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特点是懂民情、接地气,专注于社区基层一线的法治宣传、矛盾调解以及在规定范围内的民事、行政诉讼代理等法律服务,他们的服务范围其实很广,关系到基层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基层社会组织和群众方方面面、十分繁杂的涉法需求;同时,他们也可以做到聚焦,社区一旦发生矛盾问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进行处理,这些是律师事务所难以做到的,当然,这也是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价值所在。在充分体现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的同时,基层法律服务所如果能够通过新媒介、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相信基层法律服务所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访人物介绍
谢东,中共党员,现为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公义房屋征收法律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理事长
基层法律服务所定位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特点和价值
新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资格要求和诉讼代理范围
新的基层法律服务办法大幅提升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资格的要求,并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从执业资格上说,新进入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必须具有法律执业资格、或者具有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并通过相关执业考试的;这一点要求远高于修订前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中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条件,这是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业能力的保障。
以杨浦区为例,某一街道的法律服务所只能代理原、被告至少一方住所地在杨浦,或者是由杨浦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的民事、行政案件。
针对上述的规定,谢东律师建议在通过一个阶段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后,可以尝试根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能力、业绩和服务年限等方面对其执业水平进行评定,然后参照类似人民调解员相关制度进行星级评定,在一些诸如房屋征收、物业管理等地方性政策成分程度高、实践经验要求高、矛盾多发的法律服务领域,让具有专业特长的四星以上高等级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跨区进行诉讼代理。
司法改革创新之举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