公益应该作为律所自我评价系统的一部分,哪里做的好或者不好,亲身经历过了才会反思和总结,才能做的更好,走得更远。”
相关连接
融孚所:一缕融光,指引孩子们成长之路|2018律界感动公益故事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