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受理150个环境诉讼案件,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不简单|律新社在现场

作者 | 魏艳

扫码分享

两年,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0件,结案148件!上海崇明法院搭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绿色通道”,为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出了大力。

第二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环境司法研讨会

昨天(5月31日)下午,第二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环境司法研讨会在上海市崇明区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发布了崇明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白皮书,总结分析了两年来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状况和特点,并就日后如何为生态岛建设提供司法保障提出三大对策。

本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倾力指导,由上海崇明法院与上海市法学会、上海财经大学以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法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魏文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萌等领导出席会议。

律新社在现场了解到,两年来,上海崇明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0件,结案148件。受理的150件案件中,诉讼类案件收案26件,其中民商事诉讼案件21件,占14%;行政诉讼案件5件,占3%;行政非诉审查案件66件,占44%;执行案件58件,占39%。审结的148件案件中,诉讼类案件结案24件;行政非诉审查案件结案66件;执行案件结案58件。通过司法审判调解,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助力“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效果明显。

会议开始前,首先播放了上海崇明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以下简称环资庭)两周年专题片,专题片全景式地回顾了上海首家环资庭成立以来,崇明法院推进环境资源专门审判的举措和成效。

上海市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 李政

上海市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政对崇明法院积极推进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制以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崇明是上海的河口之岛、城市之岛、生态之岛、梦想之岛。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崇明推进生态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完善崇明生态法治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保驾护航。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 魏文超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魏文超对上海法院以及崇明法院卓有成效开展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新时代环境资源司法理念。不断探寻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为上海打赢蓝天保卫战,保护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要完善环境资源纠纷多元共治,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作、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陈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萌对崇明法院环境资源专门审判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崇明法院立足崇明岛情区情,不断完善环境资源保护审判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的生态司法的新路;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环境资源审判需求的复合型、专家型审判队伍,全面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能力和水平。

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 施伟东

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在致辞中表示,市法学会将更加紧密地关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从环境资源法治实践的需求和问题出发,充分发挥法学会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法学院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交流平台,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建言献策,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郑少华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少华提出,上海财经大学将充分发挥环境法学科优势,以建立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合作研究基地为契机,深化与崇明区政府、区法院的合作,通过互相挂职、举办学术讲座、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与教育培训等形式进行密切交流。

上海崇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朱丹

上海崇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致辞表示,崇明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深化司法改革,以审判组织专门化、审判能力专业化、服务生态主动化、司法保障联动化、理论研讨常态化为抓手,不断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司法的“崇明样本”,努力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

崇明法院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此外,崇明法院还在今日和上海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成立“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合作研究基地”,并聘请8位教授学者担任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为司法保障崇明生态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朱丹院长为受聘专家颁发聘书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法官、律师共同围绕环境侵权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司法适用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为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高质量地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上海崇明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会上,崇明法院还发布了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及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白皮书分析指出,两年来崇明法院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0件,涉及民商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多个司法领域,呈现出案件类型多样、适用法律广、法官审理难度大的特点,反映出崇明生态岛建设仍存在污染种类多、污染源头零散分布、部分经营主体生态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等问题。

为解决环境资源案件审判难题,提升环境资源治理法治化水平,崇明法院提出了三大对策:

一是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完善公安、检察、法院及行政部门之间的环境资源执法司法协调机制,构建环境资源保护综合治理格局。借助司法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资源问题集中点、高发点;借助仲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手段为环境资源纠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解决平台。

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在污染防治、违法查处、打击犯罪等方面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监管和源头治理。健全跟踪问效机制,对全区环境资源执法进行统筹巡查,及时反馈执法情况,防止违法行为再发生。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借助政府基层组织和一线执法部门等平台,利用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宣讲、社会实践,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拓展环境资源保护宣传广度和纬度,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
相关律师
相关机构
留言
发送
返回首页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156 1870 5573

电子邮件

咨询客服